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妍教授:冠心病治疗新纪元,精准化、智能化与创新疗法 | GW-ICC 2024
3小时前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梅斯医学有幸邀请到来自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详细阐释脂代谢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血脂水平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这些变化不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还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直接促进了冠心病的发展。
近日,第35届长城心脏病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作为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长城心脏病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在本次会议上,梅斯医学有幸邀请到来自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详细阐释脂代谢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梅斯医学:近年来,脂代谢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这一领域有哪些创新疗法和研究进展呢?
李妍教授:冠心病介入治疗迄今已走过近 60 年的发展历程,当下其治疗手段已极为普及且规范。近年来,伴随新型医疗器械的不断涌现,冠心病治疗步入崭新纪元,主要彰显于三个维度:精准化治疗的深入推进、复杂冠心病创新疗法的应用,以及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在精准化治疗方面,借助腔内影像辅助手段,例如血管内超声(IVUS)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其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针对复杂危重冠心病,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钙化病变等情况,新的钙化病变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像冲击波球囊的运用,以及借助 OCT 开展人工智能辅助分析,这不仅重新界定了钙化病变的严重程度,还实现了钙化病变治疗方案的优化。
梅斯医学:在冠心病研究中,您的团队取得了哪些具有突破性的进展?
李妍教授:在钙化病变的研究进程中,我们的团队采用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对钙化病变体积进行了重新评估,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钙化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于OCT与AI分析的结果,我们团队成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支架膨胀不良预测因子。这一预测因子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支架在钙化病变中的膨胀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该研究成果已顺利发表于知名SCI期刊,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验证新的治疗手段,我们团队积极开展了全国多中心的冲击波治疗钙化病变研究项目(Calci-Crack),旨在评估国产原研冲击波球囊在治疗重点钙化病变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Calci-Crack项目的初步结果显示,国产原研冲击波球囊在治疗钙化病变方面具有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围绕钙化病变我们利用OCT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去重新评估钙化病变的体积,提出了新的支架膨胀不良的预测因子,并发表了SCI文章。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全国多中心冲击波治疗钙化病变的研究(Calci-Crack),证实了国产原研的冲击波球囊在治疗重点钙化病变中的良好疗效。未来,我们将在钙化病变研究领域持续深耕,进一步提高钙化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梅斯医学:您牵头并参与了多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冠心病治疗的变革。请您分享一下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李妍教授:在科研探索的漫长旅途中,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仅仅满足于日常医疗工作的高效执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将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观察,转化为科学问题,借助科研手段加以深入探究,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医学的进步打开新的大门。
近年来,我们科研团队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展开了深度挖掘,尤其关注心脏脂质代谢及其在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对心肌细胞内的脂质代谢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的代谢过程、氧化反应、重组现象以及前沿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应用。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一复杂体系,我们采用了多种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模型,如高分辨率成像、代谢组学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来揭示脂质代谢网络的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其次,我们充分运用医工交叉的创新模式,深入研究心梗与心衰病症,全力探寻外源性干预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术和医学相结合的新方法,旨在开发针对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有效干预措施。例如,利用纳米技术设计了能够精准递送药物至病变心脏组织的载体,以及开发了基于干细胞疗法的心脏再生技术。此外,我们还尝试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修正导致心脏病的遗传缺陷,以实现对疾病的根源性治疗。
我们坚信,通过上述深入且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代谢性心肌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治疗视角,还能加速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最终惠及广大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伦理原则,确保所有研究活动的安全性和伦理性,努力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梅斯医学:在当前临床环境下,您在培养青年医生科研能力有哪些建议?您认为青年医生最应具备哪些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推进自身的科研工作?
李妍教授:在青年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从临床实际出发,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科研灵感的源泉。这种立足于临床难点的科研方式,不仅能够激发青年医生的探索热情,而且有助于产出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即能够在未来有效解决临床痛点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是学术上的贡献,更是对患者福祉的实际改善。
我建议青年医生们应当时刻保持对临床问题的敏感度,勇于面对并解决这些挑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明确研究方向:选择一个与自身专业背景相契合,同时又存在明显未解难题的领域作为研究切入点。例如,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可以聚焦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常见但治疗仍有待突破的疾病。2)结合多学科知识:现代医学研究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合作。青年医生可以通过学习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并运用这些学科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临床问题。3)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青年医生不断提出新观点、新假设,勇于质疑现有理论和技术,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时,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的同行建立联系,参与国际会议和学术讨论,不仅可以获取最新的科研动态,也能获得宝贵的反馈意见。5)注重科研伦理和社会责任: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不忘遵守科研道德规范,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和伦理性。同时,积极传播科研成果,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总之,青年医生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专业技能、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为医学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与《欧洲心脏病杂志》、《循环杂志》等国际知名期刊的主编交流时,他们也非常重视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做法,认为这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冠心病# #GW-ICC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