震惊!吉大与农科院联手,揭秘黄芩苷竟成伪狂犬病毒“天敌”!
2024-10-08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黄芩苷作为抗PRV药物开发的潜力,并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伪狂犬病毒(PRV)系属α-疱疹病毒亚科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除猪以外,包括狗、老虎、牛及绵羊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亦可能感染PRV。研究指出,受感染动物普遍呈现神经系统疾病征象,如抽搐与瘫痪。自2018年起,中国境内已报告数起PRV感染案例,这揭示了PRV在特定条件下存在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性。鉴于此,从药物研发的视角出发,探索有效预防与治疗PRV的药物,以降低其传播风险,将是未来推动PRV根除进程的重要策略。
黄芩具有解毒及清除湿热之功效,并具备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菌等多重药理活性,其对神经、免疫及肝脏系统具有显著的微生物感染防护作用。有文献指出,黄芩苷作为黄芩之主要活性成分,对炎症、癌症及病毒感染,诸如HIV-1及冠状病毒等,展现出潜在的治疗价值。尽管黄芩苷在治疗特定病毒感染方面的临床潜力已获得初步验证,但其针对PRV的效应尚待进一步探究。
日前,一篇题为“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antiviral effects of baicalin on pseudorabies virus”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黄芩苷作为抗PRV药物开发的潜力,并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图1 论文首页
黄芩苷有效抑制宿主细胞中的PRV感染
为评估PK-15细胞对黄芩苷的耐受性,研究采用特定浓度的黄芩苷对细胞进行了为期48小时的处理,并采用CCK-8试验对细胞存活率进行了精确测量。结果显示,在黄芩苷浓度介于31.25至125μM的范围内,其对细胞存活率未产生显著影响(图2A)。紧接着,研究探索了黄芩苷对于PRV的抗病毒效应。数据表明,黄芩苷在感染后的13、25及37小时均显著抑制了PRV在PK-15细胞上的增殖,且此抑制效果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图2B)。
此外,研究采用了PRV-GFP病毒株,并以0.1的感染复数(MOI)来验证黄芩苷对PRV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DMSO对照组相比,黄芩苷预处理在所有测试浓度下均显著降低了PRV-GFP的增殖水平(图2C)。为加强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进行了蛋白质印迹分析,以检测PRV的关键毒力基因——gE蛋白的表达情况(图2D)。gE蛋白作为PRV感染的重要指标,其表达水平的降低进一步证实了黄芩苷对PRV增殖的抑制作用。
这些发现有力支持了黄芩苷能够有效抑制PRV感染的观点。
图2 黄芩苷抑制宿主细胞中的PRV感染
黄芩苷能有效抑制PRV的复制和释放
PRV进入PK-15细胞的过程涵盖了早期吸附和内化两个关键阶段。为验证黄芩苷是否对PRV的吸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研究首先对PK-15细胞进行了黄芩苷的预处理,持续时间为1小时。随后,在黄芩苷的持续存在下,将PRV引入细胞,感染同样持续1小时。完成感染后,细胞经过三次彻底的洗涤,并在无黄芩苷的2% DMEM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之后,收集细胞样本,以精确评估病毒滴度。结果显示,黄芩苷并未对PRV的吸附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图3A)。
研究还探究了黄芩苷是否影响PRV的内化过程。PK-15细胞首先被PRV(MOI=0.1,1)感染1小时,随后用冷PBS洗涤三次以去除未结合的病毒。接着,细胞在37℃条件下接受黄芩苷处理1小时,随后再培养24小时。并采用TCID50测定法,通过测量病毒滴度来评估内化效果。结果显示,黄芩苷对PRV的内化同样未产生显著影响(图3B)。
在复制实验中,PK-15细胞首先在37℃条件下被PRV(MOI=0.1)感染1小时,随后与含有125μM黄芩苷的培养基共同孵育指定时间。之后,研究收集细胞样本,分别检测PRV DNA的拷贝数(图3C)和早期病毒蛋白UL54 mRNA的表达水平(图3D)。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够有效抑制PRV的复制过程。
最后,为了评估黄芩苷对PRV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再次将PK-15细胞在37℃条件下用PRV(MOI=0.1)感染1小时,随后与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共同孵育。在感染后的12小时,分别收集细胞和上清液样本,以测定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病毒滴度(图3E)。释放效率则通过TCID50比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黄芩苷对PRV的释放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图3F)。
图3 黄芩苷抑制PRV的复制和释放
黄芩苷对PRV病毒蛋白的影响
为进一步量化筛选出的可信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对各实验组进行了严格的统计分析,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明确揭示了PRV组与黄芩苷处理PRV组之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图4A)。此外,研究还精心编制了热图(图4B),以直观凸显不同样本中病毒蛋白的上调和下调趋势,从而深刻揭示了黄芩苷对PRV不同蛋白的差异化抑制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严格筛选与比对,研究共鉴别出14种受到黄芩苷显著下调的病毒蛋白。结合PRV复制周期图,研究者对这些下调蛋白进行了精准定位与标记,据此推断黄芩苷的主要作用靶点可能集中在参与PRV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病毒蛋白上,特别是与病毒吸附、进入及释放过程紧密相关的蛋白(图4C)。
图4 黄芩苷对PRV病毒蛋白的影响
KEGG和GO功能通路中关键基因和通路的验证
研究采用了流式细胞术技术,对不同组别中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图5A)。结果显示,PRV感染显著提升了PK-15细胞内ROS的水平,而黄芩苷的加入则有效降低了这一活性氧水平。此外,为进一步探究相关机制,研究针对共享功能通路中的关键差异调节蛋白进行了表达检测。具体而言,qPCR技术测定了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中核心基因(例如F3)的mRNA表达水平(图5B)。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够显著上调F3蛋白的表达,而PRV感染则对其表达产生了抑制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黄芩苷可能通过增强PK-15细胞内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来抑制PRV感染。
为了对GO功能途径进行验证,研究进一步通过qPCR技术评估了线粒体及核质区域中几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这些基因包括线粒体中的NFU1铁硫簇组装酶(NFU1)以及核质相关的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B)(图5C)。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相吻合的是,与PRV感染组相比,黄芩苷处理后的PRV感染组中NFU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黄芩苷还显著促进了SLC3A2和CEBPB的表达,且这种趋势在黄芩苷单独处理组中也得到了体现(与Mock组相比)。综上所述,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活性并增强核质表达来参与减少PK-15细胞中的PRV感染。
图5 验证KEGG和GO功能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
结论
结果表明,黄芩苷能有效抑制PRV的复制过程,进而论证其在PK-15细胞中对PRV感染的抑制作用。这一发现为黄芩苷的抗病毒特性提供了深入且有价值的见解。
参考文献:
Niu Q, Zhou C, Li R, Guo J, Qiao S, Chen XX, Zhang G.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antiviral effects of baicalin on pseudorabies virus. Int J Biol Macromol. 2024 Oct;277(Pt 1):134149. doi: 10.1016/j.ijbiomac.2024.13414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黄芩# #伪狂犬病毒#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