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5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SCN 点击跳转

PNAS:中国台湾大学在视网膜神经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PNAS:中国台湾大学在视网膜神经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台湾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手台湾大学医学院和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在PNAS上发表题为“External light activates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through eyes via an ipRGC–SCN–sympathetic

iNature - ipRGCs,光刺激,毛囊干细胞 - 2018-07-02

Circulation:兰峰/王永明团队合作采用碱基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

Circulation:兰峰/王永明团队合作采用碱基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

该研究发现Scn5a的体内碱基编辑可拯救小鼠3型长QT综合征。

iNature - 遗传性心律失常,SCN5A,碱基编辑技术 - 2023-11-21

Nat Neurosci:调节生物钟的新型复位按钮

Nat Neurosci:调节生物钟的新型复位按钮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调节生物钟的新型“复位按钮”,研究者表示,这种大脑生物钟复位按钮的发现对于后期开发治疗许多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等,同时也可以帮助降低通宵熬夜工作带来的健康影响。 研究者Douglas McMahon教授表示,通过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在主要生物钟上人工

生物谷 - 生物钟,神经 - 2015-02-05

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临床特点、病因、治疗

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临床特点、病因、治疗

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epilepsy of infancy with migrating focal seizures,EIMFS)既往又称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痫(MPSI)或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

网络 - 婴儿癫痫,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 - 2022-08-31

Nature:为什么睡前总是想喝水?原来是生物钟“作祟”

Nature:为什么睡前总是想喝水?原来是生物钟“作祟”

近日,来自麦克吉尔大学的健康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动物在睡前往往会摄水量激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大脑生物钟刺激着我们在睡前几小时出现口渴的感觉。这项研究发表于9月28日的Nature杂志上。

生物探索 - 生物钟,喝水 - 2016-09-30

Brain Connectivity: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中枢结构-功能连接失匹配

Brain Connectivity: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中枢结构-功能连接失匹配

轻度TBI影响SCN与FCN的关系,SC-FC偶联强度可作为预测伤后远期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MedSci原创 - 功能连接,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结构连接,失匹配 - 2021-03-08

【2015长城会】液体活检,预测心源性猝死新方法

【2015长城会】液体活检,预测心源性猝死新方法

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第九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2015 亚太心脏大会暨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5    Samuel Dudley教授 近年来心血管事件后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以致心衰和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居高不下,令人担忧。尽管临床试验肯定了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预防心源性猝死的益处,但具体到ICD资源合理分配仍存在

中国医学论坛报 - 液体活检,预测心源性猝死 - 2015-11-02

Circulation 兰峰和王永明团队采用碱基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

Circulation 兰峰和王永明团队采用碱基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

该研究以编码心脏钠通道α亚基(Nav1.5)的Scn5a基因作为靶点,提出了一种全面的靶点可编辑性筛选策略。

论道心血管 - 心源性猝死,遗传性心律失常,碱基编辑技术,钠通道α亚基 - 2023-11-18

NEUROBIOL AGING:为什么老了以后睡眠变差

NEUROBIOL AGING:为什么老了以后睡眠变差

生理昼夜节律的健康是构成身体健康的重要部分。人们发现,老化过程对驱动昼夜生理的系统会产生负面影响,典型的症状与异常/中断的睡眠模式相关。

MedSci原创 - 衰老 - 2018-03-28

生物钟紊乱原理找到了!最近研究成果有望改变睡眠质量

生物钟紊乱原理找到了!最近研究成果有望改变睡眠质量

此次 “有形”生物钟的发现,对节律本质的认识和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为节律调控新药研发开辟了全新路径,使机体对各种复杂环境的快速应对、快速适应成为可能。

MedSci原创 - 生物钟紊乱 - 2023-06-03

eLife:但要适可而止,短时间手机屏幕光照不会影响睡眠

eLife:但要适可而止,短时间手机屏幕光照不会影响睡眠

智能手机屏幕散发刺眼的光脉冲,并且有证据显示它确实会使人难以入睡。但是,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半夜醒来拿起手机查看时间,或者一时间难以再入睡于是刷手机打发时间。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下,手机光线不会干扰身体的整体昼夜节律。

生物通 - 睡眠,手机屏幕,光线 - 2019-07-24

【盘点】2018年4月14日Lancet研究精选

【盘点】2018年4月14日Lancet研究精选

2018年4月14日Lancet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Lancet - 2018-04-16

Nat Neurosci:美研究发现新型生物钟调节“按钮”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调节生物钟的新型“复位按钮”,研究者表示,这种大脑生物钟复位按钮的发现对于后期开发治疗许多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等,同时也可以帮助降低通宵熬夜工作带来的健康影响。 研究者Douglas McMahon教授表示

生物谷 - 生物钟,情感障碍,通宵,熬夜 - 2015-02-09

Transl Psychiatry: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修复癫痫致病突变基因

编码Nav1.1通道α亚基的SCN1A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具有各种临床表型的癫痫,这与通道功能缺失或功能获得的对比效果有关。

MedSci原创 - 基因编辑,癫痫 - 2016-01-10

台湾学者发现Brugada综合征病人可能缺失NALCN基因

  201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4月18-21日)报道  我国台湾大学医学院及其附设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无SCN5A突变的Brugada综合征 (BrS)病人中新发现了NALCN研究显示SCN5A基因突变与BrS

医学论坛网 - Brugada综合征,基因突变 - 2012-04-20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