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组织病理学和前列腺MRI的相关性评估

2023-09-17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对于事先没有进行活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升高的男性来说,定量了解区域病理变化和MRI阳性之间的关系是区分真阳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前提,并可减少不必要的MRI指导下活检。

在前列腺中,MRI信号是由具有微观结构意义的生物过程产生的。例如,MRI可见的临床意义上的癌症(csCa)与细胞增多和管腔密度降低有关,而假阳性的发现是如炎症非恶性微环境扰动的副产品。对于事先没有进行活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升高的男性来说,定量了解区域病理变化和MRI阳性之间的关系是区分真阳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前提,并减少不必要的MRI指导下活检。不幸的是,由于全面捕捉未受干扰的前列腺中所有可能的MRI表型特别困难,许多研究都受到选择、频谱或抽样偏见的困扰。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Gleason等级、最大癌芯长度(MCCL)、炎症、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或Barzell区内的不典型增生影响MRI图像显示的能力及价值,为临床进行准确的前列腺癌诊断及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研究为前列腺MRI成像研究(PROMIS;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的二级分析,对接受多参数MRI检查后进行联合活检的连续参与者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5毫米经会阴测绘(TPM)。TPM的病理结果在整个前列腺水平和每个前列腺的20个Barzell区都有报告。一个对病理结果保密的专家小组审查了MRI扫描,并评估了哪些Barzell区跨越了Likert评分3-5的病变。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Gleason等级和MCCL与分区MRI结果(可见与不可见)的关系,每个参与者的随机截距。炎症、PIN和非典型增生也同样在TPM结果阴性的男性中进行评估。

共有161名男性(中位年龄,62岁[IQR,11岁])被纳入评估,3179个Barzell区被分配到MRI状态。与良性区域相比,当一个区域包含Gleason评分为3+4的癌症(几率[OR],3.1;95% CI:1.9,4.9;P < .001)或Gleason评分大于或等于4+3(OR,8.7;95% CI:4.5,17.0;P < .001)时,MRI的可见几率更高。MCCL也决定了能见度(OR,每毫米增加1.24;95% CI:1.15,1.33;P < .001),但前列腺体积每增加一倍,几率就会降低(OR,0.7;95% CI:0.5,0.9)。在TPM阴性的男性中,PIN的存在增加了分区可见的几率(OR,3.7;95% CI:1.5,9.1;P = .004)。


 (A)图表显示Gleason评分组之间有适度的年龄差异(P=0.04,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主要是由Gleason 3+3组(n=21)的中位年龄较低引起的。Gleason 3+3组的中位年龄较低(n = 21)。(B) Boxplot显示,与其他组相比,TPM时总的Gleason评分大于或等于4+3的男性的前列腺体积较小(P < .001,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和调整的配对比较)。(C) Boxplot显示,与其他组相比,TPM时总的Gleason评分大于或等于4+3的男性具有较高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密度(PSAD)(P < .001,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和调整的配对比较)和较低的前列腺体积(如B所示)。在TPM阴性的男性中,这种关系是相反的;前列腺体积最高,PSA密度最低。这些发现意味着在活检无效的男性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虽然都表现为PSA水平升高,表明需要进行活检,但在产生PSA增加的机制方面有所不同

本研究的结果为在前列腺中观察到的MRI信号提供了一个研究基础。其中,发现癌症负荷和前列腺MRI可见性之间存在递增关系,前列腺上皮内瘤变有助于MRI假阳性的发现。

原始出处:

Vasilis Stavrinides,Joseph M Norris,Solon Karapanagiotis,et al.Regional Histopathology and Prostate MRI Positivity: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PROMIS Trial.DOI:10.1148/radiol.22076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TT:华南理工大学钟惟德/韩兆冬等发现二甲双胍治疗​前列腺癌产生耐药性潜在机理

该研究为二甲双胍耐药性的细胞机制和SE-TFs-PTGR1轴的调节提供了新的线索,为提高二甲双胍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潜在的途径。

Eur J Radiol:人工智能在PI-RADS v2.1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

人工智能在放射学各领域的实施引发了关于放射科医生的角色是否会过时的广泛讨论。虽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支持而非替代,但缺乏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与对其应用的消极态度有关。

Eur Urol:低风险前列腺癌主动监测的使用率与对肾脏小肿块主动监测的使用率是否一致?

研究人员评估泌尿科医生管理的低风险前列腺癌患者和SRM患者的AS相关性,结果发现,泌尿科医生对低风险前列腺癌或肾脏小肿块患者使用主动监测(AS)的情况差异很大。

【协和医学杂志】前列腺癌体系突变及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就前列腺癌体系突变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借鉴。

靶区勾画|前列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前列腺癌术后瘤床CTV应包括吻合口、膀胱颈和直肠膀胱间隙。

Eur J Radiol:前列腺癌局部冷冻治疗后多参数MRI表现会有怎样的变化?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和MRI-经直肠超声(MRI--TRUS)融合图像引导技术的发展,使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和定位以及在目标病变中的精确探头放置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