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86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Microbial 点击跳转

Kidney Inter:慢性肾病或可改变机体肠道菌群

Kidney Inter:慢性肾病或可改变机体肠道菌群

2012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揭示了,慢性肾病可以改变机体肠道细菌菌群的组成,而肠道中细菌的菌群对于机体抵御致病菌及维持微营养平衡至关重要。而在长期效应中,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导致尿毒症毒素、局部炎症及营养失衡的产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上。 研究者对肾衰竭病人和健康个体的粪便样品进行微生物DNA的

生物谷 - 研究 - 2013-05-06

BOA:揭秘饮食、肠道微生物组和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联

BOA:揭秘饮食、肠道微生物组和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联

最近对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据表明,特殊类型的肠道细菌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失衡会诱发机体患结直肠癌的话,那么基于饮食的治疗性干预措施或许就能够通过改善机体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来降低个体的患癌风险。近日,来自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BioResearch Open Access上发表的一篇题为“Role of the Microbiota in Color

生物谷 - 微生物,肠道,结直肠癌 - 2016-12-13

Science:肠道微生物通过性激素来影响自身免疫风险

Science:肠道微生物通过性激素来影响自身免疫风险

据研究人员报告,在小鼠中,各种各样的居住在肠道中的微生物可影响性激素的水平并转而出现I型糖尿病这一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发现可能会提供线索让人们了解为什么像多发性硬化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往往要比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人们公认,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都促成了一个人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但人们对可能起作用的特定环境影响并不十分了解。Janet Markle及其同事希望从会发生I型糖尿病

EurekAlert!中文 - 免疫 - 2013-01-23

J Nutri:研究揭示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J Nutri:研究揭示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研究揭示,人乳低聚糖(HMO)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供婴儿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食用,不仅仅如此,随着婴儿机体的成长,这些细菌的组成成分也会发生相应改变。(Credit: ? Roxana / Fotolia)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研究揭示,人乳低聚糖(HMO)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供婴儿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食用,不仅仅如此,随着婴儿机体的成长,这些细菌的组成成分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生物谷 - 研究 - 2012-05-19

肠道微生物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

肠道微生物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

上周我们对外泌体有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整理了今年新获得自助的外泌体有关的国自然基金和必看的综述(外泌体研究必看的经典综述),今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科研的热点:肠道微生物

小张聊科研 - 肠道微生物,研究,经典综述 - 2018-01-24

Sci Rep:在古人类样本中识别细菌“罪魁祸首”

Sci Rep:在古人类样本中识别细菌“罪魁祸首”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报告了对古人类样本进行筛查来寻找传染病的一个新方法。这项原理证明研究利用一个微生物检测阵列在两个古人类样本中正确识别出了以前被确认的细菌病原体的DNA。该方法也许为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廉价的古病理学工具。 研究传染病起源和人口健康问题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古人类遗留物一般含有高度降解的DNA,在其中能够感染的部分经常只是少数。这会

Nature中文网 - 细菌,免疫 - 2014-03-21

Nature:科学家深入剖析人类微生物组动力学特性

Nature:科学家深入剖析人类微生物组动力学特性

机体微生物组(microbiome)就好像指纹一样,每个人机体的微生物群落都是复杂且独特的,但塑造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不同微生物间的动力学特性及相互作用往往有一些共同之处,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来自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中大型宏基因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健康个体机体中肠道、口腔及皮肤微生物组的动力学特性。文章中,研究者在健康个体机体的肠

生物谷 - 微生物 - 2016-06-15

Nature: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菌群失调及结肠炎机制

Nature: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菌群失调及结肠炎机制

6月13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高饱和脂肪膳食导致人体菌群改变并诱发免疫性结肠炎研究的重要进展。由于某些新的对人类健康不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西方人群的复合微生物组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研究发现,高饱和脂肪膳食(而非多不饱和脂肪),可改变微生物聚集的条件,并促进原本低丰度的亚硫酸盐还原菌,沃氏嗜胆菌的增殖。这一过程伴随着促炎症的T辅助细胞1型(TH1)免疫反应,以及结肠

