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蓝皮书重磅发布!近七成医生认为提高治疗方案效果是迫切之需

2024-07-28 ichone 网络 发表于上海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现状及患者生存质量2023蓝皮书》为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认知水平提高、规范化诊疗路径建设带来真实世界的全新视角,引领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2024年7月26日至7月28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在哈尔滨举行。会议期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牵头组织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现状及患者生存质量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重磅发布。蓝皮书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医患调研,探索真实世界患者的疾病负担、未尽之需、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中疾病的临床诊疗模式及影响,为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认知水平提高、规范化诊疗路径建设带来真实世界的全新视角,引领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点六,常表现为骨骼损害、贫血、高钙血症、肾脏损害等,多发于老年人。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终将面临复发困境。临床上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患者无进展生存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越短。在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患者亟需更多创新、优质的药物和解决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临床首席专家王建祥教授表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多发性骨髓瘤成为愈发重要的老龄化健康议题。由于患者面临复发困境,在现有疗法上仍存在身心健康、生命质量的诸多挑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患者真实的治疗现状和临床诊疗模式的系统调研,了解患者和医生端诊疗未被满足的需求,进一步驱动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设,也为未来更多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的应用提供依据。以多发性骨髓瘤为切入口,响应健康老龄化战略举措,也为‘健康中国’2030‌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的目标提供助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面临沉重负担,医患双方期待更多创新疗法加速引入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仍有不少患者存在漏诊、误诊的情况。蓝皮书显示,仅5%的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即前往血液科,仅有58%的患者首次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进入治疗阶段的患者,他们也面临身心健康与生存质量挑战。在调研的4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EQ-5D-5L(欧洲五维五级生活质量量表)效用值仅为0.85,远低于中国健康人群效用值(0.96)。43%的患者行动能力受到限制,33%的患者自我照顾有困难,41%的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72%的患者曾感到疼痛或不舒服,65%的患者曾感到焦虑或沮丧。

患者心理精神健康受疾病影响同样巨大,一半以上(53%)的患者曾感到沮丧、焦虑或绝望,约六成(59%)的患者被紧张焦虑的感觉所困扰过。同时,疾病也给照护者和整个家庭带来负担,近一半患者(48%)的照护者会因照顾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缺勤。其中57%的照护者因照顾患者疾病的缺勤天数达20天以上。

蓝皮书调研还显示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法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需求,患者治疗的整体满意度评分仅为61.7。“期待有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案或特效药的出现”在患者未被满足需求与期待中位列前二。其中45%的患者表示药物可及性低,方便程度低,呼吁未来应加速药物研发和创新疗法加速进医保,提高药品可及性。同时,69%的医生也认为提高治疗方案的效果是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位列第一。在患者治疗偏好中,延长生命(86%)、阻止疾病进展(80%)、减少疾病症状(61%)被视为治疗方案最重要的三大方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主任医师邱录贵教授指出:“调研中患者治疗的满意度整体低于医生端,说明医生与患者存在认知差异,患者对治疗结果与生活质量有着更高期待。多发性骨髓瘤因其极易复发、越复发越难治的特性,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创新疗法。因此创新疗法加速引入与可及势在必行,需要让更多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药可用,有创新药可用,实现少复发、长生存。”

把握前期治疗黄金窗口,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蓝皮书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治疗考量,患者年龄、合并症、前期治疗方案等是医生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的重要决策因素。但核心目标都是帮助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

多发性骨髓瘤是早期治疗成本效益较高的癌症,在临床中初诊和首次复发的“黄金窗口期”尤为关键。对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目前RVd(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已经成为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初治治疗方案。蓝皮书显示,医生平均会给74%的患者采用RVd三联疗法作为一线诱导方案,另外85%的医生表示给需要巩固治疗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案也与诱导治疗一致。

在6月刚落幕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多发性骨髓瘤一线疗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公布的IMROZ 3期临床数据中,与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RVd)的标准治疗并以Rd进行维持治疗相比,新一代CD38单抗Isatuximab与RVd的联合使用,并以Isatuximab-Rd维持治疗对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可显著降低40%的复发或死亡风险。同时使用Isatuximab-RVd治疗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74.7%)达到了完全缓解(CR),超过一半(55.5%)达到了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的完全缓解。

邱录贵教授表示:“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对抗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竞速战’,如果能在早期甚至是一线治疗的时候就达成深度缓解以及较长的PFS,就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延长生命、阻止疾病进展的期待。ASCO年会上Isatuximab与RVd的联合使用结果为一线治疗带来了新的信心,有望在RVd基础上重新定义标准治疗。随着更多创新疗法引入中国,有望让更多中国患者向‘功能性治愈’迈进,真正实现癌症的慢病化管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7245, encodeId=3be8221e2454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d8543116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发性骨髓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116, encryptionId=dd85431162e, topicName=多发性骨髓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28 17:09:27 CST 2024, time=2024-07-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7-2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DS分期系统

多发性骨髓瘤DS分期系统

【Nature子刊】新型免疫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及克服策略

对于开发下一代CAR-T细胞和BTE疗法,以及优化治疗排序和计划联合治疗来说,研究驱动肿瘤反应性和/或对新型免疫治疗产生耐药性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至关重要。

【AJH】多发性骨髓瘤伴CNS受累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纳入 4352 例 MM 患者,1.2%发生 CNS-MM,分析其特征、预后因素及生存期,指出髓外病变影响大,2016 年后治疗有积极影响。

Blood Cancer J: Dara-KRd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无需移植,深度缓解且持久

该研究旨在评估24个周期的Dara-KRd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Dara-KRd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疗效,即使在没有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情况下也能诱导和维持深度和持久的缓解。

Blood Cancer J | 多发性骨髓瘤中不同剂量来那度胺耐药性的影响:一项回顾性研究

该研究旨在评估对标准剂量来那度胺耐药和低剂量来那度胺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的预后,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耐药时来那度胺的剂量如何,对来那度胺耐药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的预后都较差。

多发性骨髓瘤 mSMART3.0危险分层系统

多发性骨髓瘤 mSMART3.0危险分层系统,点击立即查看别错过。

【AJH】多发性骨髓瘤中t(14;16)的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预后影响

概述了t(14;16)的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预后影响,并讨论了针对这一罕见但高危群体的未来临床和治疗策略,旨在优化患者预后。

Nature Medicine:利用血浆蛋白质组学提升疾病早期诊断:从多发性骨髓瘤到肺纤维化的精准预测

研究发现,包含仅5到20种蛋白质的模型在67种病理多样性疾病中,其预测性能优于仅使用基础临床信息的模型。

免疫调节剂治疗的MM模型血栓形成预防:Xa因子抑制剂华法林

学者使用TriNetX数据库进行了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队列研究,旨在比较Xa因子抑制剂和华法林在该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易庆团队《自然·通讯》:发现LILRB1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新靶点

该团队发现在MM细胞中,膜蛋白LILRB1通过协助MM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通路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代谢物角鲨烯的含量,从而保护MM细胞不发生铁死亡,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的恶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