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进化 点击跳转

NATURE:通过脑脊液活检跟踪胶质瘤的演变

NATURE:通过脑脊液活检跟踪胶质瘤的演变

遗传性肿瘤分析用于分类疾病和指导治疗,但涉及组织收集的脑外科手术。重复肿瘤活检可能是疾病过程中准确基因分型所必需的。

MedSci原创 - 活检,胶质瘤 - 2019-01-26

PLOS Biol:有益菌不有益,多了也致命

PLOS Biol:有益菌不有益,多了也致命

和许多动物一样,我们的机体中寄居着许多不同的有益细菌,这些细菌惠及宿主机体的同时也会帮助自己进行生存及扩散,但是如果细菌生长地太多就会对机体产生致命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研究报道中,来自葡萄牙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组的改变或许会通过增强细菌在宿主中的密度来将有益细菌转化为有害细菌。 文章中,研究者对寄居在黑腹果蝇机体中的沃尔巴克体进行研究来揭示

生物谷 - 有益菌,多拷贝,果蝇 - 2015-02-28

外国科学家研究证实!走路是最好的“药方”

外国科学家研究证实!走路是最好的“药方”

久坐不动的人会变得肌肉松弛,身材发胖,会引起很多疾病。近日发表在《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项报告揭示:热爱运动,为时不晚。即使是在70岁之后,简单的体力活动(主要是步行)帮助降低老年人身患疾病的风险。锻炼可能和处方药一样重要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atricia Katz表示,一旦你失去了你生命中的流动性,那么你真的失去了独立性。在他

生物探索 - 走路 - 2016-10-03

小白鼠也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心?有迷宫癖

小白鼠也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心?有迷宫癖

一只小白鼠顶过千头牛的价值,是“科学功臣”。不过,小白鼠除了有牺牲精神以外,还有着对未知世界的着迷,它们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走迷宫。小白鼠是野生鼷鼠(拉丁名Mus musculus)的变种,属于小鼠物种中的品种之一。小鼠的毛色有黑色、鼠灰色、棕色和白色等,通常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小鼠是小白鼠。国内常用的是1946年由外国引入的品种,业内称之为昆明白小鼠。说小白鼠是科学功臣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们真的

人民网 - 迷宫癖,小白鼠 - 2016-08-27

Nature:支原体病原体潜入我们的防线

Nature:支原体病原体潜入我们的防线

研究表明支原体病原体以独特的方式产生DNA以保护它们免受免疫反应攻击。这一结果为我们利用这种策略抵抗病原体提供了新途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生物通 - 支原体,病原体,免疫系统 - 2018-11-27

Nat Commun:良好的空间记忆?你也很善于辨别气味吧

Nat Commun:良好的空间记忆?你也很善于辨别气味吧

本周《Nature Communications》一项研究指出,拥有良好空间记忆的人更善于识别气味

生物通 - 空间记忆,气味辨别,进展 - 2018-10-24

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基因和免疫》、《皮肤病学科学》、《科学报告》、《遗传学与进化》等。 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古老的传染病,迄今已有

科学网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麻风 - 2017-01-11

呼吁:全球合作治理耐药危机

呼吁:全球合作治理耐药危机

  全球消灭天花等事件证明一个应对公共健康威胁的国际机制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们必须进行尝试,否则抗生素药物所获得的健康成果可能会因此消失。 发展中国家不受管制的药物销售造成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图片来源:ISSOUF SANOGO   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作了一张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地图,警告称一个“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会成为现实。然而从某些

科学网 - 抗生素耐药,天花,公共健康 - 2014-05-29

新冠病毒起源之谜:人类制造or自然选择?

新冠病毒起源之谜:人类制造or自然选择?

疫情如此严重,迫使研究者们追溯其背后真凶:有学者认为新冠病毒源自自然宿主蝙蝠,经中间宿主穿山甲传播给人类,另有学者表示新冠病毒的进化起源尚无法确定;更有甚者提出“非自然起源论”……这场争论中,有人一头雾水

转化医学网 - 新冠病毒 - 2020-02-19

PNAS:跑步or久坐,都会改变心脏形状

PNAS:跑步or久坐,都会改变心脏形状

北京时间9月17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心脏也在耐力方面得到了优化。当然,能优化多大程度,取决于我们是跑步、种田还是赖在沙发上。

中国生物技术网 - 耐力运动,久坐,心脏,心室壁 - 2019-09-17

Science:科学家发现导致青蒿素耐药性元凶

Science:科学家发现导致青蒿素耐药性元凶

4月6日,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疟疾寄生虫基因组中的一个区域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疟疾疗法产生耐药性的“元凶”。这一发现所涉及的耐药性似乎正在东南亚地区蔓延。 在疟疾流行的任何地方,青蒿素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打”疗法。有关青蒿素的耐药性最早于2005年在柬埔寨西部首次被发现。这种耐药性并不会导致青蒿素治疗的彻底失败,但它却减缓了清除患者血液中导致疟疾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中国科学报 - Science,青蒿素,耐药性 - 2012-05-10

PLOS Genet:中科院汪思佳研究组揭示影响眉毛浓密程度的遗传机制

PLOS Genet:中科院汪思佳研究组揭示影响眉毛浓密程度的遗传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汪思佳研究组名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Identify Regulatory Variants Influencing Eyebrow Thickness in Hum

细胞 - 中科院,眉毛浓密程度,遗传机制 - 2018-09-28

Nat Commun:皮肤上的潜在致命细菌

Nat Commun:皮肤上的潜在致命细菌

表皮葡萄球菌是MRSA的近亲,是导致术后致命感染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其数量众多,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往往忽略了它。

中国生物技术网 -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抗生素,耐药性 - 2018-12-03

Psychol Sci:以貌取人很科学?

在《来自星星的你》热播之际,有人发出“这是一个看脸时代”的感慨,试想一下,如果都教授是葛大叔扮演,女主千颂伊是路人甲,追这部剧的人还有这么多么?看脸时代里类似故事并不少见,研究证明,以貌取人很科学的。 以貌取人是天生的 哈佛大学心理学科学家Emily Cogsdill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倾向于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比如诚信度和个

华大基因 - 外貌,科学 - 2014-04-30

PLoS One:母乳能提前告知生男孩还是女孩?

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Katie Hinde进行,并发表在2月17日的PLoS One杂志上。哺乳男孩和女孩营养成分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性别对能量的不同需求所造成的。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Katie Hi

生物探索 - 母乳,生男孩,女孩 - 2014-02-2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