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抢救用了50多支肾上腺素希望渺茫,加用硝酸甘油效果立竿见影

2024-08-27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全麻腰椎手术中患者心跳骤停,经分析判断冠脉痉挛,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后抢救成功,介绍过程及关键决策。

这是一台全麻腰椎手术,术中就在麻醉医师眼前发生了心跳骤停。科室立即组织心脑肺复苏,但使用了50多支肾上腺素仍然希望渺茫。麻醉科立即组织讨论,判断冠脉痉挛是主要原因。于是,立即加用硝酸甘油,很快患者心电图得到改善,抢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详细过程。

诱导方式、用药以及插管并无特别,此处略过。

关键过程:在手术开始15分钟后出现低血压,予去氧肾上腺素处理。手术开始后约一个半小时心电图发生变化,短短数分钟之内心电图由正常变为ST段弓背上抬,再变为ST段下移,然后恢复正常。再过约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出现血压降低,静脉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但心率减慢,迅速及时进行心肺脑复苏,患者发生心跳骤停。

大家需要注意一个关键点——ST段弓背上抬。

提到ST段抬高,我们会首先想到急性心梗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临床上,除了急性心梗以外,还有很多心血管疾病甚至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ST段抬高。比如,室壁瘤、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炎、左心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早期复极、低温、高钾血症等等。

手术室内的监护仪,其心电图易受手术体位、电极贴位置、手术操作、电刀刺激等因素干扰。因此,并不能根据心电图上的细微变化准确定性为此时的ST段弓背上抬最大可能是哪种原因。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ST段弓背上抬时心肌极度缺血,ST段下移时心肌仍然有缺血,但相较之前已经有很大改善。

手术室内,不能一味进行分析,抢救和分析病情要同时进行。因此,麻醉团队立即展开心肺脑复苏抢救。

心肺脑复苏过程:胸外按压、肾上腺素反复多次静脉注射、除颤、胺碘酮、氯化钙、冰帽、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推注+泵注、异丙肾上腺素、硫酸镁、阿托品,静脉泵注多巴胺加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抢救过程中,即便经常参与抢救的人都会对肾上腺素的使用量感到惊讶。甚至,有些人逐渐感到了希望渺茫、绝望。

期间,不仅仅是注射抢救药的问题。看到心电图上的窦性心率反复转为室颤,其中带给抢救人员的压力有多大,相信只有身在其中的人能感受到。

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次的抢救,虽然过程十分艰难。好在麻醉医生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患者的异常,还未等心脏完全停跳就展开了抢救。因此,在经过非常艰苦的抢救之后,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但是,患者的生命体征仍然需要很大剂量升压等血管活性药物,并且需求量有不断上升趋势。

当时,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静脉泵注多巴胺加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同时静脉间断推注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当维持血压所需升压药剂量不断增加、静脉使用肾上腺素剂量也不断增加后,麻醉团队立即做出了调整:停止泵注多巴胺加多巴酚丁胺,予静脉泵注小剂量硝酸甘油,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所需各种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血压逐渐上升。

显而易见,这次调整是抢救后“守住江山”的关键。如果一味继续增加血管活性药物,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内环境紊乱或酸碱失衡,最终无计可施。

分析:短短数分钟之内心电图由正常变为ST段弓背上抬,再变为ST段下移,然后恢复正常,可能发生了急性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闭塞导致ST段弓背上抬,部分开放时ST段下移,痉挛解除冠脉血流恢复后心电图也恢复了正常。

复苏成功后,患者在泵注大剂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情况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考虑并非因为患者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所致,而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或灌注不足,因此停止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加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很快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渐趋稳定。最终停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减量。

注:复苏成功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已经加强了心脏功能,仍表现为疑似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此时,我们就需要换一个思路,考虑是不是有冠脉痉挛。如果判断准确,解除痉挛便可立竿见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2739, encodeId=fb752222e39c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0a1519e2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跳骤停#</a> <a href='/topic/show?id=395730989d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冠脉痉挛#</a> <a href='/topic/show?id=69bd1184334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全麻腰椎手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8433, encryptionId=69bd1184334b, topicName=全麻腰椎手术), TopicDto(id=30989, encryptionId=395730989d4, topicName=冠脉痉挛), TopicDto(id=51972, encryptionId=60a1519e294, topicName=心跳骤停)],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ug 27 22:17:31 CST 2024, time=2024-08-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2019 ILCOR共识声明: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结局报告

2019年9月,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更新了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结局报告共识声明,首部用于报告心跳骤停的Utstein模式指南于1991年发布,并分别于1997年、2004年和2015年更新,本文是对院内心跳骤停Utstein模式报告指南的更新。

GO-FAR评分:13个指标预测院内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预后

院内心脏骤停(IHCA)仍然比较多见,而且比院外心脏骤停预后更差。尽管低温治疗心脏骤停可能改善预后,但有些经过治疗的患者预后仍然很差。为了更好地预测IHCA患者的生存预后,研究者开发了一项简单的评分&

当严重胸廓畸形遭遇心跳骤停,怎么办?

当严重胸廓畸形遭遇心跳骤停,怎么办?

JAMA:血管加压素和甲强龙能显著改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自发循环恢复

在院内心脏骤停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给予血管加压素和甲基强的松龙能显著增加恢复自发循环的可能性。

肾结石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心跳骤停1例

患者男,56岁,体重60kg,身高160 cm。因“左肾鹿角形结石,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积水”于2014年3月5日收入院。发现高血压1个月余,最高180/120mmHg,不规律服用降压0号、卡托普利,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无其他病史。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qR波型,Ⅰ、AVL、V5、V6导联T波倒置;心脏超声检查示室间隔增厚,余指标正常。

TAVI手术中心跳骤停1例

患者男,8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年,加重伴头晕10+天”于2018年12月11日入院。高血压病史3年余,平素血压150+/90+mmHg。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性,65岁,身高168 cm,体重82kg。因左侧腹股沟复发疝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未予用药。患者入室后平躺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心率(HR):69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98%,无创血压(NBP):137/81mmHg。

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可疑诱发Bezold-Jarisch反射致心跳骤停一例

患者,男,55岁,169 cm,60kg。因“外伤后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加重5d”入院。诊断为右肩袖损伤,拟在臂丛神经阻滞+全麻下行右肩关节镜检+肩袖修补术。既往史:吸烟10~20支/d;饮酒5~10次/月,200~250ml/次。青霉素过敏。无其他特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Critical Care Medicine:成人院内心跳骤停低血流灌注时间和体外心肺复苏结局:一项全国住院患者数据库研究

预计存活出院率在低血流灌注期的前35分钟显著下降了约20%。在心跳骤停后的前10 ~ 20分钟,我们只是等待而不上ECPR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