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Adv.Sci.:新型水凝胶,突破宫内粘连治疗瓶颈!

2024-10-29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开发新型基因治疗策略,用工程化 EVs 和生物粘附性水凝胶治疗宫内粘连,可抑制炎症、促进内膜再生,为临床提供新策略。

在医疗健康领域,有一种疾病,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女性生育健康,它就是宫内粘连(IUA)。这种疾病可能导致不孕、习惯性流产,甚至痛经,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传统的治疗手段似乎总是差强人意,要么效果不佳,要么容易复发。但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项研究,可能会为这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一种治疗方法,它不仅能精准地针对疾病根源,还能在损伤部位持续发挥作用,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这篇同济大学孙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Wang Shuo 和澳门科技大学Liu Yonghang合作 以“Gene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Cascade in IntrauterineInjury with 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Hybrid SnailMucus-enhanced Adhesive Hydrogel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的研究,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策略,利用工程化的细胞外囊泡(EVs)和生物粘附性水凝胶,直接针对IUA的罪魁祸首——M1型巨噬细胞。这种创新疗法的关键在于,它不仅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还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恢复其功能。这就好比是在受损的子宫内膜上铺上一层保护膜,这层膜不仅能牢牢粘附在损伤部位,还能持续释放治疗剂,从而有效地预防粘连的形成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疗法的生物粘附性水凝胶,其灵感竟然来源于蜗牛的粘液。这种水凝胶的粘附能力,使得治疗剂能够长时间停留在损伤部位,为子宫内膜的修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图片

主要内容

图片

图1 治疗IUA的基因治疗策略

研究者们利用工程化的EVs和蜗牛粘液启发的生物粘附性水凝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siRNA@FA-EVs/GS水凝胶。这种水凝胶通过靶向递送STAT1 siRNA至M1型巨噬细胞,抑制其极化,减少炎症反应,从而预防IUA的形成。同时,水凝胶的生物粘附性使其能在子宫损伤部位形成保护层,持续释放治疗剂,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恢复生育功能。

图片

图2 EVs及其与siRNA@FA-EVs的制备和特性

通过TEM图像证明EVs具有典型的双层膜结构。动态光散射数据显示了EVs、FA-EVs和siRNA@FA-EVs的粒径和表面电荷,而wb确认了EVs的特异性标记物。另外,还通过荧光显微镜图像和流式细胞术结果,直观地展示了siRNA@FA-EVs被M1型巨噬细胞高效摄取的过程,凸显了其精准靶向能力。这些数据共同证明了siRNA@FA-EVs/GS水凝胶在治疗宫内粘连中的潜力,尤其是在抑制M1型巨噬细胞激活和减轻炎症反应方面。

图片

图3 siRNA@FA-EVs/GS水凝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及促炎因子释放的影响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直观地呈现了不同处理组中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86的表达情况,以及相应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这些结果表明,siRNA@FA-EVs/GS水凝胶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减少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

图片

图4 STAT1磷酸化在宫内炎症中的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STAT1信号通路在巨噬细胞M1极化中扮演关键角色,其磷酸化促进了M1极化和促炎因子的释放,这在IUA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作者观察到siRNA@FA-EVs/GS水凝胶能显著抑制STAT1的磷酸化,减弱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与仅含GS的水凝胶相比,siRNA@FA-EVs/GS进一步减少了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产生。

图片

图5 siRNA@FA-EVs/GS水凝胶对IUA治疗中肌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经过LPS处理的巨噬细胞上清液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增加α-SMA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mRNA表达水平。而siRNA@FA-EVs/GS水凝胶处理的组别则显示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减少了ESCs的转化和α-SMA的表达。特别是siRNA@FA-EVs/GS组,它将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降低到了13.74±3.04%,这是所有组别中最低的。此外,siRNA@FA-EVs/GS还抑制了由炎症引起的Col III和FN1的mRNA表达和分泌。这些结果表明,通过靶向STAT1信号通路,siRNA@FA-EVs/GS水凝胶能够有效地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和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ESCs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减缓粘连组织的形成。

