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中国学者发布Logsplitter损伤的放射学特征及损伤机制研究
2024-09-30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Logsplitter损伤是一种高能踝关节骨折脱位。损伤的机制尚未详细描述。详细了解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变化可以进一步指导治疗。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下肢关节内骨折类型,约占全身性骨折的9%。它主要是由扭转暴力引起的,其中一些可能发生在垂直暴力之后。绝大多数踝关节骨折为低能损伤,可累及踝关节周围骨结构和韧带结构,很少伴有踝关节脱位。在这种类型的骨折中,一些患者可能有远端胫腓联合分离。这通常是由于低能量旋转力。同时,它也可能是由于高能轴向垂直力或并发旋转力,并伴有距骨外侧脱位和近端移位至胫骨远端间隙。
这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脱位被Bibel等人在2014年定义为Logsplitter损伤。然而,关于Logsplitter损伤的报道很少,确切的损伤机制仍存在争议,在观察这类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时,骨科医生常将其误认为是由垂直暴力引起的骨折。然而,它实际上与传统的枕部骨折有很大不同。不同部位损伤的放射学特征未作详细描述。因此,对于这种损伤的认识和治疗存在不同的观点。至关重要的是,对于骨关节创伤,充分了解其损伤机制和详细的损伤特征对于认识疾病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回顾性检索近10年踝关节骨折病例,收集Logsplitter损伤的术前放射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旨在总结高能踝关节骨折时Logsplitter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和踝关节周围解剖结构的病理损伤特征。同时,根据其放射学表现,对其损伤机制进行了探讨。
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8年12月62例原木劈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通过术前x线和CT扫描分析了腓骨损伤、胫骨损伤、联合韧带损伤、内侧损伤和外侧韧带损伤的特点。总结不同损伤类型的发生率。使用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类分析Logsplitter损伤及其机制之间的相关性。
病人的选择
踝关节内侧开放性伤口胫骨远端骨外露。B,C旋前-旋外闭合性Logsplitter损伤的踝关节正侧位x片,在正位x片上可见连续完整的踝关节内侧软组织(箭头)。
腓骨损伤的特点。A腓骨未骨折。B腓骨高度横向骨折。C腓骨骨折伴蝶状碎片。D腓骨粉碎性骨折,骨折位于远端胫腓联合水平或以下
胫骨损伤的特点。A距骨移位至距骨关节联合处。B右踝关节CT显示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压缩性骨折(箭头)
右踝关节开放性裂伤。A,B复位前后右踝关节正位x线片。C,D右踝关节CT示Logsplitter损伤合并胫骨远端后压迫骨折(Pilon后骨折)
胫腓联合远端损伤的特点。A,B,C踝关节正位x线和CT显示,胫骨远端联合分离合并单纯Tillaux撕脱骨折。D,E,F踝关节正位x线及CT表现为胫腓联合远端分离合并单纯Volkmann撕脱骨折。G,H,I,J右踝关节正位x线和CT显示胫腓联合远端简单分离
踝关节开放性Logsplitter损伤的内侧损伤特点。A右踝关节前位x线片显示内踝和距骨关节夹角撕脱性骨折。左踝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三角韧带断裂脱位
结果:本研究提供了观察到的骨折类型数据。其中,开放性骨折占98.4%。腓骨损伤分为无骨折(1.6%)、横斜或短斜骨折(61.3%)、蝶形碎片(25.8%)和粉碎性骨折(11.3%)。胫骨损伤包括外侧关节面压迫(38.7%)和后侧压迫(6.5%)。内侧损伤包括内踝骨折占87.1%,三角韧带断裂占12.9%。研究发现,韧带联合损伤包括单韧带断裂(11.3%)、Tillaux骨折(8.1%)、Volkmann骨折(43.5%)和Tillaux - Volkmann骨折(37.1%)。12.9%的病例发生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根据Lauge-Hansen分类,87.1%的损伤为旋前外展损伤,8.1%为旋前外旋损伤,1.6%为旋后外旋损伤。此外,3.2%的病例无法分类。
结论:Logsplitter损伤的病理解剖特点多样,部分病例伴有副韧带损伤。重要的是要指出,这些评价是客观的,并以目前的结果为基础。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垂直暴力合并外展,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垂直联合外旋损伤。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放射学特征# #Logsplitter损伤# #损伤机制研究#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