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制剂过时了吗?

2014-08-08 佚名 米内网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统中药制剂作为中药文化中的瑰宝,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它们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传统制剂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难道传统中药制剂已经过时了吗? 事实上,2006年传统中药制剂方法经国务院批准,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证明了国家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统中药制剂作为中药文化中的瑰宝,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它们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传统制剂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难道传统中药制剂已经过时了吗?

事实上,2006年传统中药制剂方法经国务院批准,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证明了国家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高度重视。其中,蜜丸作为最古老的中药剂型之一,远在后汉时就已应用于防病治病,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老百姓熟悉和喜爱的剂型。蜜丸指将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是目前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分为大蜜丸、小蜜丸及水蜜丸。蜜丸的制法一般采用塑制法,工艺流程一般为物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等工序。

传统中药制剂的每一种剂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同一种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亦可能不同。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有矫味和补益作用。由于蜂蜜中富含丰富的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平喘、缓下、通便、解毒等作用,因此凡润躁剂、补益剂均选用蜜丸为主。此外,蜂蜜中有还原糖,可使中药中某些容易氧化的成分不变性;炼蜜粘合力强,与药粉溶合后丸剂不易硬化,可塑性强,所以制成的蜜丸表面光亮平整、崩解缓慢,这与新型缓释剂有些类似,均具有药效持久的特点。因此,蜜丸适用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胃病等;癌症,如胃癌、肝癌、子宫癌等各种疑难杂症。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一直是受到市场认可的中药品牌,在其目前销售份额最高的产品中,即有传统制剂蜜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从米内网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来看,2013年北京同仁堂制药市场份额最大的前十产品中,蜜丸制剂的销售占比超过50%,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丸及同仁乌鸡白凤丸等。

我国自古就有“丸者,缓也”之说,这是对传统中药剂型理论的总结,也是对丸剂剂型特点的总结性描述。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蜜丸并不仅局限于此,如安宫牛黄丸虽为传统的中药蜜丸,但却属急症用药,这与其药物组成和所治证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药中久负盛名的良方,它源于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中医治疗高热症的“温病三宝”之一,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之美誉。全方由牛黄、郁金、犀角、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明雄黄11 味药组成。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主治热邪内陷、传入心包引起的高烧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浊痰壅盛以及小儿惊风等证。临床疗效观察表明,安宫牛黄丸在治疗中风、脑炎等脑病及所导致的高热昏迷均有独特的疗效。

安宫牛黄丸作为历史悠久、疗效显着的蜜丸制剂,不少家庭都常备此药,鉴于安宫牛黄丸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国内该产品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0家。在2013年脑血管、抗脑血栓(中风)零售用药市场格局中,安宫牛黄丸的市场份额达到21.52%;大活络丸也在该类疾病用药中排名第四,蜜丸制剂在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中可谓“分量十足”。此外,乌鸡白凤丸(蜜丸)作为妇科的常用药,其在妇科口服用药市场中的销售份额亦名列前十。可以说,蜜丸制剂在不少疾病用药市场中均占有领导地位。

从多种蜜丸制剂在百姓中的良好口碑以及相关疾病用药市场的高度认可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中药制剂并未有所谓的“过时”。传统中药制剂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中医文化精髓,其发展空间巨大,只待有心人深入挖掘并将其发扬光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含毒中药被要求修改说明书 涉同仁堂云南白药等

含毒中药材的选用一直广受业界争议,这一争议日前也引起了食药局的关注。 11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食药局)在其官网发出《关于修订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说明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药企业必须在处方中注明其含毒中药成份,并补充“注意事项”等安全性内容。 通知称,凡处方中含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中收载的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

中国药科大学两项中药研发成果转让费超两亿

据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介绍,近十年,该校获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等高层次项目40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20项,纵向经费数累计近9亿元,签订横向项目3249项,横向合同总金额7.7亿元。该校承担的高水平研究课题项目数和成果转让经费数在国内医药院校中均位居前列。   两项转让费都达到了亿元的成果中,一项名为

治疗肺癌中药欲上市 要的不仅是标准更是循证证据

中成药企业正在掀起标准修订的热潮。近日,记者从海南龙圣堂制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治疗肺癌用药清肺散结丸正式取得了新的国家药品标准,新标准直接标明该药品可以用于肺癌治疗。这是癌症治疗用药领域首个被认定有治疗作用的中成药。海南药检所一位负责人透露,随着新版国家药典的实施,一部分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某些专科领域的作用被认定,也将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相关的临床验证。据悉,清肺散结丸之前在30多家三甲以上的医院完

中药新药研发需降低政策风险

中药新药审批难的问题近年来显得日益突出。北京市中药研究所科研项目部主任战嘉怡表示,进行一个新药研发,首先要考虑几方面要素,包括立项可行性、审评通过率、临床利用率、市场前景性,而研发周期长、技术风险大、政策风险逐年提高等是新药审批遭遇的几大拦路虎。 从药品研发到推向市场至少十年 中药新药审批难的问题在近年来显得突出,有数据显示,新药研发申请中能拿到临床研究批件的几率很低,而这些获得临床批件的申请

中药中的重金属:不能承受之“重”?

■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有没有毒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大多数含重金属传统药物也都缺乏有毒或无毒的科学证据,无法轻易下结论。■近年来,随着中药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含汞、砷的传统药物在国外市场已遭遇了多起重金属含量超标事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舆论浪潮,几乎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尴尬地步。■国内中医药领域的专家曾多次解释,国际上药物安全机构以化学药标准看待和检测中药,以食品的标准评价中药,是对中国

中药“留美”:坚守十七载,欲闯FDA认证

中药“留美”已非单纯的市场行为,有时也不得不承载着为中医药正名的特殊政治使命。“花钱攒经验”想让拥有最严格药品审批制度的美国人接受并且把中药当药吃,需要多久?以下几个数据可供参考:——从扶正化瘀的美国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Hassanein教授尝试拼写药名开始,到最终读出汉语拼音“fuzhenghuayu”,花了9个小时。——从2006年12月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