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手术ALK阳性肺癌,经过免疫、手术和靶向治疗后3年无复发

2023-06-27 癌度 癌度 发表于上海

如何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避免术后复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患者不得不冒险接受手术,并开始了后续的不安和担忧。

2020年全球新增肺癌病例约为220万例,其中大约有180万人因肺癌而丧生。非小细胞肺癌占据了肺癌总数的80%,其中30%的患者在被诊断时已处于局部晚期肺癌阶段。对于被诊断为IIIA期肺癌的患者来说,虽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后续的复发风险较高,只有55%的患者能够活过2年,36%的患者能够活过5年。

如何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避免术后复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患者不得不冒险接受手术,并开始了后续的不安和担忧。

ALK阳性肺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

新辅助治疗,也被称为诱导治疗,指的是在手术之前通过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段,在短期内降低肿瘤的负荷,减轻肿瘤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提高手术的完整切除率。

为什么会有新辅助治疗的概念呢?因为目前的手术治疗后没有人敢保证不会出现复发,即便是1A期肺癌,也有20%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ALK基因融合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比例约为3%到5%。对于早期肺癌中存在ALK基因融合突变的患者,关于在新辅助治疗中应用ALK靶向药物降低病情进展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而且令人担忧的是,ALK阳性晚期肺癌对免疫治疗效果不佳。那么,对于ALK阳性肺癌早期患者,在手术前能否应用免疫治疗以降低肿瘤分期后的复发风险呢?下面的案例故事将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让ALK阳性肺癌患者受益的三种治疗方法

让我们以2019年8月的一个案例为例,一个50岁男性因咳嗽、胸闷和咯血就医后被确诊为肺癌,临床分期为IIIB期肺腺癌,这个阶段通常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多学科团队的讨论,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并进行了第二代基因测序,因为发现了纵膈区域淋巴结转移、咯血和肿瘤过大等情况。

图片

手术之前的病理检查结果

第一步,新辅助治疗前的病理学检查:经过培美曲塞、卡铂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一个周期后,患者的咯血、咳嗽和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由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第二个治疗周期中减少了卡铂的剂量,并将帕博利珠单抗降低为100毫克。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后,PET-CT显示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的代谢活性降低,肿瘤病灶缩小了37%,达到了临床部分缓解。

图片

新辅助治疗前后的放射学评估

第二步,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评估:2019年11月6日,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右下肺叶切除手术、肺门和纵膈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胸膜粘连松解术。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病灶和淋巴结中没有发现活跃的癌细胞,而是存在大量的肉芽肿和坏死组织。手术清除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术后病理分期为T0N0M0,即完全病理缓解。

第三步,手术后的病理检查:在手术前的第一个治疗周期中,免疫组化显示为ALK阳性突变,并高表达PD-L1(TPS评分为60%)。后来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证实了ALK基因融合突变和TP53基因突变。

图片

手术之后的病理检查

手术后,患者接受了克唑替尼靶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持续用药3个月,每天两次,每次剂量为250毫克。截至2022年9月的随访显示,患者没有疾病进展或复发,无病生存已经达到了3年,并且没有发生三级以上的不良反应事件。

通过以上治疗方案,这位ALK阳性肺癌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在ALK阳性肺癌患者中利用新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启示和讨论

这个病例确实非常励志,展示了对于IIIB期的ALK阳性肺癌患者,通过免疫和化疗新辅助治疗的降期效果,以及手术后辅助治疗克唑替尼的积极作用。这个案例中的治疗理念对于其他ALK阳性肺癌患者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包括用药剂量、用药逻辑和手术方式等方面。

如果您对更详细的信息感兴趣,我建议您下载本文的参考文献进行阅读,以获取更全面的肿瘤诊疗知识。

希望这个病例能够给其他患者带来希望和启示,让更多人了解和应用这些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的机会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Qi Song, et al.,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plus chemotherapy and 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in AL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20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研究:ctDNA-MRD优化早中期肺癌的分期

术后ctDNA-MRD检测具有优化早中期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潜力,肿瘤组织中未检出的ctDNA特有突变也具有预测复发的临床价值。

academic radiology:肺癌CT筛查冠状动脉钙化的报告及预后价值

冠状动脉钙化可以在无创胸部CT扫描,包括肺癌筛查(LCS)CT上看到并进行定性分级。

Cell Reports Medicine:李为民/彭勇团队揭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差异

这些研究结果提供了对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多样性的全面了解,以及在单细胞水平上的不吸烟者肺腺癌的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落幕!肺癌未来治疗风向,一文总结

ASCO 2022年会中公布的多项针对肺癌的研究有望改变肺癌治疗的格局,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效果。

会议速递:ASCO段建春教授①:突破性疗法创新药为EGFR ex20ins 肺癌带来一线选择

小编今天首先摘录段建春教授就 EGFR exon 20ins NSCLC 的诊疗现状和新突破进行的精彩解读,以供专业人士了解参考。

JMC:胡文浩团队报道新型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口服对肺癌有效

目前为止尚无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获批上市,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处于二期临床研究阶段的CA-170和INCB086550。因此,开发新型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