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Sorb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特长隧道封堵病例分享

2024-06-24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发表于上海

本文分享两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病例,包括患者情况、手术策略、封堵器选择、术后随访等,两例术后症状均改善。

CASE 1

患者男性,66岁。主诉:发现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因“头晕、双下肢无力,胸闷”就诊后怀疑冠心病。住院期间行心脏彩超提示心房水平分流(考虑卵圆孔未闭),存在介入封堵指征,门诊以“卵圆孔未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月余,目前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比索洛尔”降压治疗;糖尿病病史10余年,目前口服“二甲双胍+达格列净”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详。

右心声学造影:Ⅲ级(左心腔>30个微泡/帧,心腔浑浊,大量RLS)。

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钙化。

图片

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策略

缺损情况:PFO直径/宽度3.2mm,隧道长度14.4mm。

选伞考量:(分型)复杂型PFO,合并长隧道术前RLS为大量,PFO直径中等大小,且隧道长度为14.4mm,经过术者综合考虑,拟选择对称型封堵器,BDPFO-I 2828,选择14F可降解鞘。

术前策略:(术式入径)本次为经股路径植入,显影点可在DSA下作为伞盘展开定位的辅助,在封堵器展开释放阶段采取超声引导为主的释放方式。

规格选型结论:对称型封堵器,BDPFO-I 2828(配14F可降解鞘)。

MPA2导管配合导丝过隔

超声下可见导丝过隔:

图片

DSA下可见导丝置入左上肺静脉:

图片

术中复测评估

术中测量隧道长度为14mm。

图片

释放左盘面+贴壁

左盘面刚释放出成纺锤型。

图片

轻轻牵拉成型线,缓慢整体后撤钢缆及鞘管,此时超声下可见左盘成型并贴紧房间隔。

图片

释放右盘面+锁定

将钢缆与鞘管前推抵住封堵器,轻轻牵拉成型线使双盘扣合,DSA下可见4个Mark点聚拢。

图片

锁定后可见右盘盘面平整。

图片

牵拉实验

钢缆轻轻向下牵拉,4个显影点依然聚拢在一起,显影点相对位置未发生变化,并随着钢缆摆动。

图片

可降解封堵器释放后的影像表现

图片

图片

DSA下可见4个Mark点聚拢。

图片

术后用药

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50~75mg/d。

术后3个月随访

症状描述:头晕有所缓解。

术后3个月超声封堵效果

超声描述:

1. 房间隔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封堵器位置正常,回声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回声附着。

2. 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显示:房间隔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处心房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信号。余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

1. 封堵器位置正常,心房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

2. 主动脉瓣钙化(与术前无差异)。

3.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

术后当日超声12月15日:

图片

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3月6日:

图片

病例小结

长隧道型PFO(long-tunnel PFO)是指原发间隔和继发间隔重叠长度≥8mm的PFO。在封堵器的选择方面,长隧道型PFO需要特殊设计的封堵器,以确保能够覆盖整个缺损且固定牢靠,避免血流易从封堵器的间隙中穿过的问题。此例患者由于隧道较长(14.4mm),经过术者综合考虑,选择使用左右盘等边的BDPFO-I 2828封堵器来实施本次手术。可降解PFO封堵器由于其生物高分子材料设计,依靠腰部进行填充,并且具有良好的材料柔顺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可更好地适应此类复杂冗长的隧道结构,且等边型号封堵器覆盖更全、贴壁效果更好,更利于长隧道PFO的封堵。

封堵术后3个月超声均显示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封堵完全,未见残余分流,未见心包积液,封堵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头晕症状明显缓解。

感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

陈伟斌医生的病例分享

CASE 2

患者女性,48岁。

症状:患者常年偏头痛影响正常生活,行右心声学造影,左房见明显分流,提示卵圆孔未闭。

右心声学造影:Ⅱ级(左心腔10~30个微泡/帧,心腔浑浊,中量RLS)。

经食道超声检查:多角度观察房间隔中部原发隔与继发隔之间可见一宽约1.3mm、长约14mm的小缝隙,见左向右分流。

图片

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策略

缺损情况:PFO直径/宽度1.3mm,隧道长度14mm。

选伞考量:(分型)复杂型PFO,合并长隧道,PFO本身直径不大,但隧道长度为14mm,且术前RLS为中量,拟选择对称型封堵器,BDPFO-I 2424,选择14F可降解鞘。