生物谷 - 免疫性结肠炎,结肠炎 - 2012-06-17

PLoS Biol:通过选择性作用进化出肠道有益微生物

PLoS Biol:通过选择性作用进化出肠道有益微生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动物,包括人类,都可以积极地选择肠道微生物来作为机体的“伙伴”,并且用机体分泌的营养物来供给肠道微生物。 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进化型的计算机模型,用以指示动物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模型可以揭示缓慢生长的有益细菌快速缺失的过程以及其需要通过宿主分泌的营养物所维持生命,不然特异的营养物质可以

生物谷 - 肠道微生物 - 2013-07-27

Cell Host Microbe:加拿大学者发现导致与年龄相关炎症的肠道细菌

Cell Host Microbe:加拿大学者发现导致与年龄相关炎症的肠道细菌

2017年4月12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著名病原微生物学期刊《Cell Host Microbe》杂志在线发表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Dawn Bowdish研究组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某些肠道细菌是与小鼠年龄相关炎症和早产的幕后黑手。年老小鼠肠道菌群失衡导致其肠道存在漏洞,并容易释放引发炎症和修复免疫功能的分子。炎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这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生物帮 - 肠道细菌,炎症,年龄 - 2017-04-17

Sci Transl Med:胃分流术或可改变肠道微生物

Sci Transl Med:胃分流术或可改变肠道微生物

刊登在国际杂志Sci Transl Med上的一篇在小鼠中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报道中指出,胃分流术会改变肠道的微生物构成,而这些变化可能是手术后病人体重快速下降的原因。探索胃分流术后造成体重丧失的基础机制可能会帮助研究人员找出替代该手术的非外科疗法。Alice Liou及其同事观察到在手术后人类及大鼠肠道中2组微生物丰度的改变,即像大肠杆菌这样的变形杆菌及疣微菌目的改变。这些细菌在正常人和啮齿动物中

EurekAlert! - 胃分流术,肠道微生物 - 2013-07-27

Nature:营养不良引发肠道炎症的分子机制

Nature:营养不良引发肠道炎症的分子机制

在贫困国家中超过十亿人正在挨饿,即使在富裕国家,营养不良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营养不良处于世界领先的死亡原因。一百年多年来,医生们已经知道饮食中缺乏蛋白质或低水平的氨基酸会导致如腹泻、肠道发炎和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这可能是致命的。 然而,营养不良导致如此严重的症状的分子机制至今不甚明了。现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与德国基尔大学合作,Josef Penninger约瑟夫Pen

生物谷 - 营养不良,肠道炎症,分子机制 - 2012-07-30

Nature:胃肠细菌可能是肥胖导致肝癌的重要机制

Nature:胃肠细菌可能是肥胖导致肝癌的重要机制

肥胖容易引发脂肪肝甚至肝癌,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这是由于肥胖后肠道内的一种菌群增加使肝细胞老化,从而导致癌变。 日本癌症研究会的研究人员6月27日在英国《自然》期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给两组实验鼠体表都涂上可诱发癌症的低浓度化学物质,然后给一组实验鼠喂食高脂肪食物,给另外一组实验鼠喂食普通食物,结果变得肥胖的实验鼠全都患上了肝癌,而另一组实验鼠则无一患肝癌。 该小组研究

MedSci原创 - 胃肠细菌,肥胖,肝癌 - 2013-07-06

Nat Rev Endocrinol:肠道微生物改变是T1DM发病关键因素

发表在Diabetes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差异(而非细菌多样性)是导致早期1型糖尿病(T1DM)发病的关键因素。 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人员从BABYDIET研究298名儿童的粪便样本中收集了早期肠道微生物,每3个月收集一次,持续3年。采用16s rRNA基因深度测序对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对22名后期发生胰岛细胞自身免疫现象(T1DM潜伏期指标)的儿童和匹配的对照者进

丁香园 - 肠道微生物 - 2014-04-17

MBio:近二十年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收获

美国医学研究所的一篇重要报告重新燃起了人们对新发传染病这个重要话题的兴趣,因此,来自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所的主任Anthony S. Fauci博士与David Morens博士一起在MBio上发表了本文,反思在过去二十年的新发传染病(EIDs)中,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论文作者提出,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本身就是预防对策。现在我们可利用过互联网资源,如PROMED,对新发传染病进行实时在

互联网 李超威 - 新发传染病 - 2013-01-0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