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腺汗孔瘤1例
患者男, 61 岁。右肩部淡红色斑丘疹3 年,渐 增大。患者3 年前右肩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粉红 色米粒大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来皮疹渐 增大,表面呈分叶状,无出血。病程中无其他不适。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小汗腺,汗孔瘤 - 2018-11-29
【衡道丨文献】汗孔瘤和汗孔癌的临床病理与分子遗传学特点
汗孔瘤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向终末汗腺导管分化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既往被视为小汗腺性肿瘤,实际上既可以呈小汗腺分化,也可以呈大汗腺分化; 与之对应的称为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或汗孔癌。
衡道病理 - 汗孔癌,汗孔瘤 - 2023-12-24
淤积性皮炎并发小汗腺汗孔瘤一例
患者,男,89岁。因双下肢肿胀、血管迂曲20余年, 左踝外侧皮肤反复溃破、结痂 3 年,于 2016 年 10 月 27 日就诊。20 余年前患者双下肢出现渐进性肿胀、伴疼痛,经当地医院下肢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后,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未进一步治疗。10 年前双踝部出现大量针尖大小褐色斑点,辅助检查示血糖升高,虽经药物控制血糖,但皮损无明显改善。3 年前左踝外侧皮肤反复发生溃破、结痂,无明显疼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淤积性,皮炎,小汗腺,汗孔瘤 - 2019-08-18
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1 例
患者女, 27 岁,左前臂斑块伴瘙痒1 年。患者1 年前左前臂纹身后1 周于纹身边缘出现一米粒大小 脱屑斑,逐渐突起于皮面,伴瘙痒,自认为纹身引起 的“色素过敏”,自行外用药膏( 具体药名不详) 抗炎 治疗,无好转,皮疹逐渐扩大形成斑块,曾到当地医 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湿疹,反复给予糠酸莫米松等激 素类药物外用无效。由于经常搔抓揉捏等刺激,皮 疹进一步扩大影响美观,遂就诊于本院。患者既往 体键,家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误诊 - 2019-06-26
elife:甲羟戊酸通路上的遗传变异可导致汗孔角化症
天昊基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张正华副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成果 "Genomic Variations of the Mevalonate Pathway in Porokeratosis" 于2015年7月23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杂志《elife》上发表, 该杂志是由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的三大科学基金资助机构(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
生物谷 - 基因,皮肤科,汗孔角化症 - 2015-08-13
EUR J CANCER:紫杉醇、西妥昔单抗和放疗的联合治疗能够控制汗孔癌
EUR J CANCER:紫杉醇、西妥昔单抗和放疗的联合治疗能够控制汗孔癌 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carcinoma,EP),又称汗孔癌,是一种产生于表皮内导管汗腺的肿瘤。
MedSci原创 - 紫杉醇,西妥昔单抗,汗孔癌 - 2017-12-20
脊索瘤样脑膜瘤1例
35岁女性,因右侧面部口角处持续麻木1年、味觉减退10 d入院。自诉吸烟20年,平均3~5支/d。15 年前曾在当医院行剖宫产术。头颅MRI(图1A~H)显示右侧蝶骨嵴处分叶状跨前、中不规则球形肿块,T2WI呈高信号,T1WI呈稍低、低信号并见多数斑点状短T1信号影,周围脑实质呈受挤压移位改变,肿块ADC增高(ADC值,1.62×10-3 mm2/s);增强扫描后病变整体明显强化,但肿块上下两部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脊索瘤样,脑膜瘤 - 2019-10-25
脊柱转移瘤脊柱转移瘤的治疗进展
骨骼是继肺和肝脏之后转移瘤最易侵犯的系统,尤其是脊柱椎体。尸检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晚期癌症的患者中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为30%~90%。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有症状的脊柱转移瘤越来越常见。转移性脊髓硬膜外压迫(MESCC)的放射学中定义为:在有硬膜外转移瘤的脊柱节段,其椎管内的脊髓已被压迫偏离了正常解剖位置。
中国骨伤 - 脊柱转移瘤,脊柱转移瘤 - 2016-03-09
影像近似脑膜瘤的胶质瘤
患者头痛10年、行走不稳1年,影像近似天幕脑膜瘤。屈延副主任采用小脑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后发现它竟是天幕下小脑胶质瘤!!
神经外科专家-顾建文教授的博客 - 影像,胶质瘤,脑膜瘤 - 2016-03-14
脑膜瘤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病人4年前因鞍结节脑膜瘤行右眉弓入路肿瘤切除术,因CT复查肿瘤复发再次入院。临床表现:左眼视力0.5,颞侧偏盲,右眼无光感。术前检查:垂体激素水平大致正常。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脑膜瘤,颅内动脉瘤 - 2019-12-02
Nat Genet:MVK基因突变可导致汗孔角化症
安徽医大和华大基因等单位联合发现,甲羟戊酸激酶MVK基因突变可导致播散型浅表性光敏性汗孔角化症,从而为DSAP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分子诊断与治疗奠定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汗孔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角化皮肤病,该病包括5种亚型,其中DSAP是最常见的一种。患者暴露于阳光的皮肤上会出现多个小环形无汗角化病灶。该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外显率与年龄相关
科技日报 - MVK,基因突变,汗孔角化症 - 2012-09-20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转移潜力模型(ASES模型)
2019-05-12
英国骨髓瘤联盟的骨髓瘤危险分层评分(MRP评分)
2020-10-2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