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药品供需矛盾 点击跳转

政协委员刘玉村:医疗定价“见物”更要“见人”

政协委员刘玉村:医疗定价“见物”更要“见人”

供需矛盾使“号贩子”有机可乘“一升一降”盘活医院资源春节前,一则“东北女孩在北京怒斥号贩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女子怒斥医院号贩子,将300元的挂号费炒到4500元

新华社 - 医改,两会,号贩子,分级诊疗,看病难 - 2016-03-08

专家呼吁:注重培养男科医生

专家呼吁:注重培养男科医生

\ 6月25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男科、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北京医师协会男科专家委员会主办的2016北京男科论坛举行。此次论坛依然将“规范诊疗、面向基层、实用有效”作为主题,共邀请50多位知名专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近600名从事男科工作的医务人员参会。 开幕上,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郭应禄院士,大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纪志刚主任分别致辞。大会主席秘书长北

科学网 - 男科,医生 - 2016-06-30

医院开高薪“抢人”,近3万名毕业生挤爆医学类招聘会

医院开高薪“抢人”,近3万名毕业生挤爆医学类招聘会

12月8日上午,广东省2017届高校毕业生医学类急需紧缺人才专场供需见面会在南方医科大学举行,共有600余家省内外用人单位提供3.3万个岗位,吸引近3万名学生参加,场面火爆。

新快报 沈逸云 - 医院开高薪,医学类招聘会 - 2016-12-11

湖南成立综合医院儿科联盟 首批70多家医院加入

湖南成立综合医院儿科联盟 首批70多家医院加入

而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国家

湖南日报 - 医院,儿科联盟 - 2017-03-31

李兰娟院士:二胎时代产科儿科面临四个越来越多

李兰娟院士:二胎时代产科儿科面临四个越来越多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国现有的妇幼保健、产科儿科服务体系将面临近30年来最大压力。 这样的压力,李兰娟用了四个“越来越多”来总结。“一是高危产妇越来越多。”她说。据预测,再生育妇女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高龄孕产妇,发生病理妊娠概率也会增高,加上剖宫产的影响,又有一半以上的再生育妇女带有疤痕子宫,可能会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前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 - 李兰娟,产科,儿科 - 2016-03-08

精辟!冯唐对中国医疗的10句点评

精辟!冯唐对中国医疗的10句点评

“我1990年进入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毕业,现在距我毕业快20年了,(医疗中)有些问题我没觉得有根本性改变,相比我学医的时候,甚至有些问题变的更矛盾了。”

医学界智库 - 冯唐,中国医疗改革 - 2016-07-12

优化服务 三级医院将推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

优化服务 三级医院将推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

在医院各个检查室的奔波之苦一直饱受患者诟病。对此,国家卫计委发大招:目前我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达到近40%,今年,将在所有三级医院重点推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让患者一次性到医院解决所有问题。

环球医学 - 医院 - 2017-02-15

国家卫计委:医院绩效分配将向产科倾斜

国家卫计委:医院绩效分配将向产科倾斜

,产科“一床难求”等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27日部署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出力争增加产科床位8.9万张、增加产科医生、助产士14万名,在“十三五”前期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新华社 - 国家卫计委,医院绩效,产科 - 2016-09-29

我国发展中医儿科 助力缓解“儿科医生荒”

我国发展中医儿科 助力缓解“儿科医生荒”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儿科医生短缺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进一步扩大儿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同时,我国着力发展中医儿科,缓解儿童医疗服务供需矛盾

新华社 - 儿科,中医 - 2016-04-05

评论:让医生一周双休,天塌不下来

评论:让医生一周双休,天塌不下来

对患者而言,医生处于疲劳状态,也有可能增加误诊、误治等医疗风险一条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一周双休的提案,因涉及医生和患者双方的供需矛盾,连日来引发各方关注甚至争论。反对者认为,老百姓本来就“看病难”,医生周末休假会加剧这种矛盾;支持者则认为,医生也应该享有“双休”的权益,而且保证好医生的休息权,也有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4月19日《华商报》

检察日报 - 医生,双休 - 2016-04-20

中国医疗大变局

中国医疗大变局

1985年常被称为中国医改的元年,历经三十三年,中国医改历经“只给政策不给钱”、“开闸放水重金投入”、“利益角逐供需难平衡”,再到如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互联,医改开启了数字时代。

产业家 - 医改,互联网医疗 - 2019-03-04

互助献血叫停 跨区域调拨机制缓解“血荒”

互助献血叫停 跨区域调拨机制缓解“血荒”

“没了血会要命的”,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张楠楠焦虑地说。北京市年初关于取消互助献血的一纸规定,让需要输血治疗的张楠楠被医院拒绝接收,医院说因为缺血。张楠楠只是依赖互助献血的患者之一。“互助献血取消后,要加大无偿献血力度,保证血液的安全、充足供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委员说。他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委员联名一份“建议扩大血液供应”的

工人日报 - 互助献血,跨区域,调拨 - 2018-03-25

2300个孩子一个大夫:儿科医生何时不再荒

2300个孩子一个大夫:儿科医生何时不再荒

2017年冬季流感肆虐,我国多个城市陆续进入流感高峰,导致医院的门诊量明显增加。若干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儿科就诊数量创历史新高,突破历史极值,甚至很多医院的儿科因儿科医生人手不足等原因纷纷停诊。停诊的背后,除了政策鼓励的生育高峰,还凸显出一个问题:儿科医生荒。

科学网 - 儿科医生,医学教育,人才培养 - 2018-03-20

马上评|只有3名儿科医生的三甲医院,如何迎战流感高峰?

马上评|只有3名儿科医生的三甲医院,如何迎战流感高峰?

1月8日,一张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在网上被热传。据媒体报道,海河医院一共三名儿科医生,今冬感冒等儿科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后,儿科每位大夫每班得接诊60个以上的小患者,因超负荷工作三名大夫全部病倒,儿科不得不停诊。医生也是肉胎凡人,也需要休息,也可能遭到病魔的侵袭,这原本很正常。可如果整个医院的儿科因此停摆,高挂“免诊牌”,即便停诊通知写得再客气、再温暖,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点怪怪的。这倒不是

澎湃新闻 - 儿科医生,紧缺,三甲医院 - 2018-01-09

我国明年起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献 自愿捐献成唯一渠道

在12月3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昆明研讨会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主席黄洁夫正式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明年起,我国将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献 据黄洁夫介绍,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

观察者网 - 器官捐献,死囚器官,自愿捐献 - 2014-12-0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