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未知原发部位癌症 点击跳转

程颖教授:针对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更精准治疗

程颖教授:针对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更精准治疗

EGFR突变肺癌自吉非替尼上市以来,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EGFR通路上也出现了二代和三代的新的药物,临床医生面临着选择的困惑。

肿瘤资讯 - EGFR突变,肺癌,精准治疗 - 2018-01-24

PLOS ONE:癌细胞和白细胞杂交可形成转移性肿瘤

PLOS ONE:癌细胞和白细胞杂交可形成转移性肿瘤

耶鲁大学癌症中心、丹佛警察犯罪实验室、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们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证实,人白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了基因融合杂交后,可形成人转移性肿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影响因子(PLOS 科学家将解答,癌细胞如何从发肿瘤的部位扩散到远处的器官和组织这一致命的转移过程。 首次提出人类癌症转移理论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但是直至现今,该理论仍尚未被证实,因为同一个病人细胞

cmt - 肿瘤,转移,基因 - 2013-07-15

Sci Transl Med:癌细胞“大义灭亲”!哈佛科学家将癌细胞改造成冷血抗癌杀手,杀遍全身肿瘤后自杀

Sci Transl Med:癌细胞“大义灭亲”!哈佛科学家将癌细胞改造成冷血抗癌杀手,杀遍全身肿瘤后自杀

近日,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Khalid Shah研究团队,给恶性肿瘤回敬了一个大礼。他们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把癌细胞改造成抗癌杀手,利用癌细胞的“归巢”特点,直捣黄龙。

奇点网 - 癌细胞,归巢效应,肿瘤微环境 - 2018-07-30

结肠癌伴多发性肝转移转化治疗病例

结肠癌伴多发性肝转移转化治疗病例

患者女性,47岁。2017-11-01因“上腹部疼痛20余日”入院

肿瘤资讯 - 结肠癌,多发性,肝转移 - 2018-06-28

左占杰:关于<font color="red">癌症</font>的思考

左占杰:关于癌症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癌症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美国癌症协会在2010年公布的《Cancer Facts$Figures》中预计美国在2010年约有150万例的癌症新病例,其中30%的病例与吸烟直接相关,35%与营养、运动、肥胖、吸烟、超重、饮酒、摄入牛羊肉和加工肉类

MedSci原创 - 癌症,左占杰 - 2018-05-30

Sci Transl Med:是谁控制着肿瘤转移?

Sci Transl Med:是谁控制着肿瘤转移?

90%以上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转移,发生转移的癌症患者生存期一般不超过五年。癌症转移是癌细胞在体内扩散形成转移瘤,并伴随病人预后差。所以要控制癌症,首先得控制其转移,而关于促进和抑制转移的分子机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确定各种促进肿瘤转移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谷 - 体外诊断 - 2016-03-02

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骨巨细胞瘤(GCT)占骨肿瘤的4%~5%。多侵犯四肢长骨末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多见。约5%的GCT发生于扁骨,骨盆最多见。脊椎骨中最常发生于S1~5。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年1月第5卷第1 - 骨巨细胞瘤 - 2016-01-28

Cell Res:贺福初团队发现乳腺癌细胞干性促进机制,开启肿瘤治疗新篇章!

Cell Res:贺福初团队发现乳腺癌细胞干性促进机制,开启肿瘤治疗新篇章!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乳腺癌是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最大元凶,发病人数占癌症近1/4,死亡占比也达到了15.0%。

转化医学网 - 乳腺癌,转移,干性促进 - 2019-03-25

【2018 ESMO】沈琳教授团队专访:突破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瓶颈,免疫治疗任重而道远

【2018 ESMO】沈琳教授团队专访:突破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瓶颈,免疫治疗任重而道远

近日,2018 ESMO大会在德国慕尼黑隆重召开。在本次ESMO大会上,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牵头的JS001治疗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IB期研究的结果得以口头报告公布。JS001是我国君实生物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重组人源化PD-1单抗,前期临床研究表明JS001在多个瘤种中均具有一定疗效。特别采访到沈琳教授及其团队的李洁教授和张盼盼博士,共同解读与探讨这项研究的结果。

肿瘤资讯 - 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免疫治疗 - 2018-10-29

双<font color="red">原</font>发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检出全新MLH1突变伴嵌合变异,K药新辅助治疗后获病理完全缓解

发不可切除结直肠癌检出全新MLH1突变伴嵌合变异,K药新辅助治疗后获病理完全缓解

本文介绍了一名既往身体健康的 57 岁男性,是携带MLH1突变的合子后嵌合体,患有两个同步性、最初不可切除的MSI-H/dMMR结肠肿瘤。

苏州绘真医学 - 结直肠癌,MLH1,ICI - 2024-03-08

Lancet Oncol综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CNS预防

Lancet Oncol综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CNS预防

CNS 受累是一种不常见且通常具有致死性的事件,约5%的系统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患者会在初治期间或完成后不久发生CNS复发,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源性途径、邻近器官的直接浸润或通过神经

聊聊血液 - CNS 受累 - 2022-09-19

据说这是初学者最容易误诊的病例

据说这是初学者最容易误诊的病例

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简称镰旁肝假病灶,绝大多数为单发性,且多位于左叶内侧段,少部分位于左叶外侧段。病灶多较小,形状不一,可为不规则形、类圆形或三角形。

新乡医学影像 - 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镰旁肝假病灶 - 2024-03-19

J Clin Oncol:外周血cfDNA中的肿瘤分数可以预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

J Clin Oncol:外周血cfDNA中的肿瘤分数可以预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

三阴性乳腺癌只占乳腺癌总体的15%,但却导致了25%以上但乳腺癌相关死亡。过去20年,TNBC患者的总生存没有显着变化。目前,化疗是TNBC主要的治疗手段。对TNBC进行基因组学分析,可能可以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或预测预后。近日,发表在《JCO》杂志上的研究,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中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发现了重要的预后指标。

肿瘤资讯 - 三阴性乳腺癌,cfDNA,TFx - 2018-01-06

循环肿瘤细胞(CTC):精准预测肿瘤预后成为可能

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上,有这样一个细胞引人注目--循环肿瘤细胞(CTC);有这样一种检测备受关注--强生(中国)CellSearch检测系统;更有这样一群声音震撼视听--肿瘤患者的科学算命,成为可能! 2012年9月20日,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乳癌科主任江泽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中心主任吴一龙教授、上海中山医院肝癌外科主任樊嘉教授等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中

MedSci原创 - 循环肿瘤细胞,CTC - 2012-10-02

CSCO 2014:晚期胃癌腹膜转移的处理对策

        复发转移性胃癌">胃癌综合治疗论坛(2楼3号会议室)时间:9月20日09:30~10:00         报告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 胃癌中腹膜转移约占40%~50%,胃癌腹膜转移自然病程的平均生存时

中国医学论坛报 - CSCO,2014,胃癌,腹膜转移,化疗 - 2014-09-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