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E:三种内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5mm)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25-01-01 xuyihan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EPLBD联合大EST可以更有效地清除结石,而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特别是出血的发生率,并有效预防CBDS的复发。内镜技术和内镜手术次数与CBDS复发密切相关。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0-15%,年发病率为0.60-1.39%。胆总管结石(CBDS)约占症状性胆石症病例的10-15%,然而,没有关于无症状胆石症患者CBDS发病率的报道,无症状胆石症患者的CBDS发病率可能更高。高达2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需要紧急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结石。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被广泛接受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去除CBDS的标准技术。然而,使用传统EST去除大CBDS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大切口。虽然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它增加了出血和穿孔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内镜下乳头状大球囊扩张术(EPLBD)切除大CB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乳头相对逐渐扩张,EPLBD与出血和穿孔的风险降低有关,允许更大的胆管开口,减少在取出大CBDS时进行机械碎石(ML)的需要。通常建议在EPLBD前进行EST,以预防ERCP后胰腺炎(PEP)。然而,EPLBD前EST的临床获益和疗效尚不清楚。此外,有报道称,单独使用EPLBD可有效清除大CBDS,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接受。然而,大多数先前比较EPLBD与EPLBD联合EST的研究受到样本量小的限制,很少有研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较大CBDS(≥15 mm)的疗效。对于过大的结石,小切口可能不够;因此,将较大切口与EPLBD结合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以前的研究并没有一致地区分EST切口的大小;因此,关于EPLBD联合有限EST或大E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数据有限。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了EPLBD联合有限EST、EPLBD联合大EST和EPLBD单独去除大CBDS(≥15 mm)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结果。

2013年1月至2024年9月期间,408例患者接受了EPLBD治疗,无论是单独治疗还是联合EST治疗大CBDS(≥15 mm)。将患者分为单纯EPLBD组(n = 92)、EPLBD伴有限EST组(n = 124)和EPLBD伴大EST组(n = 192)。该研究比较了首次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总体结石成功率、机械碎石(ML)的使用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与单独的EPLBD组相比,EST有限的EPLBD组和EST大的EPLBD组显示出更高的初始结石清除率,需要更少的内镜手术来完全清除结石,ML使用率和CBDS复发率更低。与EST有限的EPLBD组相比,EST较大的EPLBD组显示出更高的初始结石清除率,完全去除CBDS所需的内镜手术较少,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内镜技术和内镜手术次数与CBDS复发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EPLBD联合大EST可以更有效地清除结石,而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特别是出血的发生率,并有效预防CBDS的复发。内镜技术和内镜手术次数与CBDS复发密切相关。

 

原文出处:

Wang J, Cao L, Cong Y, Huang Y, Wang L, Wang W, Xue K, Mao Q, Qi P, Ju H, He B, Cao B.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ree endoscopic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arg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 15 mm): Long-term follow-up. Gastrointest Endosc. 2024 Dec 21:S0016-5107(24)03829-X. doi: 10.1016/j.gie.2024.12.02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71653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6040, encodeId=48da2246040d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90a834e5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胆总管结石#</a> <a href='/topic/show?id=1c8b1229e54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a> <a href='/topic/show?id=1b1f1229e69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内镜下乳头状大球囊扩张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2976, encryptionId=1b1f1229e69f, topicName=内镜下乳头状大球囊扩张术), TopicDto(id=122975, encryptionId=1c8b1229e548, topicName=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TopicDto(id=83475, encryptionId=b90a834e577, topicName=胆总管结石)],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an 01 12:14:25 CST 2025, time=2025-01-0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全国外科内镜多中心团队在ERCP球囊扩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研究创新性的将ESBD球囊扩张时间分为0秒、30秒、60秒、180秒和300秒共5组,前瞻性纳入了15家中心在2015年至2017年间1920例胆管结石患者。结果显示,30秒钟球囊扩张不仅具有同等的取石成功率,且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最低;而球囊直径小更容易增加ERCP术后胰腺炎,这为中国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RCP最佳球囊扩张时间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同时,该研究还首次定义了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

胆总管结石致肝内外胆管扩张及慢性炎症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胆道梗阻临床十分常见,常由于胆管结石、炎症、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等引起胆道不同程度的梗阻及梗阻上段的胆道扩张,其中结石最常见。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腹痛、黄疸或伴有发热史等。

Am J Gastroenterol:生理盐水灌洗可显著降低结石手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

研究认为生理盐水灌洗可显著降低结石手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

2019 ASGE指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管理

2019年4月,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发布了胆总管结石的内镜管理指南,由胆总管结石导致的胆道阻塞、胆管炎和胰腺炎患者数量每年都在增加,ASGE主要针对胆总管结石的内镜评估和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建议。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

胆石症是我国常见及多发的外科疾病,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占胆石症的2 0 % ~ 3 0 % ,其中3%~16%的胆总管结石同时合并胆囊结石。从世界范围看, 胆石症依然高发, 欧洲10 % ~ 15 % 的成年人患胆囊结石,10%~20%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美国每年新增约2000例胆石症患者,有症状的胆石症中,18%~33%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Radiology:经皮经胆囊胆总管结石取出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评价经皮经胆囊胆总管(CBD)取石术在114例患者的安全性和效果。

JGH:无症状胆总管结石会增加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胆囊结石 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

European Radiology:经皮经肝透视引导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并发症发生率

胆管结石主要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进行治疗。2017年,英国胃肠病学会CBDS管理指南推荐经皮穿刺取石作为ERCP失败或不可行患者的补充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