术前策略:(术式入径)本次为经股路径植入,显影点可在DSA下作为伞盘展开定位的辅助,在封堵器展开释放阶段采取超声引导为主的释放方式。

规格选型结论:对称型封堵器,BDPFO-I 2424(配14F可降解鞘)。

可降解封堵器释放后的影像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术后用药

阿司匹林150mg/d,氯吡格雷75mg/d。

术后4个月随访

症状描述: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术后4个月超声复查5月19日

超声描述:

各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不宽。左室壁厚度正常,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封堵器形态及位置正常,封堵处未见残余分流。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收缩期二尖瓣见极少量反流,三尖瓣见少量反流,Vmax=2.6m/s,Pmax=27mmHg,余瓣膜启闭正常。未见心包积液。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提示:

1.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封堵器位置正常,封堵处未见残余分流;

2. 三尖瓣少量反流(与术前无差异)。 

图片

术后4个月心电图正常

图片

术后4个月超声影像资料

剑下双房心切面:

图片

主动脉短轴切面:

图片

四腔心切面:

图片

病例小结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性疾病,以反复发作和搏动性头痛为特点,好发于女性,年患病率为15%。多项研究表明,PFO与偏头痛存在密切联系。我国一项系统评价指出,偏头痛患者PFO发生率是健康对照组的3.19倍,在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中,PFO的患病率更高。《卵圆孔未闭处理策略中国专家建议》中提到,PFO合并难治性或慢性偏头痛、且存在中-重度RLS是PFO封堵术的适应证。[1]

此患者常年偏头痛影响正常生活,PFO本身直径不大,但隧道长度为14mm,且术前RLS为中量,经术者考虑,拟选择对称型可降解2424封堵器。本例患者封堵PFO后偏头痛症状消失,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MIDAS)及头痛影响测评量表(HIT)评分属于正常范围,对日常生活无影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表明封堵成功性及有效性,为进一步探究其中因果关系提供医学证据。

 [1] 岳艳, 刘亚青, 王天成. 卵圆孔未闭与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关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4, 37(01): 73-76.

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

王广义、朱航、王锦达医生的病例分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1387, encodeId=90c1221138e2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c7736811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卵圆孔未闭#</a> <a href='/topic/show?id=e70046e74d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封堵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811, encryptionId=2c773681194, topicName=卵圆孔未闭), TopicDto(id=46774, encryptionId=e70046e74d3, topicName=封堵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24 11:42:25 CST 2024, time=2024-06-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ACC:房隔瘤和分流大小对卵圆孔未闭患者卒中复发的影响

在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中,大分流或房间隔动脉瘤(ASA)的存在被认为是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PFO的大小和ASA对卒中复发的影响。

JAMA:两个简单量表指导PFO闭合术的决策

在18-60岁青壮年和中年人缺血性卒中中,卵圆孔未闭(PFO)相关性卒中占10%。预防PFO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性卒中的治疗策略包括抗血栓治疗或经皮PFO封堵,每种治疗策略都在实践指南中得到认可。

好文推荐 | 前庭性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研究进展

本综述旨在深入探讨前庭性偏头痛与PFO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机制,同时也可能有助于推动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AMA: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机械闭合后复发风险预测研究

在18-60岁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中,机械卵圆孔未闭联合药物治疗降低了卒中复发风险,但不同患者关闭后卒中复发风险降低程度不同,主要是卒中与PFO因果关系决定的。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

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国内本领域专家形成了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以供参考。

评估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卒中关联度,这个表格记住!

卵圆孔在胎儿时期是必需的心房间的生理性通道,以维持胎儿的循环和器官的氧供。

发现卵圆孔未闭,需要预防性封堵吗?

介绍卵圆孔未闭临床干预现状,包括一级预防不推荐封堵,二级预防需严格筛选,偏头痛等合并情况不推荐封堵,强调谨慎实施介入封堵。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

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房间隔缺损?可以诊断为先心病吗?

房间隔缺损(ASD)是在左、右心房的间隔上存在的异常通道,绝大多数情况是先天性,也是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