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T-bet基因 点击跳转

Haematologica: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特征是重排ALK<font color="red">基因</font>拷贝数增加

Haematologica: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特征是重排ALK基因拷贝数增加

细胞呈 CD30 + ,亦即 Ki-1(+), 常有t(2;5)染色体异常,临床常有皮肤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及其他结外部位病变。免疫表型可为 T 细胞型。 约半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MedSci原创 - 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 - 2017-07-13

Blood:死亡受体信号调节CAR-<font color="red">T</font>细胞毒性

Blood:死亡受体信号调节CAR-T细胞毒性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已被证实对于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但仍有一定的耐药或复发病例出现。深入了解影响CAR T细胞毒性的机制和通过小分子药物调控的潜在机制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免疫疗法。

MedSci原创 - 死亡受体,CAR-T细胞毒性,Smac类似物 - 2019-12-13

A&R:白细胞介素2相关调节性CD4+ <font color="red">T</font>细胞缺乏在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肺纤维化和血管重塑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A&R:白细胞介素2相关调节性CD4+ T细胞缺乏在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肺纤维化和血管重塑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恢复调节性T细胞(Treg)稳态的免疫疗法可能与系统性硬化症(SSc)相关。基于低剂量IL-2注射的干预可能是为未来研究恢复Treg细胞稳态的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MedSci原创 - 系统性硬化症,CD4+T细胞,肺纤维化,血管重塑,白细胞介素-2,调节性T细胞 - 2022-09-14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于1924年由Papillon,Lefèvre首次报道,是一种患病率约为1~4/百万的常染色隐性遗传病,患病概率无性别及种族差异。约1/3有近亲婚配史。该病是以快速性的早期牙周组织破坏,掌跖等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脱屑为典型特征。常致乳牙和恒牙过早脱落。本文就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发现的1例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进行报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 2019-12-06

Science: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癌症免疫疗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Science: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癌症免疫疗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临床上只有20%患者能对免疫疗法产生应答,究竟哪些人能从中受益?如何扩大免疫疗法的受众范围?

生物通 - 癌症,免疫疗法,患者受益 - 2018-01-05

HUM MOL GENET: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HUM MOL GENET: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在最近,来自新西兰的研究人员测试了PDZK1基因座处的最大相关遗传变体rs1967017与升高的PDZK1表达之间的功能性连锁关系。

MedSci原创 - 痛风,基因 - 2018-09-17

同一个<font color="red">T</font>细胞受体诱导两种<font color="red">T</font>细胞亚型产生

同一个T细胞受体诱导两种T细胞亚型产生

每个新形成的T细胞携带一种独特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其中这种TCR识别一种特定的抗原。但是一种给定的TCR如何影响T细胞及其后代的命运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完全相同的TCR的T细胞前体(T cell precursor)并不必然地遵循相同的发育路径。

生物谷 - T细胞受体 - 2016-08-31

Nature:<font color="red">基因</font>融合下游致癌信号被揭示

Nature:基因融合下游致癌信号被揭示

染色体易位产生阅读框内致癌基因融合是靶向癌症治疗的一个成功的例子。研究人员之前已经报导了,3%的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病例中含有FGFR3-TACC3(F3-T3)的基因融合。

MedSci原创 - 肿瘤,基因融合 - 2018-01-04

FDA批准美国<font color="red">基因</font>技术公司(AGT)推进HIV治愈计划的I期临床

FDA批准美国基因技术公司(AGT)推进HIV治愈计划的I期临床

AGT103-T是一种基于慢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旨在彻底清除HIV,该疗法可以修复HIV对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并允许自然免疫反应来控制病毒。

MedSci原创 - 艾滋病,治愈,美国基因技术公司(AGT),AGT103-T - 2020-08-12

Nature子刊重磅综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行病学和机制部分)

Nature子刊重磅综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行病学和机制部分)

研究讨论了 ALL 的流行病学、机制和诊断,以及 ALL 的最新进展,强调了在改善患者结局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创新方法。

聊聊血液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 2024-06-18

Hepatology:不同HCV感染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差异的机制

肝脏干扰素(IFN)-刺激相关基因(ISG)的上调与白细胞介素(IL)28B在rs8099917上少数的基因型(MI)TG/GG有较强的关联。而rs8099917的基因型与干扰素的疗效相关,相对少数的基因型TG/GG对治疗不敏感。当基因型为相对多数基因型(MA)TT时,病人对治疗敏感。这背后的机制尚究竟如何?来自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ISG表达量的分析,发现IL28B基因型为(MI)

dxy - HCV,感染 - 2014-04-01

Cancer Cell:实体瘤抵抗免疫治疗怎么办?科学家找到解决办法

免疫治疗的出现是对癌症治疗方法的一次革新,为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实体肿瘤常常会对这些治疗方法产生抵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肿瘤避开免疫系统的一种方式,并指出了该如何对免疫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来治疗实体肿瘤。这项研究的重点在于1型干扰素受体IFNAR1,

生物谷 - 癌症,实体瘤,免疫治疗 - 2017-02-15

AACR 2020:CAR-T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试验初步结果公布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急性T细胞恶性肿瘤,伴有骨髓和髓外组织的浸润。数据统计,2015 年全球共有约87.6万人患有ALL,有 11 万人因其死亡,其中儿童和成人T-AL

亘喜生物 - AACR 2020,T淋巴细胞白血病 - 2020-04-29

Plant J:日本完成中药材“甘草”基因组测序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千叶大学、高知大学和大阪大学等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对中药材“甘草”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成功取得了推测的全部基因94.5%的基因信息。

科技日报 - 基因组,甘草,测序,日本 - 2016-10-2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自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抗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上市以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以及抗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单克隆抗体atezolizumab相继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后又一大类疗法。

肿瘤研究与临床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 - 2019-02-0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