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便血十年,肠道竟长满“蓝葡萄”!35岁女子贫血险输血,元凶是基因突变!

2025-04-07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35 岁林女士因 TEK 基因突变确诊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该病是罕见血管发育异常症候群,以皮肤和消化道静脉畸形为特征。其诊断依赖临床表现,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有内镜、药物等多种手段。

35岁的林女士(化名)从青春期开始就饱受“诡异出血”困扰——皮肤上零星散布着蓝紫色“橡皮痣”,按压可缩小,松手又复原;更折磨的是反复便血,血色暗红如“陈年铁锈”,长期贫血让她面色苍白如纸,连爬楼梯都喘不上气。十年间,她被误诊为“痔疮”“溃疡性结肠炎”,直到肠镜探入时医生惊呆:肠道内壁布满蓝黑色血管瘤,像一串串“葡萄”悬挂在黏膜上,轻微触碰便渗血不止。基因检测发现TEK基因突变,确诊为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一种基因缺陷导致血管“疯狂发芽”的罕见病!

什么是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皮肤科称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该病是一种罕见的几乎累及全身的血管发育异常症候群,以皮肤和消化道多发的不规则静脉畸形为主要特征,其他部位如肌肉、脊柱、中枢神经系统、眼、腮腺、脊柱、肾、肺也会受累,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

1. 皮肤表现

皮肤血管瘤是BRBNS最常见表现,常见于上肢和躯干,形态多样,典型为“橡皮样结节”,部分呈蓝黑色或蓝色斑疹,大多在婴幼儿期出现。多数无症状,常因其他系统症状就诊时被发现。研究显示,78%~94.8%患者有皮肤病变。

图片

2. 消化道表现

胃肠道为常见累及部位,可从口腔至肛门均受影响,尤以小肠多见。约77.2%患者有胃肠道血管瘤,其中69.2%因出血就诊,11.4%并发肠梗阻或肠套叠。临床上应警惕小肠病变,胃肠镜检查阴性者应考虑胶囊或小肠镜进一步评估。

3. 其他部位

除皮肤和胃肠道外,还可累及肌肉、脊柱、中枢神经系统、眼、腮腺、肾、肺等。大多无症状,部分因压迫或出血引起不适,如疼痛等。

4. 伴发症状

因消化道慢性出血,可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食欲差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肩背痛、吞咽困难、慢性咳嗽等非典型症状,甚至伴生长迟缓和青春期延迟,最重者血红蛋白低至21 g/L。

诊断

BRBNS的诊断主要依赖皮肤和/或胃肠道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以及组织学上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特征。内镜医师的经验对提高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大多数患者皮肤病变出现较早,但确诊往往延迟数年。胃肠道血管瘤常因显性或隐性出血引发黑便、腹痛等症状而就诊,部分可并发肠套叠。病变常早已存在,但症状反复、迁延,容易漏诊。

CT、MRI、超声、PET/CT及内镜可辅助发现内脏病变,但并非常规检查手段,因此确诊往往较晚。多项病例总结显示,皮肤病变通常早于胃肠道病变出现。

因此,对于全身多处血管瘤的患者,建议尽早进行系统评估,特别是消化内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内脏受累,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治疗

目前BRBNS尚无统一治疗方案,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为主,具体措施取决于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大多数皮肤病变无症状,通常不需治疗;胃肠道和其他内脏病变则需积极干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内镜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方法。

1. 内镜治疗

主要用于控制胃肠道血管瘤出血,是关键的治疗手段。常用技术包括硬化剂注射、电凝术、套扎术、内镜黏膜剥离术等,创伤小、疗效确切。由于病灶常多发、复发,需多次治疗。多项个案研究表明,内镜治疗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出血和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治疗

传统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普萘洛尔、沙利度胺疗效有限。近年来,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在控制血管瘤生长及出血方面展现良好前景。文献报道其可显著缩小血管瘤、减少出血、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有望成为潜在治疗选择。

3. 其他治疗

外科手术适用于内镜治疗效果不佳或病灶广泛者,可行病变肠段切除。部分皮肤病变如影响美观或功能者可考虑激光治疗,如980 nm激光表现出良好疗效。

此外,患者常因反复出血出现严重贫血,需对症支持,包括补铁、输血等措施。

参考资料:

1.隆琦,马鸣,陈洁.小儿蓝色橡皮疱痣样综合征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152–153.

2.王艳芝,杨云生,蔡逢春,等.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2012,32:723–726.

3.Deshpande GA , Samarasam I , George SV ,et al. 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a rare cause of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bleed in adults[J]. Singapore Med J, 2014,55(11):e175-176. DOI: 10.11622/smedj.2014164 .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9421, encodeId=2a352259421c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d2883e4f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a> <a href='/topic/show?id=66811258159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EK#</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815, encryptionId=66811258159c, topicName=TEK), TopicDto(id=88374, encryptionId=31d2883e4fb, topicName=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07 10:29:47 CST 2025, time=2025-04-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华西医院案例报道

这是华西医院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案例。患者女,15岁,反复苍白、疲劳、呕血。查体:患者下肢、背部、臀部均有大小不同的深蓝色结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深蓝色、柔软、质韧、易压缩的病变自打婴儿时期就存在,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病变的数目、大小在增加,而患者本人没有任何不适。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40 g/L,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骨穿提示缺铁。CT没有异常发现。内镜:胃、空肠、回肠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