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上皮癌
2020-05-29发表于威斯康星
#visugromab#是一种特异性靶向#GDF-15#的单克隆抗体,旨在通过阻断GDF-15的功能,逆转其对T细胞活性和迁移的抑制作用。GDF-15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类似于“免疫屏障”,它通过削弱T细胞的迁移能力和抗肿瘤功能,使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免疫追杀。
visugromab联合nivolumab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尿路上皮癌#(UC)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两种肿瘤在基因组学分析中被确认为GDF-15高表达的类型。
2024-12-17发表于加利福尼亚
2024-08-25发表于上海
2024-05-24发表于上海
2024-05-24发表于上海
2024-02-22发表于上海
在ARON-2真实世界研究(NCT05290038)的亚分析中,我们旨在评估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他汀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对接受二线#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预后的影响。
这个解释从#肠道微生物#角度,有些存疑。使用PPI的人群,往往都伴有消化道疾病,或反酸,这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类患者可能对治疗本身应答也可能会产生影响,并不一定就是药物本身。同样,二甲双胍在不少观察性研究中显示对肿瘤免疫治疗可能有获益,但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帕博利珠单抗的价值本身也有限,无法观察出协同效应也是正常的,但是并不代表在其它瘤种中有相似的结果。因此,在其它瘤种中,依然可以开展类似的研究,或进行meta分析
2024-02-23发表于加利福尼亚
#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癌(U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每 100000 人/年 9.5 例和 3.3 例,女性为每 100000 人/年 2.4 例和 0.9 例。约 5%的患者患有转移性疾病,而 10-15% 的患者会经历疾病进展为转移。这些患者的死亡率高,5 年生存率在 5%至 10%之间。转移情况下的一线治疗包括以铂类为基础的细胞抑制剂。据报道,其总生存期(OS)约为 14-15.2 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7.7-8.3 个月,且具体取决于治疗方案。不适合顺铂治疗的患者接受卡铂和吉西他滨治疗,OS 为 9.3 个月,PFS 为 5.8 个月。
2024-01-27发表于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