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

96篇内容 | 5771人围观

关注话题

话题活跃用户
#插入话题
虽有糖尿病,莫来并发症!
2020-05-29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这项研究,采用的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据可靠。对#2型糖尿病#中,主要对照药物是以#二甲双胍#作为基础治疗,联合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甘精胰岛素#U-100(以下简称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利拉鲁肽##西他列汀#。药品类别不一样,新药老药都有,尤其是格列美脲,是一款老药。结果包括#白蛋白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事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心力衰竭住院或任何心血管事件的总体结局),以及死亡。 最终结果令人吃惊,各个药物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各个药物之间的价格差别极大!这也表明,新药未必就一定比老药更好!!最终在主要事件(#微血管并发症#和死亡)没有差别,虽然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一定的差异 ,我们看到:甘精胰岛素组为1.1(95%可信区间[CI], 0.9至1.3),格列美脲组为1.1 (95% CI, 0.9至1.4),利拉鲁肽组为0.7 (95% CI, 0.6至0.9),西格列汀组为1.2 (95% CI, 1.0至1.5)。仅仅利拉鲁肽似乎更优,但是利拉鲁肽价格,以及使用方法都并不方便。其它则是几乎是相似的。 这项研究能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意义重大,因此,也不能过于迷信新药!老药并不代表没有价值!!
2022-09-23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2型糖尿病#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其特征是剧烈瘙痒和紧张的大疱。BP IgG自身抗体的主要靶点是BP180,一种基底角质形成细胞的跨膜半桥粒蛋白。大约85%的BP自身抗体靶向BP180的近膜细胞外第16非胶原(NC16A)结构域,抗NC16A IgG抗体水平与BP的严重程度相关。 流行病学数据令人信服地证明,BP最明显的风险因素是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格列汀)的使用。格列汀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T2D) ,但使用格列汀增加BP风险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此外,关于常规血压(r BP)和格列汀相关血压(BP+g)的临床和免疫学相似性和差异的数据很少,且部分相互矛盾。格列汀的靶标DPP4蛋白(也称为CD26)在各种细胞类型中普遍表达并具有多种功能。抑制DPP4/CD26活性的各种效应包括,例如,调节炎性细胞如T淋巴细胞。除了BP之外,DPP4及其抑制作用还与其他几种皮肤病有关,包括银屑病、特应性皮炎、T细胞淋巴瘤、肥大性瘢痕和硬化性疾病。
2022-09-21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上海的 428362 位新发# T2DM# (#2型糖尿病#)患者,在连续八年的随访过程中,共发现了 1056 例#胰腺癌#病例。T2DM 患者的胰腺癌总体年发病率为 55.28/10万人年,高于一般人群,标准化发病率(SIR)为 1.54。胰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 T2DM 老年患者组中观察到发病率显著升高。但是,相对胰腺癌风险与 T2DM 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在 20-54 岁组中观察到更高的 SIR 为 5.73。 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与其它#癌症#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内分泌相关的和消化道相关的,如#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结直肠癌##胃癌##肝细胞癌#可能都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还要看这些患者是否采用了#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一般被认为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肿瘤 的作用,也可能会产生#偏倚#
2022-09-20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CHC 2022##长寿##衰老#。核心要点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越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越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约2/3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2/5的#缺血性卒中##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
2022-09-20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泰#)是#诺和诺德#公司一款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 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血糖不达标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司美格鲁肽#有人简称为#司美鲁肽#
2022-09-17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2型糖尿病#生活条件的提供,高热量饮食,缺乏应有的运动
2022-08-30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2型糖尿病#中是全球过早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老龄化,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数量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增加。一级卒中预防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二型糖尿病。减少全球中风负担需要有效的预防策略来解决这些主要的风险因素。 2型糖尿病与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相关。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表明,二型糖尿病病的遗传易感性与大动脉卒中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未来世界范围内二型糖尿病的增加对卒中预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20-79岁年龄组)估计为10.5%(5.37亿人),2045年上升至12.2%(7.83亿人)。降糖药物可能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卒中预防有效。对48项随机试验(RCT)的荟萃分析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中风风险比为0.85(95% CI 0.77–0.94),噻唑*二酮类为0.82(0.69–0.98)。然而,二甲双胍的临界相对风险为0.66(0.42-1.06),这是基于很少事件的小型研究。在RCT,磺脲类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和SGLT2抑制剂(SGLT2i)缺乏降低中风风险的证据
2022-08-25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2型糖尿病#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是指在非酶促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脂类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游离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经过缩合、重排、裂解、氧化修饰后产生的一组稳定的终末产物。 AGE及其与相应受体 (RAGE) 的相互作用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索了循环可溶性RAGE(sRAGE)异构体(如内源分泌性RAGE[esRAGE]和剪切性RAGE[cRAGE])、AGE及其比率与2型糖尿病患者15年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
2022-06-08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2型糖尿病ASCVD的巨大负担,主要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和中风,构成了该人群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并导致了重大的残疾和医疗保健成本。糖尿病与3倍的年龄调整中风风险和更高的中风后死亡率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中风负担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成分的高患病率引起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他因素如糖尿病相关的微血管并发症也可能起作用。事实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发现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风的高风险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其他血管区域(如肾脏)的微血管疾病对中风的影响很少受到关注。
2022-05-13
共170条页码: 7/9页20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