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Thorac Oncol:帕博利珠单抗 vs 必特芙普α治疗初治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23-08-24 daikun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与必特芙普α治疗初治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必特芙普α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并不优越。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2020年癌症死亡总数的18%。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靶向程序性死亡1(PD-1)的单克隆抗体,是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阳性(≥1%)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根据3期KEYNOTE-024试验,在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50%的患者中获得批准,与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改善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0.3比6.0个月)和客观缓解率(ORR;45%比28%)。

在一项最新分析中,经过5年的随访,帕博利珠单抗的中位OS为26.3个月(95%CI:18.3-40.4),而化疗的中位OS为13.4个月(95%CI:9.4-18.3)(风险比[HR],0.62;95%CI:0.48-0.81)。根据KEYNOTE-042研究的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后来扩大到包括PD-L1 TPS≥1%的患者。除KEYNOTE-024和KEYNOTE-042外,其他几项3期研究还评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中的使用,例如阿替利珠单抗(IMpower110),和西米普利单抗(EMPOWER Lung 1)。在这些研究中,PD-L1 TPS≥50%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的中位OS为20.0个月,阿替利珠单抗为20.2个月,西米普利单抗为NR;中位PFS范围为7.1-8.2个月,帕博利珠单抗和西米普利单抗的ORR均为39%。

尽管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引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治疗结果有所改善,但由于许多患者对抗PD-(L)1疗法产生耐药性,该人群对有效治疗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肿瘤进展,转移和抗癌治疗的耐药性有关。由于免疫监视受到抑制,TGF-β在癌症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的转移有关,由于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浸润的限制,TGF-β表达的增加可能导致对PD-L1阻断反应的缺乏,因此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和TGF-β信号传导的阻断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必特芙普α(Bintrafusp alfa)是一种一流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由人TGF-β受体II(TGF-βRII或TGF-β“trap”)的细胞外结构域组成。临床前数据表明,必特芙普α可以同时抑制PD-L1和TGF-β途径。一项使用必特芙普α 1200 mg进行二线治疗的1期研究表明,必特芙普α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并且在一部分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活性,PD-L1高表达的患者的确诊ORR为85.7%(PD-L1阳性[≥1%]患者的ORR为37.0%)。PD-L1阳性和PD-L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9.5个月和15.2个月;中位随访51.9周后,两组人群的中位OS均为NR。中位反应持续时间(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为NR。

基于这些结果,该研究进行了这项3期试验,比较了必特芙普α和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NSCLC和高PD-L1表达患者的一线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该项3期临床试验(NCT03631706)比较了必特芙普α与帕博利珠单抗作为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IRC)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患者(N=304)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必特芙普α或帕博利珠单抗(每组N=152)。必特芙普α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3个月(95%可信区间13.1-16.0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5个月(95%可信区间13.1-15.9个月)。IRC评估的PFS在必特芙普α和帕博利珠单抗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中位数7.0个月[95%Cl 4.2个月-未达到(NR)]与11.1个月[95%Cl 8.1个月-NR]);HR=1.232[95%CI,0.885-1.714])。必特芙普α的中位OS为21.1个月(95%CI 21.1个月-NR),帕博利珠单抗为22.1个月(95%CI:20.4个月-NR)(HR=1.201[95%CI,0.796-1.811])。必特芙普α与帕博利珠单抗相比,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更高;3/4级TRAE发生率分别为42.4%和13.2%。该研究在中期分析中停止,因为它不太可能达到主要终点。

结论:与帕博利珠单抗相比,必特芙普α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并不优越。

 

原始出处:

Cho BC, et al. 2023. Bintrafusp alfa versus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ive, PD-L1–hig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DOI: 10.1016/j.jtho.2023.08.01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54367, encodeId=f8c5215436e5f, content=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全球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第四届世界癌症研究大会(SWCR 2024)将于2024年4月22日至24日在新加坡洲际酒店举行。 请搜索“云聚天下会展”或“vowcongress”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人:杨女士 电话18563915827(同号) 邮箱:yang@vowcongress.com,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e008449369, createdName=ms4000002076358685, createdTime=Thu Aug 24 15:34:12 CST 2023, time=2023-08-24,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2023-08-24 ms4000002076358685 来自山东省

    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全球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第四届世界癌症研究大会(SWCR 2024)将于2024年4月22日至24日在新加坡洲际酒店举行。 请搜索“云聚天下会展”或“vowcongress”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联系人:杨女士 电话18563915827(同号) 邮箱:yang@vowcongress.com

    0

相关资讯

重磅出炉!CameL研究四年随访数据亮相JTO杂志,卡瑞利珠单抗助力肺癌患者更长生存

本报特邀CameL研究的牵头专家周彩存教授,解读此次更新数据的亮点,以下整理访谈精粹,让读者先睹为快。

CSCO 2023:周彩存教授:聚焦非小细胞肺癌最新指南,助力基层诊疗规范化

梅斯肿瘤新前沿在非小细胞肺癌专场结束的第一时间邀请到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周彩存教授接受采访,为我们带来本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更新要点的解读。

最新Nature系列综述:针对肿瘤基因驱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颅内转移的新疗法和评价标准

作者总结了已批准用于具有特定驱动因素改变的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的血脑屏障外显率的可用临床前证据,以及接受这些药物的患者的临床颅内反应率。

JCO: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KEYNOTE-407 III期研究

帕博利珠单抗加化疗与安慰剂加化疗相比,无论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如何,在先前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鳞状NSCLC中维持OS和PFS益处,并且是转移性鳞状NSCLC的标准治疗一线治疗选择。

免疫当道 曙光显现 卡瑞利珠单抗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福音

很荣幸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丽昆教授就此项研究结果亮点,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等话题展开阐述。以下整理访谈精粹,让读者先睹为快。

J THORAC ONCOL :无法切除的 III 期 NSCLC 患者在放化疗后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

该研究旨在报告了韩国无法切除的 III 期 NSCLC 患者在放化疗后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真实世界的数据显示,对于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CRT后DC具有良好的生存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