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调查睡眠特征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2023-11-0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睡眠特征之间对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没有交互效应,但除长时间睡眠外,所有睡眠特征组合都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风险。这

睡眠是一种复杂而多面的生物现象,由多种特征组成。以往的观察性研究主要将单个睡眠特征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单独风险因素。失眠症状、睡眠时间长短和晚睡晚起时型已被确定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个体风险因素。然而,很少有研究调查了睡眠特征对AMI风险的共同影响。以往的研究均未使用可减少混杂因素、反向因果关系和测量误差的因子孟德尔随机法(MR)。因此,谨慎的做法是使用稳健的方法研究联合效应,以提出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的睡眠目标干预措施。

来自挪威的学者使用因子MR研究了两种睡眠特征(包括失眠症状、睡眠时间或时间型)的组合对AMI风险的因果关系。每种睡眠特质的遗传风险评分均按英国生物库(UKBB)和特伦德拉格健康研究第二次调查(HUNT2)的中位数进行二分。采用 2×2 因式磁共振设计,对构成 4 组的两种睡眠特征组合进行分析,以估计每组的急性心肌梗死风险。

结果显示,在 UKBB 中,失眠症状和睡眠时间短的遗传风险都很高的参与者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最高(危险比 (HR)= 1.10; 95% 置信区间 (CI) 1.03, 1.18),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导致的相对超额风险 (RERI) =0.03; 95% CI -0.07, 0.12)。这些估计值在 HUNT2(HR =1.02;95% CI 0.93,1.13)中不太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工具较弱和/或样本量较小造成的。在 UKBB 中,同时具有早睡早起型和失眠症状(HR =1.09;95% CI 1.03,1.17)以及早睡早起型和睡眠时间短(HR= 1.11;95% CI 1.04,1.19)的高遗传风险参与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最高,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存在交互作用(RERI 分别为= 0.03;95% CI -0.06,0.12;和 RERI= 0.05;95% CI -0.05,0.14)。HUNT2 没有提供时间类型。

综上,本研究表明,睡眠特征之间对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没有交互效应,但除长时间睡眠外,所有睡眠特征组合都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风险。这表明睡眠特征对 AMI 的主要影响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原始出处:

Arora, N., Bhatta, L., Skarpsno, E.S.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causal interplay between sleep traits and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BMC Med 21, 385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3-03078-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67060, encodeId=2a1e216e060c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9bc10e387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睡眠特征#</a>与<a href='/topic/show?id=da4852284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心肌梗死#</a>风险之间,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284, encryptionId=da48522840a, topicName=急性心肌梗死), TopicDto(id=107387, encryptionId=c9bc10e387e8, topicName=睡眠特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v1.0.0/img/user_icon.png, createdBy=1ff65466529, createdName=litao2022, createdTime=Mon Nov 06 18:32:17 CST 2023, time=2023-1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3-11-06 litao2022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Lancet Psychiatry:睡眠干预可改善青少年睡眠并减轻精神症状

睡眠认知行为治疗是针对青少年精神病高危人群的可行且有效的干预方式。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睡眠质量差、失眠和感染前的睡眠时间短,可以预测新冠肺炎后的长期症状

这项研究表明,感染前睡眠质量/数量和失眠严重程度与新冠肺炎后症状的表现存在前瞻性剂量依赖性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预防性促进睡眠健康是否可以缓解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并产生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影响。

1.5万中国人研究,这样睡觉的人,患癌风险增加69%

该研究显示,睡眠时间短增加癌症风险,与全天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总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的人,患癌症风险升高69%。此外,与夜间睡眠6-8小时的人相比,夜间睡眠小于6小时的人,患癌症风险升高41%。

Pediatrics:提前就寝及其对青少年睡眠时间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青少年是否能够通过提前就寝时间来增加睡眠时间,以及这种能力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起床别太猛!研究发现,赖床一会,或改善大脑功能

该研究显示,与突然醒来相比,闹钟响后小眯30分钟,或改善认知表现,减少疲倦感,皮质醇水平较高,情绪状态更加积极。

睡得好,真延寿!规律的睡眠,减缓生物年龄衰老,延长寿命

该研究显示,保持稳定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缓生物衰老过程。与睡眠习惯稳定的人相比,入睡时间偏差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异大的参与者生物年龄老9个月。

拓展阅读

JAMA Netw Open:睡不好真伤心!中国1.5万人队列研究,高质量的睡眠能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更好的睡眠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保持健康的睡眠模式能改善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天天熬夜,免疫崩溃”实锤!良好睡眠能增强免疫系统

与保持清醒状态相比,睡眠促进了“归巢”趋化因子CCL19的定向迁移,这对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启动和维持至关重要,而生长激素和催乳素则是这种睡眠效应的主要激素介质。

BMC Pediatr:运动对1型糖尿病儿童睡眠习惯的影响

经过8周的运动训练,实验组的睡眠习惯有所改善。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是糖尿病儿童控制血糖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用了镇痛药会改善睡眠,还是会干扰睡眠?

以下我们简要概述一下常见的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三环和SNRI类抗抑郁药物以及加巴喷丁类药物是如何影响睡眠。

Nature Neuroscience:小胶质细胞通过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传递调控睡眠

这些发现表明,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与去甲肾上腺素传播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睡眠。

不睡觉大脑“雪崩”!睡一觉大脑恢复最佳状态!Nature子刊:“需要睡觉”的根本原因找到了!

Nature Neuroscience:大脑需要定期重置其操作系统以达到“临界状态(Criticality)”,在这个状态下思维和处理过程会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