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异常灌注的PEComa肝转移瘤

2023-10-19 大乘医学资讯 大乘医学资讯 发表于上海

今天分享一例看似肝异常灌注而实则是转移瘤的案例,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今天分享一例看似肝异常灌注而实则是转移瘤的案例,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这是一位PEComa患者,在做上腹部mri增强检查时,发现肝尾状叶(S1段)有一动脉期强化灶,直径约8mm,门脉期与平衡期肝实质强化较均匀。

图片

上图为动脉期S1有一较明显的强化灶,直径约8mm

图片

上图为门静脉期,病灶呈等信号

图片

上图为T1WI(左)和T2WI(右),显示病灶呈等信号。

从mri影像上的表现来看,病灶仅出现于动脉期,而在其它各个序列中均不可见,似乎比较符合异常灌注。

但仔细观察dwi序列,可以看到该强化的病灶dwi为稍高信号,似乎有些扩散受限。

图片

箭头所示呈稍高信号

DWI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是一个能够反映组织和病变内水分子弥散运动及受限程度的一个序列,是唯一一种可以在无创条件下检测活体内水分子弥散运动的方法,是恶性肿瘤的敏感指标。

肝脏灌注异常(hepetic perfusion disorders,HP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段、亚段及肝叶之间的血流灌注差异,即一种局部性或弥漫性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但尾状叶并不是肝异常灌注的好发部位,结合该患者存在原发PEComa的病史以及肝是PEComa最常转移的部位,dwi呈稍高信号,临床医生还是考虑为不典型的转移瘤

以下是DSA影像,动脉期肝左、右动脉及其分支显影,实质期肝内未见明确异常肿瘤染色。

图片

上图为DSA影像,可见肝内无异常的肿瘤染色灶显示。

图片

TACE治疗后,可以看到尾状叶的病灶碘油沉积良好,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该病灶为一富血供的转移灶。

图片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属于较为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组成。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EComa定义为“由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上独特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间叶性肿瘤。

稍显不足的是该病例没有行普美显增强,没有进一步验证病灶是否具有正常肝细胞的特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Radiol:对于肝转移瘤,我们能发现更多!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检测结直肠癌、胰腺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方面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鉴别恶性肿瘤肝转移、确定手术可行和术式选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Radiology:肝转移瘤90Y放射性栓塞治疗后评估用PET/CT好还是MRI好?

本研究旨在验证钇90(90Y)治疗后4-6周扩散加权肝脏磁共振(MR)图像与PET/CT或影响生存期的肿瘤指标间的关系,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每日一例分享:肝转移瘤

肝转移瘤,CT增强扫描:结直肠癌患者肝左右叶可见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影,部分边缘模糊。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深度学习的双能量CT图像重建对肝转移瘤的评估

最近的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迭代重建算法相比,深度学习模型(DLM)重建算法可以通过抑制图像噪声和保留结构细节来提高图像质量。

European Radiology:肝转移病灶的大小对基于CT的放射组学特征的影响

图像生物标记物标准化倡议(IBSI)为放射组学工作流程和放射组学特征的定义提出了基于共识的策略,可提高高通量成像分析的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