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H 2024丨牟建军教授团队发现:随访30年研究,儿童期至成年期较高的血压变异性可能会增加中年血管衰老的风险

2024-05-09 心关注 心关注 发表于浙江省

通过结构和功能动脉特性评估的血管老化是心血管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

在即将举办的2024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 2024)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教授团队将分享一项基于长期随访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于儿童到成年的长期血压变异性与中年血管老化的关系,使用了汉中青少年高血压队列30年的随访数据。

研究选取了2065名基线年龄在6至18岁的参与者,并在接下来的30年中对他们进行了七次随访。长期血压变异性是通过这七次就诊的血压标准差(SD)和平均真实变异性(ARV)来衡量的。血管老化则通过动脉硬化、颈动脉肥大和颈动脉斑块来评估。

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观察,有444名参与者出现了动脉硬化。在考虑到人口统计学变量、临床特征和平均血压的影响后,研究者发现从儿童到中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长期变异性(SDSBP、ARVSBP、SDDBP和ARVDBP)与动脉硬化显著相关。此外,舒张压的长期变异性(SDDBP)还与颈动脉肥大的风险增加有关。同样,SDDBP和ARVDBP的较高值与中年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显著相关。

当使用累积血压暴露量而非平均血压作为调整因素时,这些关联依然显著。研究还揭示了从青年到成年长期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关联,以及从儿童到青少年长期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斑块存在的关联。

在年龄分层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在44岁左右的个体中,较高的长期血压变异性组别与较低的变异性组别在中年血管老化风险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研究认为从儿童期到成年期长期血压变异性较高可能会增加中年血管老化的风险,并且这一风险与平均血压或累积血压暴露无关。因此,早期的长期血压变异性或可作为晚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预测因子。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血压变异性的长期影响以及早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