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mTOR 点击跳转

【盘点】近期炎症性肠病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盘点】近期炎症性肠病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在中国近年报道的病例也明显增多,综合多家医院病例的统计推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为11.6/10万,克罗恩病的患病率为1.4/10万,实际病例可能更多。炎症性肠病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且患者多为青壮年,因此日益受到重视。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炎症性肠病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1】Clin Gastroenterol Hep

MedSci原创 - 炎症性肠病 - 2017-07-01

SCI TRANSL MED: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突破

SCI TRANSL MED: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突破

作者研究了由SESTRIN1缺失导致的肿瘤发生机制,确定了SESTRIN1和EZH2之间的机械连接,这种机械连接本质上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并在多个癌症类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人员证明了靶向EZH2的有效性取决于SESTRIN1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状态,并且还报道了EZH2上的突变可以使癌细胞对其他靶向治疗敏感。

MedSci原创 - 淋巴瘤,突变,表观遗传 - 2017-06-30

Nutrients:进食早晚竟然还影响人体的衰老!

Nutrients:进食早晚竟然还影响人体的衰老!

限时进食(TRF)是一种间歇性禁食的形式,每天需要较长的禁食时间。初步研究报告称,TRF可以改善啮齿动物和人类的心脏代谢健康。本研究旨确定TRF如何影响人类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基因表达、循环激素和昼夜模

MedSci原创 - 衰老,生物钟,限时进食 - 2020-08-06

【CSCO 2017】 黄慧强教授专访:浅谈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及BTK抑制剂的疗效

【CSCO 2017】 黄慧强教授专访:浅谈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及BTK抑制剂的疗效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迎来了20年诞辰。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9月27-30日,CSCO2017盛大开幕。本着“传承创新,携手同行”的宗旨,大会吸引来自国内外3万余位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CSCO历来重视血液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此次盛会上,梅斯医学有幸采访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黄慧强教授。黄慧强教授就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及BTK抑制剂的疗效等问题阐述了自己

梅斯医学 - 会议现场,亿珂,淋巴瘤,黄慧强 - 2017-10-17

[SIBCS2017]江泽飞教授:国际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进展盘点

[SIBCS2017]江泽飞教授:国际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进展盘点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云集了国内外乳腺癌领域众多大咖,对乳腺癌临床实践内容、热点问题等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学术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军事科学院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对晚期乳腺癌临床进展的盘点和精彩点评。

ioncology - 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进展 - 2017-10-25

Cell Death Dis:TNFAIP8调节细胞自噬、脂肪变性并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Cell Death Dis:TNFAIP8调节细胞自噬、脂肪变性并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TNFAIP8(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是TNFAIP8/TIPE蛋白家族的成员,该家族还包括TIPE1、TIPE2和TIPE3。TNFAIP8的表达与各种类型的肿瘤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

MedSci原创 - 脂肪肝,肝癌,TNFAIP8,细胞自噬 - 2020-03-21

Plos One:小小维生素D竟有如此大作用!

Plos One:小小维生素D竟有如此大作用!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旨在评估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 [1,25(OH)2D3]对效应CD4 + T细胞或对人肾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RPTEpiC)中炎症细胞因子诱导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研究者们评估了1,25(OH)2D3对CD4 + T细胞增殖的影响。其次,研究者们使用ELISA和实时PCR检查了1,25(OH)2D3对炎性细胞因子或活化的CD4 + T细胞诱导的

MedSci原创 - 维生素D,肾移植,炎症 - 2017-03-01

Autophagy:脑缺血诱导的自噬上调预示着神经元的溶酶体紊乱和突触损伤

Autophagy:脑缺血诱导的自噬上调预示着神经元的溶酶体紊乱和突触损伤

巨自噬/自噬对神经元的稳态和功能至关重要。积累的证据表明,自噬在脑缺血期间受损,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神经变性。然而,我们对于自噬机制瞬时改变后的结果尚不完全清楚。

MedSci原创 - 自噬,溶酶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2020-11-14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汪世龙课题组等一种新型多功能树枝状介孔硅纳米颗粒搭载姜黄素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汪世龙课题组等一种新型多功能树枝状介孔硅纳米颗粒搭载姜黄素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近期,“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 = 7.145)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汪世龙教授课题组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余承忠教授课题组题为“Rational Design of Multifunctional Dendritic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乳腺癌,姜黄素,纳米颗粒 - 2017-04-29

Lancet Oncol:Lenvatinib加依维莫司和lenvatinib单药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效果好

Lancet Oncol:Lenvatinib加依维莫司和lenvatinib单药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效果好

目前,转移性肾细胞癌通常使用靶向VEGF或mTOR的单一药物治疗。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lenvatinib,依维莫司,或它们的组合作为二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效果。

MedSci原创 - lenvatinib,依维莫司,转移性肾细胞癌 - 2015-10-16

JCEM: 泼尼松龙对IGF的活性能产生不同的具体影响

JCEM: 泼尼松龙对IGF的活性能产生不同的具体影响

IGF-1的全称叫做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也被称作“促生长因子”(即somatomedin C),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物质。 IGF-1在婴儿的生长和在成人体内持续进行合成代谢作用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短期糖皮质激素暴露会增加血清IGF-I的浓度,但拮抗IGF-I组织信号。这种作用的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来在德国的研究人员探讨了糖皮质激素抑制IGF-I信号的强度及

MedSci原创 - 泼尼松龙,IGF - 2017-09-29

糖尿病和癌症,流行病学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

  讲者: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学与治疗学系 杨西林   糖尿病患者癌症风险增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糖尿病增加癌症危险,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如临床用药是否与癌症危险有关?糖尿病和癌症有哪些共同危险因素?   是否有药物在特定高危人群中有更大的抗癌作用?对此,香港中文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   高血糖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对香港糖尿病注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癌症 - 2011-04-02

ECC 2015:依维莫司能显著延长无功能的胃肠道和肺神经内分泌肿瘤(RADIANT-4研究)

               当地时间9月26日12:30,在ECC2015召开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又有两项重要的最新研究摘要(LateBreakingAbstract)——RADIANT-4和NETTER-1研究亮相。在此对RADIANT-4研究作一简介。  &nb

MedSci原创 - ECC,2015,神经内分泌肿瘤 - 2015-10-01

NCB:癌症治疗导致PI3激酶抑制剂抗药性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刊登了维也纳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chemical-genetic screen reveals a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PI3K inhibitors in cancer,”,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症治疗中导致PI3激酶(PI3K)抑制剂抗药性的机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在

MedSci原创 - 癌症,PI3K - 2012-01-22

套细胞淋巴瘤诊疗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恶性程度高、病理组织学形态多样,占NHL的4%~7%。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中位发病年龄60~65岁。多数患者确诊时为Ⅲ~Ⅳ期,虽然淋巴结起病常见,但大部分同时存在广泛的结外侵犯及骨髓侵犯。MCL临床病程多呈侵袭性,迄今为止MCL仍为不可治愈淋巴瘤,且有部分MC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治疗耐药和疾病进展,因此对于

中国肿瘤临床 - 套细胞淋巴瘤,诊治,进展 - 2017-02-0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