图片

图6 siRNA@FA-EVs/GS水凝胶对IUA治疗后生殖功能恢复的影响

通过将ESCs与经处理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共培养,研究发现siRNA@FA-EVs/GS水凝胶能显著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减少α-SMA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同时降低炎症诱导的Col III和FN1的mRNA表达和分泌。这些结果表明,siRNA@FA-EVs/GS水凝胶通过靶向STAT1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了巨噬细胞M1极化和促炎因子的释放,减轻了ESCs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减缓了粘连组织的形成。此外,该水凝胶还显示出促进子宫内膜再生和改善生殖功能的潜力,为IUA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图片

图7 IUA治疗机制的深入分析

IUA的发展与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激活和沉积密切相关,而巨噬细胞M1极化及其释放的促炎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siRNA@FA-EVs/GS水凝胶能够有效抑制STAT1的磷酸化,进而减少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和促炎因子的释放。

全文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siRNA@FA-EVs/GS水凝胶,用于治疗宫内粘连(IUA)。该水凝胶通过靶向M1型巨噬细胞,抑制STAT1磷酸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IUA形成的风险。研究显示,这种水凝胶能够显著减少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抑制胶原蛋白沉积,并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提高了生育率和胎儿数量,为IUA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076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3908, encodeId=3f102233908a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67041e805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9fe0120e591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宫内粘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1780, encryptionId=567041e8055, topicName=基因治疗), TopicDto(id=120759, encryptionId=9fe0120e5918, topicName=宫内粘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Oct 29 13:19:07 CST 2024, time=2024-10-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将按“先进治疗药品”由NMPA统一管理

国家药监局评审中心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上最新发文,探索我国先进治疗药品的范围和分类。细胞产品有望划入先进治疗药品行列!原题为《我国先进治疗药品的范围及分类研究和建议》

多基因或复杂疾病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核酸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涵盖了基因补充、基因替换、基因沉默以及基因编辑等方面的技术。相较于传统药物,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病因治疗的新途径,旨在不仅缓解症状,还能实现治疗基因的持久表达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罕见病的基因治疗

文章提出了一个关于这些基因疗法的潜在商业模式,并强调了基因疗法在治疗罕见病方面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柳叶刀》:基因治疗将患者视力提高了100倍!1个月起效,至少维持12个月!

研究表明基因疗法可将GUCY2D基因突变 Leber先天性黑矇(LCA)患者视力提高100倍,部分患者在接受最高治疗剂量后,视力甚至提高了10000倍。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娄春波/清华大学吴琼团队《自然·通讯》:哺乳动物活细胞内可编程重构RNA调控网络的人工基因线路

中科院与清华合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成果,构建 RNA-IN/RNA-OUT 基因线路,可感应 RNA 变化,具应用潜力。

WCLC 2024 | 对话Arushi Saini博士:STK11/KEAP1共突变NSCLC患者基因治疗新视角

梅斯医学邀请到了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Arushi Saini分享她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EURETINA 2024 | 专访Zobor Ditta教授:基因治疗开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治疗新方向

梅斯医学紧跟学术前沿,特邀Zobor Ditta教授对这一重磅研究成果进行解读以及研究结果对疾病治疗策略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张雷课题组AHM:DNA四面体递送miR-21-5p协同调控成骨/成血管生成促进衰老骨缺损修复

研究构建TDN-miR-21-5p基因递送纳米复合物,促进衰老细胞成骨和成血管,能修复衰老大鼠颅骨缺损,为衰老骨修复提供新策略。

终结11年“无声世界”!复旦团队领衔研究新突破,迎接耳聋基因治疗新时代

此研究结果为遗传性耳聋的双耳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目前,该研究仍在进行中,将随访观察明确基因疗法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球基因治疗的临床概况

本文介绍基因治疗发展历程,包括不同阶段及临床概况、地区分布等。过去十年获批产品增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