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P医学循证 | 中国人群脑微出血患病率的Meta分析

2024-06-06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发表于上海

系统评价我国CMBs发生的现况,为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进程及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摘要

背景

脑微出血(CMBs)是严重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同时,CMBs也是卒中复发及诱发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CMBs的患病现状对于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进程及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CMBs发生的现况,为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进程及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有关我国CMBs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2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并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39项研究,25877例研究对象。

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MBs的总体患病率为25.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51~60、61~70、71~80岁CMBs患病率分别为27.0%、23.0%、27.0%;男、女性CMBs患病率分别为14.0%、10.0%;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CMBs患病率分别为21.0%、26.0%、21.0%、21.0%、24.0%、46.0%;有、无高血压病史CMBs患病率分别为19.0%、8.0%;有、无吸烟史CMBs患病率分别为9.0%、16.0%。

结论  

我国CMBs总体患病率较高,不同年龄分段、地域及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高龄、男性、西北地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该结论亟待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CMBs是一种亚临床性脑实质改变,源于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脑组织中慢性血液产物的小病灶,因出血量较少,在临床上通常不伴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易被忽视。有研究报道,CMBs发病率呈现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增长趋势。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CMBs治疗手段,这对我国健康老龄化来说是一个亟待关注的挑战。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国人CMBs患病率进行系统评价,以明确CMBs在我国的流行状况,为我国CMBs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汇总分析了39项横断面研究。其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AHRQ评分为7~10分,其中高质量研究37项,中等质量研究2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得以保证。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MBs总体患病率为25.0%,略低于CORICA等的Meta分析结果28.3%,其原因可能与纳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地域环境、样本量和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有关。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病史、有无吸烟史、性别、地域是CMBs发病率的影响因素

(1)从年龄分段来看,CMBs发病率会随着60岁以上人群的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

(2)从患病史来看,有高血压病史人群的CMBs患病率远高于无高血压病史人群。其原因可能是:①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随年龄增长及高血压的长期影响而逐渐衰退。颅内众多深穿支动脉对血压波动更为敏感,加之高龄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分泌减少、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介导通路受抑制,进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诱发CMBs;②高血压可引发小动脉玻璃样变性,使血管平滑肌遭受纤维组织或坏死组织的替代。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小动脉会出现萎缩,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脑小动脉更容易发生破裂,进而导致CMBs的发生。

(3)从有无吸烟史来看,有吸烟史人群的CMBs患病率比无吸烟史人群低。但相关研究认为吸烟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是吸烟会对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危害,而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血管痉挛。此外,吸烟会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诱发CMBs。本研究的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其原因可能与纳入研究的数量、质量和对吸烟的定义以及样本量等因素有关。

(4)从性别分组来看,男性CMBs患病率高于女性,原因可能是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而高血压对CMBs发病机制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性别差异对CMBs的患病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5)从地理区域来看,西北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地区医疗政策和发展情况、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密切相关。因此,建议相关区域的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要重视该地人群CMBs的筛查及预防,这对我国卒中防治工作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局限性

(1)纳入的研究均为横断面研究,受研究设计、样本来源及大小等因素影响;(2)各研究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虽在性别、年龄、地区等方面采取了亚组分析也未发现异质性来源;(3)部分亚组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其结果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4)个别分组在进行亚组分析时由于缺乏原始数据,其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倚。

本文来源

先丽红,李娟,薛超,等. 中国人群脑微出血患病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0): 2527-2533.

XIAN Lihong,LI Juan,XUE Chao, et al. Prevalence for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China: a Meta-analysis[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4, 27(20): 2527-253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8799, encodeId=fb8a2208e9901, content=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8/02/23/914ab8c212b86139546fc16eed98b36f.jpg, createdBy=90821711402, createdName=1dea4a7em68(暂无匿称), createdTime=Fri Jun 07 12:41:22 CST 2024, time=2024-06-07, status=1, ipAttribution=福建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8720, encodeId=c2cd2208e20c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ee284854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微出血#</a> <a href='/topic/show?id=7d6f52988e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患病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988, encryptionId=7d6f52988e1, topicName=患病率), TopicDto(id=84854, encryptionId=7ee28485472, topicName=脑微出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06 20:22:40 CST 2024, time=2024-06-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6-07 1dea4a7em68(暂无匿称) 来自福建省

    谢谢分享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8799, encodeId=fb8a2208e9901, content=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8/02/23/914ab8c212b86139546fc16eed98b36f.jpg, createdBy=90821711402, createdName=1dea4a7em68(暂无匿称), createdTime=Fri Jun 07 12:41:22 CST 2024, time=2024-06-07, status=1, ipAttribution=福建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8720, encodeId=c2cd2208e20c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ee284854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微出血#</a> <a href='/topic/show?id=7d6f52988e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患病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988, encryptionId=7d6f52988e1, topicName=患病率), TopicDto(id=84854, encryptionId=7ee28485472, topicName=脑微出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06 20:22:40 CST 2024, time=2024-06-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期间脑微出血情况

1/4接受TAVR的患者在手术前有CMBs,1/4的患者出现新的CMBs。程序性或抗血栓管理和获得性血管性血肿因子缺陷的持续存在与新的CMBs的发生有关。

Neurology:脑内多处出血和脑微出血患者的皮层表面铁沉积的机制含义

混合型ICH/cSS(+)的潜在微血管病变可能包括HTN-cSVD和CAA,而混合型ICH/cSS(-)可能是由HTN-cSVD驱动。

Neurology:CADMUS——基于MRI的自发性脑出血与脑小血管疾病相关的新型分类方法

CADMUS 是一种基于 MRI 的 SVD 相关 ICH 新型分类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Annals of Neurology:脑微出血对心房颤动卒中患者的影响

接受联合治疗的心房颤动和高微出血负担患者的颅内出血率往往高于缺血性卒中,可能造成净伤害

Annals of neurology:抗血栓治疗期间脑小血管疾病负担对出血风险的影响

CSVD 总分可预测颅内出血,也可能预测颅外出血。

Circulation: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后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

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会出现新的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意义

CMB正在成为脑小血管病的重要表现及诊断标志,可能引起急性神经功能障碍,并可能成为脑卒中发生或复发、抗栓治疗后出血转化、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预测因素。

Neurology:WAKE-UP STROKE试验:经rt-PA溶栓治疗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好,尚无证据证实脑微出血存在影响相关疗效

 在一项基于MRI的溶栓治疗唤醒卒中(WAKE-UP)的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中,所有患者经预处理MRI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未发现rt-PA酶治疗≥1 CMBs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降低的证据。

stroke:大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相关炎症的临床、神经影像和遗传标志物

T2/FLAIR-脑白质高信号和脑叶微出血是迄今为止最普遍的神经影像学发现。

Neurology:脑微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及其与神经变性定量标志物的关系

近日,有研究人员试图阐明CMBS如何与大脑的形态变化(幕上脑体积、灰质和白质体积以及皮质厚度)相关,同时解释小血管疾病的其他标志。研究表明 CMB/CAA 对神经退行性变的贡献可能与组织损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