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南方医科大学周爱东团队发现FBXO7调控胶质母细胞瘤间充质特性和耐药性的新机制

2023-10-30 医药加学习班 医药加学习班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表明FBXO7是SCF复合物的底物识别成分,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其通过控制Rbfox2介导的选择性剪接赋予GBM间充质特性和化学抗性。

间充质胶质母细胞瘤(GBM)对放疗和化疗具有高度耐药性,导致GBM患者生存结局较差。然而,尚不清楚决定间充质表型的潜在机制。

2023年10月11日,南方医科大学周爱东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FBXO7 Confers Mesenchymal Properties and Chemoresistance in Glioblastoma by Controlling Rbfox2-Medi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FBXO7是SCF复合物的底物识别成分,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其通过控制Rbfox2介导的选择性剪接赋予GBM间充质特性和化学抗性。具体来说,FBXO7通过PRMT5在Arg341和Arg441的精氨酸二甲基化,通过K63连接的泛素链使Rbfox2 Lys249泛素化,稳定Rbfox2。

FBXO7调控Rbfox2介导的间充质基因剪接,如FoxM1、Mta1和Postn。XO7诱导的FoxM1外显子Va包入促进MEK1和核易位的FoxM1磷酸化,从而上调CD44、CD9和ID1水平,导致GBM干细胞自我更新和间充质转化。此外,通过替莫唑胺稳定FBXO7,FBXO7耗竭使小鼠中的肿瘤异种移植物对化疗敏感。结果表明,FBXO7-Rbfox2轴介导的剪接有助于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发生,靶向FBXO7是GBM治疗的潜在策略。

图片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具有高度耐药性。GBM肿瘤由异质肿瘤细胞群组成,包括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称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s)。该团队已有表明,GSCs在GBM的发生、化疗/放疗耐药和复发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GSCs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靶点,并为GBM的治疗开发更有效的方法。

根据分子特征,GBM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从生物学上讲,GBM可分为前神经型(PN)和间叶型(MES)两种不同亚型与PN GBM亚型(PN-GBM)相比,MES亚型(MES-GBM)预后更差。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GBM亚型起源于常见的类PN前体神经胶质瘤,从PN向MES的演变被认为是化疗/放疗耐药、肿瘤复发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放疗和化疗诱导GBM MES转化,大多数复发性GBM肿瘤属于MES亚型。然而,目前对GBM进展和复发期间决定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图片

FBXO7与Rbfox2相互作用并在K249处促进Rbfox2的K63连锁泛素化(摘自Advanced Science

FBXO7也称为Park15,是FBP家族的一员。像该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FBXO7作为Skp1-cullin1-F-box蛋白(SCF)泛素E3连接酶复合物的底物识别成分发挥作用。此外,FBXO7还通过不依赖SCF的方式介导底物泛素化。FBXO7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小鼠中FBXO7的敲除往往导致神经元过早死亡,使得胚胎死亡。FBXO7的突变使FBXO7蛋白不稳定,其在帕金森病(PD)中尤为常见,是早发性PD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表明,FBXO7的突变或缺乏将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线粒体自噬受阻,从而导致PD的发生。FBXO7在癌症研究中的报道很少,且研究结果往往相互矛盾。据报道,FBXO7在肺癌和结肠直肠癌中高度表达,并促进细胞周期蛋白D/Cdk6依赖性成纤维细胞转化。另一方面,FBXO7是基因组稳定性所必需的,并抑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ND)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呈负相关。这可能涉及细胞存活的极端差异:PD是由细胞过早死亡引起的,而癌症是由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引起的。尽管参与PD发病机制的少数基因已被证明可调控GBM的发生,但仍不清楚PD和GBM之间潜在作用机制。该研究确定FBXO7是GBM肿瘤发生、MES转化和耐药的关键调节因子,发现FBXO7通过K63连接的泛素化稳定Rbfox2,并控制Rbfox2介导的间充质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从而促进GBM MES转化和化疗耐药。靶向FBXO7-Rbfox2轴成为治疗GBM的潜在策略。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356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武汉大学张先正/曾旋《ACS Nano》:纳米颗粒“搭便车”靶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本研究证明了D@MLL在低剂量放疗后通过内源性单核细胞将D@MLL传递到GBM位点的治疗优势,为GBMs提供了高精度的治疗。

最新进展:巴维妥昔单抗可减少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髓源性免疫抑制性细胞

本研究为开放标签、单臂的Ⅱ期临床试验(NCT03139916),目的是评估巴维妥昔单抗与标准放化疗和TMZ辅助治疗对新诊断GBM的疗效。

哈佛大学新研究:中药靛玉红衍生物,或可治疗致命胶质母细胞瘤

该研究结果确定了PPRX-1701/BiA是一种潜在的候选药物,且为今后确定PPRX-1701的大剂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研究还将检查与标准护理疗法(化疗和照射)组合,为试验转化提供临床价值。

PD-1的30年

PD-1抑制剂30年回顾。

Science子刊:靶向递送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有效延长脑肿瘤患者生存期

该研究表明,抗体L19与肿瘤坏死因子(TNF)融合的L19TNF,能够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其与化疗药物洛莫司汀(CCNU)联合用药,能够在原位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Cancer Cell:CDKN2A基因缺失重塑脂质代谢,诱发胶质母细胞瘤铁死亡

该研究显示,一种存在于大约60%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基因突变——CDKN2A基因缺失,会导致癌细胞中脂质代谢和分布方式的改变从而引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