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中产阶级 点击跳转

Journal of Virology:人类基因组对支气管炎病毒的治疗

Journal of Virology:人类基因组对支气管炎病毒的治疗

病毒在宿主中经过多种蛋白质的作用可进行复制和传播,但是这个作用过程目前不是很清楚。科学家们因此进行了一项研究,关于病毒复制中哪一种宿主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 A*STAR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Frederic Bard称,体内有人类肺癌细胞的人会带有特殊的支气管炎病毒,可在细胞复制时引起发热。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会引起疾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如严重的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

生物谷 - 基因治疗,支气管炎,病毒 - 2015-11-26

Nat Genet:药物“压力”令结核杆菌产生大量突变

Nat Genet:药物“压力”令结核杆菌产生大量突变

他们发现,在抗结核杆菌药物的压力下,结核杆菌基因组中产生了一批新基因及突变,以应对严峻的“生存形势”。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中国科学报 - 核杆菌,突变 - 2013-12-16

Biomed Eng Online:郑健课题组在基于字典学习方法的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Biomed Eng Online:郑健课题组在基于字典学习方法的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为了降低辐射剂量,减少投影角度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利用传统解析算法进行重建时,采样率的降低会导致重建图像中产生严重的混叠伪影,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CT,重建算法,字典学习 - 2017-05-19

PNAS:高福/刘金华等报导,最近出现的H1N1猪流感病毒对人类感染力高

PNAS:高福/刘金华等报导,最近出现的H1N1猪流感病毒对人类感染力高

人流感疫苗株与G4重症EA H1N1病毒的抗原交叉反应性低,说明已有的群体免疫力不能对G4病毒提供保护。

MedSci原创 - 猪流感,群体免疫 - 2020-07-01

小品种短缺药将建集中生产基地

小品种短缺药将建集中生产基地

近日,针对小品种药(短缺药)市场用量小、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工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国家食药监管总局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共同组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健康报 - 小品种,短缺药,集中生产 - 2018-02-05

PNAS:人体中循环的登革1型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PNAS:人体中循环的登革1型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培养测定中中和DENV的疫苗诱导的抗体不足以保护人免受DENV感染。

MedSci原创 - 登革热,疫苗 - 2018-12-08

ZYESAMI治疗COVID-19呼吸衰竭,IIb / I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ZYESAMI治疗COVID-19呼吸衰竭,IIb / I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制药公司NeuroRx今日宣布,在FDA快速通道指定下进行的IIb / 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60天顶线数据分析,该试验论证了ZYESAMI治疗COVID-19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

MedSci原创 - Covid-19,COVID-19肺炎,ZYESAMI,血管活性肠多肽 - 2021-03-27

33人!第九届树兰医学奖初评结果名单公布

33人!第九届树兰医学奖初评结果名单公布

初评委员会经过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投票等程序,从157位被提名人中产生了进入终评的有效候选人33位。

树兰基金 - 树兰医学奖 - 2022-09-10

Sci immunol:靶向抑制凝血因子X可增强抗肿瘤免疫

Sci immunol:靶向抑制凝血因子X可增强抗肿瘤免疫

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免疫逃逸是癌症有效治疗的重要屏障,先天免疫细胞的可塑性可能是导致靶向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包括细胞因子在内的分泌型分子可调节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免疫细胞的功能。 Graf等人发现TME中的髓系细胞可产生凝血因子X(X因子),可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而靶向敲除粒细胞中的X因子可抑制多种肿瘤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FX在TME中的表达谱分析提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外

MedSci原创 - 凝血因子,FX,免疫逃逸,肿瘤,利伐沙班 - 2019-09-28

Int J Cancer:首次针对65岁及以上癌症晚期病人的1期临床试验,安德森癌症中心主导

Int J Cancer:首次针对65岁及以上癌症晚期病人的1期临床试验,安德森癌症中心主导

本研究对年龄65岁及以上、参于一期临床试验的癌症患者的临床产出,尤其是一期临床试验中产生的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MedSci原创 - 一期临床试验,癌症晚期,安德森癌症中心 - 2017-03-10

bioRxiv:科学家成功分离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

bioRxiv:科学家成功分离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

3 月 27 日,清华大学宣布,该校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成功分离了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为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提供强有力的医学干预手段。该项成果已投《自然》并发表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中国科学报 - 病毒抗体,新冠肺炎 - 2020-03-31

Lancet:新型生物标志物ABC—房颤抗凝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效果较好

Lancet:新型生物标志物ABC—房颤抗凝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效果较好

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益处是基于降低缺血性卒中和增加大出血之间的平衡。我们试图发展并证实一种新的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风险评分来提高对房颤患者大出血的预测。

MedSci原创 - ABC出血评分,房颤抗凝,大出血 - 2016-04-05

科学家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挽救生命

科学家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挽救生命

2015年,一个名叫Layla的小女孩曾采用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正在逐渐侵蚀她生命的白血病。Layla的治疗仅是一个案例,到2017年底,这种技术或将挽救数十人的生命。基因编辑技术涉及改变或让现有基因失去活性,这种方法过去非常困难。研究人员花费多年才研发了挽救Layla的基因编辑技术,但由于CRISPR技术带来的革命,这一过程仅用数周就能完成。实际上,CRISPR技术如此成功,目前第一例人体临床试

中国科学报 - 基因编辑 - 2017-01-03

Curr Biol:研究人员在视网膜中发现近视细胞 近视疗法有望被开发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Medicin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细胞,当该细胞出现功能性障碍时就会致人近视,而这种特殊细胞的异常或许还和儿童在室内远离自然光线的时间有直接关联

生物谷 - 视网膜,近视细胞,疗法,ONDelayed,电信号,小鼠 - 2017-02-07

STM:迫使癌细胞自我消化

当癌细胞不再自我降解的时候,癌症就产生了。瑞士伯尔尼科学家以皮肤癌为模型,发现了一个在癌细胞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治疗性的重新激活该降解过程,就能迫使癌细胞自我吞噬。 细胞能够降解破坏的分子也能够该通过自噬过程降解整个细胞器,降解的分子还能够当做原料产生新的分子或细胞器。该细胞自我消化过程称之为自噬,可以认为是一种细胞自我修复的过程。 自噬产生的能量对细胞在缺少养料,氧气或生

手牵手博客站 - 癌细胞,自噬,黑色素瘤 - 2013-10-1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