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骨盆后倾

2023-05-16 脊柱外科医生张正丰 脊柱外科医生张正丰 发表于上海

骨盆后倾表现为SS减少和PT增大,是脊柱退变过程中矢状位平衡的代偿机制,是理解矢状位失衡的重要知识点。

骨盆后倾

骨盆后倾(Pelvic Retroversion)表现为SS减少和PT增大,是脊柱退变过程中矢状位平衡的代偿机制,是理解矢状位失衡的重要知识点。

1.原因

退变(椎间盘—小关节—韧带—肌肉退变)---腰前凸减少---骨盆后倾、

2.代偿

近端:头颅重心移位、脊柱后伸、骨盆后倾。

远端: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踝关节伸直/屈曲、足內翻/外翻。

3.失代偿

Roussouly分型高数字向低数字转归。

4.意义

如果SS减少,一定要有全脊柱平衡的意识,也就是要考虑照脊柱全长位片。

(术前。忽视SS=0、LL分布没有按照L4-S1组成2/3。)

(第一次手术。椎管减压、Magerl螺钉固定,术后腰4椎后滑脱。)

(第二次手术。腰椎两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前凸丢失。)

(第二次术后。全长位片脊柱矢状位失衡、PJK、PT=PI,骨盆后倾。)

(第三次手术。恢复Roussouly 2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