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滑膜组织蛋白质组学 点击跳转

新研究发现:稀释血浆便能逆转衰老,恢复<font color="red">组织</font>生机

新研究发现:稀释血浆便能逆转衰老,恢复组织生机

人类在与衰老的这场“拔河”中,或许真能赢得主动。

生物探索 - 抗衰老 - 2020-06-17

Science:“酸”,竟然和内耳感知平衡能力有关?

Science:“酸”,竟然和内耳感知平衡能力有关?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Dornsife文理艺术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条全新的离子通道。这些通道让质子(H +离子)进入细胞,对于内耳感知平衡非常重要。它们存在于感知酸味的味觉细胞中。这项研究于1月25日发表在《Science》上。

中国生物技术网 - 质子,内耳感知,酸味 - 2018-01-29

2017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胡成平: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肺癌研究进展

2017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胡成平: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肺癌研究进展

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7第十八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胡成平教授关于《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肺癌研究进展》的演讲引起了关注。今天我们将胡成平教授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呼吸界 - 生物标志,肺癌,早期诊断 - 2017-10-10

精准医学: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精准医学: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编者按: 今年年初,奥巴马提出将精准医学纳入美国国策,一时间,精准医学的概念引发了多国政界、商界、医疗界等人士的广泛关注。精准医学是一种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特征“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法,随着传统药物开发途径的不断枯竭,基于个人基因或环境的精准医学将引领医学进入“针尖”时代。 实际上,精准医学并非“美国专利”,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就在“863”计划等项目中布局了相关课题,而随着基因测序

中国科学报 - 精准医学,医学发展,机遇 - 2016-01-04

Nature:抑制大肠杆菌毒性的“秘密武器”已揭秘,新的抗生素还会远吗?

Nature:抑制大肠杆菌毒性的“秘密武器”已揭秘,新的抗生素还会远吗?

从结构上来说,大肠杆菌具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内膜和外膜。内膜是磷脂双分子层,而外膜是不对称的,单层磷脂形成内表面,脂多糖(LPS)衬

生物探索 - 大肠杆菌毒性 - 2020-08-14

Hum Mol Genet:编码泛素水解酶的USP48的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性遗传性听力损失有关

Hum Mol Genet:编码泛素水解酶的USP48的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性遗传性听力损失有关

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估计影响全世界6%的人口。大约60%的遗传性耳聋是由于内耳结构的异常,如耳蜗和听觉神经。其遗传可分为综合症(30%以上的病例)和非综合症(70%以上的病例)两种形式。尽管已

MedSci原创 - 突变,听力损失,USP48 - 2021-06-25

论文解读|Chun Hu/ Peter Soba教授团队总结高尔基体在神经元树突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font color="red">组织</font>和功能

论文解读|Chun Hu/ Peter Soba教授团队总结高尔基体在神经元树突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组织和功能

文章系统阐述了高尔基体的组织和功能,深入讨论了脊椎动物和果蝇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分子调控,总结其在树突形态发生中的潜在机制,并强调其功能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

Genes and Diseases - 神经系统疾病,高尔基体,神经元树突 - 2024-03-03

科学家设计出人工<font color="red">蛋白</font>

科学家设计出人工蛋白

David Baker正在展示他所在团队设计制作的人工蛋白模型。图片来源:Rich FrishmanDavid Baker非常欣赏大自然的杰作。“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生物谷 - 人工蛋白 - 2016-08-03

Mass Spectrom Rev:基于质谱的妊娠糖尿病“<font color="red">组</font><font color="red">学</font>”研究和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Mass Spectrom Rev:基于质谱的妊娠糖尿病“”研究和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人们通常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来进行GDM的诊断,但目前全世界仍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阈值。GDM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包括肥胖、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

网络 - 妊娠糖尿病 - 2022-07-01

围棋后人工智能再胜人类,这次是预测“难缠”的<font color="red">蛋白质</font>结构

围棋后人工智能再胜人类,这次是预测“难缠”的蛋白质结构

2018年,DeepMind带着Alpha家族的新成员AlphaFold来挑战新领域:通过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12月2日

澎湃新闻 - 人工智能,人类,蛋白质结构 - 2018-12-03

SCI REP:REG3β通过损害细胞外囊泡摄取来改变细胞肿瘤功能

SCI REP:REG3β通过损害细胞外囊泡摄取来改变细胞肿瘤功能

细胞外囊泡(EVs),包括外来体和微泡,是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纳米级囊泡,其作为细胞间信使发挥功能。它们在各种生理过程甚至病理状况,如炎症或癌症中起重要作用。在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肿瘤周围的健康胰腺组织释放REG3β,这是一种与EVs表面存在的糖蛋白结合的凝集素,因此这些细胞可以干扰其被靶细胞吸收和内化。

MedSci原创 - 细胞肿瘤,细胞外囊泡,Reg3β - 2017-06-10

Nucleic Acid Research发布第一个人类自身抗原数据库

Nucleic Acid Research发布第一个人类自身抗原数据库

自身抗体是一类由B细胞免疫系统分泌,可识别自身蛋白(自身抗原)的抗体分子。它对于维持生物体自身平衡、区分正常与异常增殖细胞以及免疫系统紊乱中均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例如,2012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由七个肿瘤自身抗原(p53、NY-ESO-1、 CAGE、GBU4-5、Ann

生物谷 - 人类自身抗原 - 2016-10-22

Scientific Reports:是“谁”促使HIV感染变得不可控?

Scientific Reports:是“谁”促使HIV感染变得不可控?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艾滋病毒似乎征服了感染细胞释放的纳米级结构,以感染新细胞。被称为细胞外囊泡(EVs),这些气泡状结构由许多种类的细胞组成,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能将分子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从而提供通信手段。 NIH科学家发现感染艾滋病毒的细胞似乎产生了EVs,其操纵前瞻性宿主细胞将感染传递到其他细胞。该研究出现在科学报告

来宝网 - HIV - 2017-05-12

Science:首次在活体细胞中观察到单个mRNA分子的翻译过程

Science:首次在活体细胞中观察到单个mRNA分子的翻译过程

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爱因斯坦医学院 (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特殊技术在活体哺乳动物细胞中首次观察到了翻译成为蛋白质的单个信使

生物谷Bioon.com - 信使RNA,癌细胞 - 2016-05-08

抗体验证指南 2016

为了刺激研究界实现更高标准的抗体重复性,国际抗体验证工作(IWGAV)近日出台了一套指南。这些指南发表在9月5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强调了抗体验证需要针对应用和背景来开展。

Nat Methods. 2016 Sep 5. doi: 10.1038/nmeth.3995 - 指南,抗体 - 2016-09-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