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LD2024速递】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间歇治疗相比连续治疗的安全性更好
昨天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陕西省
一项PegIFNα-2b间歇治疗与连续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间歇治疗患者其tcp、nt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治疗患者。
编者按
第75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 2024)于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5日至18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肝霖君与您分享相关重要内容。
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已被证实可诱导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然而,持续的PegIFNα治疗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如血小板减少(tcp)、中性粒细胞减少(ntp)等的发生,部分可能导致停药,从而错失实现临床治愈的机会。探寻安全性更好的治疗策略十分必要。
在本次AASLD2024大会摘要中,北京大学周田彦教授和简伟哲博士团队发表了一项PegIFNα-2b间歇治疗与连续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间歇治疗患者其tcp、nt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治疗患者。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暴露-效应(E-R)分析来比较不同PegIFNα-2b疗法的安全性。E-R分析的数据来自3项临床研究。试验1(NCT01143662)和试验2(NCT01760122)为II/III期研究,初治慢乙肝患者接受连续PegIFNα-2b治疗;试验3(NCT04846491)为一项III期研究,慢乙肝患者接受间歇性PegIFNα-2b治疗,其中PegIFNα-2b连续治疗8周,停药4周,以1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反复进行。采用逻辑回归进行E-R建模,以PegIFNα-2b的剂量为暴露指标,以PegIFNα-2b最常见的不良事件tcp和ntp为安全性指标。使用协变量模型来检测给药方案对安全性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163例受试者(试验1 = 154;试验2 = 570;试验3 = 472)。连续治疗组和间歇治疗组的基线人口统计学、血常规相似。
间歇组≥ I级、≥ III级ntp和tcp的发生率均未高于连续组。除≥III级tcp(P = 0.07682)外,≥ I级ntp(P < 2 × 10-16)、≥ III级ntp(P = 5.46 × 10-8)和≥ I级tcp(P = 3.74 × 10-15)的E-R关系显著。在上述所有E-R关系中,间歇/连续方案被确定为显著的协变量(P 分别为0.00789、1.61 × 10-6、0.00134和0.00542),表明间歇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连续组。
PegIFNα-2b剂量与不良事件的E-R关系
(A) ≥I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计数≤ 2.0 × 109/L);
(B) ≥III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计数≤ 1.0 × 109/L);
(C) ≥I级血小板减少(计数≤ 100 × 109/L);
(D) ≥III级血小板减少(计数≤ 50 × 109/L)
研究结论
在同样的48周治疗期间,慢乙肝患者接受PegIFNα-2b间歇治疗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概率低于PegIFNα-2b连续治疗。
肝霖君有话说:
PegIFNα间歇治疗是慢乙肝治疗的一种个体化策略,一方面有利于恢复PegIFNα长期刺激所引起的机体敏感性降低和CD8+T细胞耗竭,提升慢乙肝患者特别是初始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治愈机会;另一方面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耐受和依从性,从而把握住追求临床治愈的机会。
间歇治疗策略已在临床实践且行之有效。对于HBsAg高水平或初治应答不佳或长期治疗不耐受的患者均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未来必将使更多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Jian WZ, Yin YL, Xue JS,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 Incidence Rates between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Regimen of Peginterferon alpha-2b Based on Exposure-Response Analysis. AASLD2024, Abstract (26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PegIFNα)治疗已被证实可诱导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
5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AASLD20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