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医患 点击跳转

打击伤医闹医违法行为,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有话要说

打击伤医闹医违法行为,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有话要说

3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保监会等5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2016年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推进会。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会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认

人民网、医学信使 - 医闹,黄明 - 2016-04-01

王陇德:向优秀医师群体致敬

王陇德:向优秀医师群体致敬

9月22日,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2017年度)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以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团联合主席的身份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大会组委会就国之名医系列榜单的筹备、评选及发布做简要介绍。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 名医高峰论坛,尊医重卫 - 2017-09-22

医生“拜师”特警,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医生“拜师”特警,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近年来,医闹频发,医护人身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各大医院也是想方设法保障医护人身安全:日前就爆出有医生申请头盔警棍防身;有的医院聘请警察当医生的“保镖”;还有一些地方在医院设立警务室……当然,也有大医院都在培训医生学习格斗等防身术。

医学之声 - 安全防范,特警,医患关系 - 2017-08-23

伤医者,你们暴力相向的是能救你命的人

伤医者,你们暴力相向的是能救你命的人

这条新闻给冰冷的医患关系注入了一股暖流。 无独有偶,几天前,南京南钢医院张医生担心一名患者脾脏受伤,报警找回

中国青年报 - 医患关系,伤医事件,信任 - 2016-06-07

医疗纠纷案件十年间翻倍,高危科室都有哪些?

医疗纠纷案件十年间翻倍,高危科室都有哪些?

医疗纠纷案件十年间翻倍,妇产科成高危科室近日,北医三院因一产妇死亡而遭到家属大闹一事引发众议。随着患者权利意识的增强,中国目前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已与发达国家相当,但暴力伤医事件却独在中国接二连三地发生。与人多势众造势威胁相比,寻求第三方介入,哪怕是法庭对峙都是更值得鼓励的解决方式。根据最高法院公布的数据,2004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医疗事故损坏赔偿案件为8854件,之后逐年递增,到2014年已增至199

网易 - 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妇产科 - 2016-01-19

对患者说“你今天走不了” 这位医生很大胆

对患者说“你今天走不了” 这位医生很大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医患沟通不畅、彼此不信任的医疗环境。近日,一名医生仅凭经验就推翻之前的结果,让患者退掉火车票留下再详细检查一遍。什么原因让他提出如此“大胆”的建议?

环球医学 - 医患关系 - 2018-03-29

从3096份二审判决书看医疗纠纷

从3096份二审判决书看医疗纠纷

日前,医法汇医事法律团队通过Alpha案例库的高级检索,对全国法院系统2020年审理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做了整体的数据收集,并对其中的案件数量、法院层级等数据进行分析。

健康报 - 医疗纠纷 - 2021-03-25

为什么中国医生成了最危险的职业?

为什么中国医生成了最危险的职业?

医患的结症究竟在哪里?大家都习惯于从医-患之间找原因,或者在医疗机构内部找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有

世界华人周刊 - 中国医生,危险职业 - 2015-04-10

广州推行先看病后付钱

广州推行先看病后付钱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手支付宝、芝麻信用,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芝麻信用评分650分以上的用户,免除所有排队付费环节,可以看完病回家再交钱。这项个人信用的社会化应用,为患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就医体验更加舒适快捷,也削减医院收费窗口的工作量,节约大量成本。先使用后付费等信用场景不断出现,信用的普惠正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给更多的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先看病,后付钱,这在广州成了现实。近日,广州妇

人民日报 - 诊疗,信用,付费 - 2016-04-07

病历是证明你没有做错的重要证据 既要写好也要管好

病历是证明你没有做错的重要证据 既要写好也要管好

医患纠纷处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基层医院对病历书写与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难以适应当前法律与形势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与隐患。

健康界 - 病历 - 2019-06-10

10天内6起患者伤医事件 公安部称对暴力伤医行为坚决“零容忍”

漫画   29日,浙江省卫生厅表示,将建立医疗场所警铃、监控、安检和安保措施;几天前,有关部门出台意见,医院要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的标准配备。密集出台的措施背后,正是近日频繁发生的患者伤医事件。   现象:   暴力伤医恶性事件频发   17日,多名患者家属打砸上海中西药大学附属某医院,并拉扯打骂医务人员;21日,医生熊旭明被患者家属围殴

MedSci原创 - 暴力,医患 - 2013-10-31

“暴风雨”中的从医者

李明目送当天最后一位患者离开,时间已是晚上7点多,实习生都早走了。一天里只有此时诊室才会显得空荡荡,其他时候都是爆满。 李明30多岁,个子不高,双臂因为长期从事推拿点穴显得比较粗壮。他是广州一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推拿科医生,由于家学渊源,从小学医,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近几年名气渐渐大起来,慕名前来求医的人非常多。 每天早晨不到8点,他就来到诊室,一般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病人在外守候。然后,实习生也

南风窗 - 医患,价值 - 2014-05-23

医院暴力“恶性肿瘤”——什么才是根治之道?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温岭血案发生后,医生群体开始普遍表达自己的意愿:拒绝医院暴力,保护医患安全。  10月25日,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被一名患者袭击,造成1死2伤。这使医患冲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谁告诉我

广州日报 - 医院,暴力 - 2013-11-05

香港医管局前主席胡定旭用香港经验支招医改

“我是个老委员了,去年参加小组讨论谈的就是医患矛盾,后来再到医闹、医暴,医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升级。”胡定旭因执掌香港医管局十年而分文未取被称为“香港最大的义工”,他对内地医患关系恶化感到揪心。 

中国新闻网 - 医改,香港 - 2014-03-12

Nature发文:没有医学素养的悲剧!

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读,更适合非医者读。尤其有文化的人要好好看看。此文比较客观、全面分析国内外医疗现状的文章!该文原名为《美国医疗纠纷缘何少?》我则认为“没有医学素养的悲剧”更为恰当。2010年8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通常人们都

不详 - 医疗纠纷,医学素养,医患关系 - 2014-01-2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