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BVS 点击跳转

TCT 2015最新揭晓临床试验:三项来自中国

TCT 2015最新揭晓临床试验:三项来自中国

2015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会议(TCT)将于10月11日-15日在旧金山召开,作为全球心血管介入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每年TCT最新揭晓临床试验(LBCT)专场都有“重磅”研究发布。今年全世界有超过100项研究申请LBCT,经过初筛51项入选专家“盲法”评审过程,最终有12项前瞻性、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选,将在主会场发布。令人兴奋的是,在这12项试验中将有3项来自中国,分别为阜外医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TCT2015,临床研究,药物支架 - 2015-08-26

【盘点】近期冠状动脉疾病亮点研究一览

【盘点】近期冠状动脉疾病亮点研究一览

这款由雅培(Abbott)开发的支架名为Absorb GT1 BVS(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系统),可释放药物依维莫司(everolimus) 来限制疤痕组织的生长,并且可在大约3年的时间内被人体完全吸收。

MedSci原创 - 冠状动脉 - 2016-09-03

自主知识产权十年磨一剑,葛均波团队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自主知识产权十年磨一剑,葛均波团队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研制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于3月5日通过国家

澎湃新闻 - 葛均波,生物可吸收,自主知识 - 2020-03-09

专家解读:2018年介入心脏病学九大试验

专家解读:2018年介入心脏病学九大试验

2018年8月和9月分别举行了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8)和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会议(TCT 2018),会上公布了许多与心血管造影和临床干预有关的重要试验结果。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特邀一些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回顾并评论了这些试验,以下是专家撰写的摘要汇编。

医心 - 介入心脏病学,PCI - 2018-12-24

心脏支架的历史

心脏支架的历史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简称PCI),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放支架”。由于冠状动脉的直径仅有2~4毫米,介入治疗用的导管也仅有2毫米左右,它常被医生比喻为“在针尖上跳舞”。虽然PCI的发展历史不过30多年,却始终充满了崎岖、坎坷,甚至冷遇和嘲讽,医学先贤们靠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才得以发展至今。

MedSci原创 - 心脏支架,介入治疗,PCI - 2015-12-18

【盘点】1月冠状动脉重量级研究汇总

【盘点】1月冠状动脉重量级研究汇总

不知不觉1月份已过,关于冠状动脉领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可喜的成果。本文小编总结了“1月份冠状动脉重量级研究”,分享给大家。【1】JAHA:左心室肥厚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梗死面积增大有关!约有三分之一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发生左心室肥厚(LVH),这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然而,LVH与STEMI患者预后之间的因果关系仍为未知。近日,心血管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

MedSci原创 - 冠状动脉 - 2017-02-14

Clin Oral Investig:在不同牙科患者群体内消极的口腔健康信念是否与牙科畏惧症存在联系

Clin Oral Investig:在不同牙科患者群体内消极的口腔健康信念是否与牙科畏惧症存在联系

这篇系统性回顾和meta-analysis的目的是为了缜密评估在不同牙科患者群体内消极的口腔健康信念是否与牙科畏惧症存在一定的关联。

MedSci原创 - 牙科畏惧症,牙科健康信念,相关性 - 2019-01-10

Jpn Dent Sci Rev:超重与孕妇牙周炎的发生有关吗?

Jpn Dent Sci Rev:超重与孕妇牙周炎的发生有关吗?

怀孕期间会发生一些生理、免疫和荷尔蒙的变化,高荷尔蒙水平与牙周的结缔组织更替受损有关,这可能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加,从而导致需氧和厌氧细菌的增加,以及怀孕引起的牙周疾病的高发率。

MedSci原创 - 肥胖,妊娠,牙周病 - 2022-10-20

阜外医院侯剑峰等:阜外医院ECMO应用经验

阜外医院侯剑峰等:阜外医院ECMO应用经验

体外膜肺氧合(ECMO)越来越火。在心脏外科领域,可用于心脏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心脏移植后严重供体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终末期安装心室辅助装置(VAD)或心脏移植的过渡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后右心衰竭的预防等。阜外医院侯剑峰等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证据指出,ECMO在心脏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的治疗中,虽然围术期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对于老年人,但依旧是一种心脏恢复的过渡性治疗方案,有良好的远期效

中国循环杂志 - ECMO - 2020-01-12

【盘点】JACC5月第1期研究一览

【盘点】JACC5月第1期研究一览

1. 二尖瓣环钙化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的预后研究DOI: 10.1016/j.jacc.2018.02.054对于严重的二尖瓣环钙化(MAC)病人,外科的二尖瓣置换术的风险较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数例MAC患者成功接受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并建立了MAC患者的TMVR注册中心。本研究共纳入了106名接受有TMVR的MAC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 ± 12岁,女性占68%,平均

MedSci原创 - JACC,心血管 - 2018-05-02

EuroPCR2018丨陈韵岱&唐熠达:两项中国最新DEB RCT临床试验初放异彩!

EuroPCR2018丨陈韵岱&唐熠达:两项中国最新DEB RCT临床试验初放异彩!

2018年5月22~25日,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协会年会(EuroPCR 2018)于法国-巴黎盛大召开。众多中国心血管介入领域专家、学者远赴盛会,交流、探讨学术进展,我们注意到来自中国的RESTORE DEB CHINA系列研究,RESTORE ISR和RESTORE SVD均入选大会最新临床试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唐熠达教授代表研究学组汇报了研究的最新动态。

国际循环 - 药物涂层球囊,DEB,支架内再狭窄,ISR - 2018-05-26

CHC2018丨支架贴壁不良的腔内影像学评价

CHC2018丨支架贴壁不良的腔内影像学评价

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新型药物涂层支架等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但伴发的支架贴壁不良引起学者关注。CHC 2018大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培仁博士针对支架贴壁不良的影像学评价进行了详细介绍。

国际循环 - 支架,贴壁不良,影像学 - 2018-08-06

CIT 2018:新时代、新征程:从心脏介入治疗到心血管病整体防控

CIT 2018:新时代、新征程:从心脏介入治疗到心血管病整体防控

3月23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8)开幕式和全体大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球介入心脏病学意见领袖共聚一堂,由精彩示教演示、重磅研究解读、基于案例的临床热点议题讨论等组成的全体大会为大家奉上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CIT,心脏介入,心血管 - 2018-03-24

雅培推出世界首款可吸收血管支架

雅培(Abbott)将在欧洲、亚太部分地区及拉丁美洲推出世界首款药物洗脱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drug eluting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Absorb

网络 - 雅培,可吸收血管支架 - 2012-09-26

葛均波:2013年介入心脏病学研究进展

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研究为基础的指南成为我们开展临床实践的基石和依据。2013年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公布的几个重要临床研究结果,致力于改善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介入心脏病领域的认知,对我们的操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将2013年介入心脏病学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进展回顾如下。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时代:生物可降解支架和

MedSci原创 - 葛均波,介入心脏病 - 2014-05-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