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肠伤寒 点击跳转

有六种病真会通过食物传播--不包含乙肝、艾滋病!

有六种病真会通过食物传播--不包含乙肝、艾滋病!

日前,国家卫计委官网发布《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明确划定有六种传染病的确可能通过食物传播,分别是: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人民网 - 乙肝,艾滋病 - 2016-07-30

CELL:什么!细菌也可以抑制厌食症

CELL:什么!细菌也可以抑制厌食症

近期,权威杂志CELL报道了肠道病原体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操纵肠脑轴抑制厌食。抑制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效应物,SlrP的炎症小体激活预防由IL-1β介导的通过迷走神经向下丘脑的信号传导引起的厌食。SlrP介导的厌食的抑制防止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的侵袭和全身感染,减少毒力,同时增加向新宿主的传递,表明

MedSci原创 - 细菌,厌食症,SIrP - 2017-01-29

基因突变让非洲沙门氏菌更危险

基因突变让非洲沙门氏菌更危险

近日,刊登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上的小鼠研究揭示了,这些所谓的非洲非伤寒沙门氏菌(NTS)菌株怎样离开肠道,扩散到全身。

科学网 - 极影突变,沙门氏菌 - 2017-02-28

各类流行病“零号病人”的故事

各类流行病“零号病人”的故事

一位伤寒带原者的悲惨命运 20世纪初,玛丽·马伦的名字无异于“好厨师”的代名词,在纽约上层权

参考消息网 - 零号病人,流行病,原发病例 - 2014-12-24

超清晰 高热诊断的临床思维

超清晰 高热诊断的临床思维

由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发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41℃以上)。有些发热原因易查,有些发热原因一时难以查明。当体温超过38.5℃,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FOU)。本文主要讨

医学论坛网 - 高热,发热 - 2015-11-11

许多中成药里都有的“麻杏石甘”,究竟是治疗啥的?

许多中成药里都有的“麻杏石甘”,究竟是治疗啥的?

麻杏石甘汤,又叫麻杏甘石汤,出自于《伤寒论》,是一首经典名方 。

健康界 - 中成药,麻杏石甘,治疗 - 2018-10-28

中医从什么书读起

中医从什么书读起

导读:中医看什么书的,背哪些书,读哪些书,学徒派与学院派又有哪些区别,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都能找到答案。熊老说如果我们不愚笨不懒惰,人人都能当个好医生。讲讲中医从什么书读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曾采访过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我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是学徒派,谁都知道,现在有句笑话,叫“地球人都知道”,因为我讲真话,从不隐讳我的出身,讲假话我不会的。问我是什么文化

中医书友会 - 中医,读书,学院派,学徒派 - 2015-05-12

【盘点】2017年12月2日Lancet研究精选

【盘点】2017年12月2日Lancet研究精选

2017年12月2日Lancet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Lancet - 2017-12-01

医学故事:中国古代10位医学伟人!

医学故事:中国古代10位医学伟人!

ize: 18px; font-family: 宋体;">   叶天士作为一位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伟大温病学家,作为精通内科、儿科及妇科、外科、五官科的医学大师,以其卓越的医学思想、高超的医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流芳百世。(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黄帝 是我国远古时期的杰出英雄和领袖人物,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因最早于姬水之地(沮水)奠定了他的功业基础,故又姓姬,因出生

MedSci原创 - 医学,故事 - 2017-01-29

血常规检查三大项解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常规检查三大项解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作为「三大常规」之一的血常规,在各级医院都有开展的检验项目,在对炎症和感染的诊断,类型鉴别和疗效监测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检验之声 -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 2023-03-08

Lancet:每年有多少人死于食物中毒?说出来吓坏你!

WHO预计,全球食物中毒大调查将是首次全球性的开展食物中毒对民众影响的大型调查。调查指出,虽然5岁以下的儿童仅占全球人口的9%,却有近30%死于被污染的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尤其是低收入地区发生率更高。

MedSci原创 - 食物中毒,诺如病毒,伤残调整寿命 - 2015-12-04

中华医学史上--十位古代医学名人

1.黄帝,是我国远古时期的杰出英雄和领袖人物,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因最早于姬水之地(沮水)奠定了他的功业基础,故又姓姬,因出生并主要活 动于陕北黄土高塬,而被尊称为黄帝。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完成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结束了野蛮时代,中华民族开始步入文明,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 统一中原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黄帝时代的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

MedSci原创 - 名人,古代医学 - 2014-02-06

PNAS:抗药细菌或更易在进化中被淘汰

有些人认为,细菌可能逐渐变异从而更有利于传播。但一项新研究提出,从长远看,具有抗药性较强等特征的变异细菌在进化过程中反而更易被淘汰。这一成果或将影响医学界对当前抗生素危机的看法。同篇阅读:(视角不同)PNAS:环境改变或为流行病暴发关键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的作者之一、英国沃里克大学博士后周哲敏对新华社记者说,他们独立研发了两个全新的生物信息学软件,以甲型副

新华网 - 抗生素危机,致病菌,抗药性 - 2014-08-08

Mater Sci Eng C Mater Biol Appl:氧化石墨烯/钴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涂层可有效抗感染

由于在改善其抗菌和抗腐蚀特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因此目前在表面保护涂层领域中需要基于材料的涂料。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发了磁性氧化石墨烯(MGO)涂料,其中通过使用高能球磨(HEBM)掺入钴铁氧体(CF)和氧化石墨烯(GO)以及涂料。使用ESEM,AFM,拉曼,FTIR光谱研究MGO涂料的形态,元素和功能分析。 EDS和PIXE方法用于元素分析。热分析表明MGO薄膜在高达100°C时是稳定的。观察到

网络 - 2019-09-12

Lancet:新发传染病风险评估应细化

每年因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数至少达到1000万,约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四分之一。新发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接踵而来,严重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现病原体约有40余种。如何对新发传染病的风险进行细致评估,来自多伦多公共卫生学院的David N Fisman等人对此展开评论,发表在2014年1月18日的The Lancet上。疫情爆发时,需优先考虑评估该新发疾病是否具有持续传播的基础

http://www.thelancet - 传染病风险,评估 - 2014-01-2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