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肝损伤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

负责人:赵建东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08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放射性肝损伤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
项目批准号
30800279
学科分类
C100802 生命科学部 _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资助类型
生命科学
负责人
赵建东
依托单位
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
2008
起止时间
200901-201112
批准金额
19.00万元
摘要
放射性肝损伤导致的肝功能衰竭是肝癌放疗的致死性并发症,正常肝脏的再生来维持肝功能是避免放疗失败的关键。本项目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部分肝脏放射损伤后,未受照射或受低剂量照射肝脏能否被刺激再生以及相应的机制。实验1:右半肝照25Gy,左半肝保护;实验2:右半肝照25Gy,同时左半肝照2.5-10Gy。实验3:给予肝硬化大鼠右半肝照射5-15Gy,左半肝不照射;实验4:肝硬化大鼠右半肝照15Gy,同时左半肝照射0-7.5Gy。检测肝细胞增殖因子等9项增殖指标。发现:①部分肝照射的损伤能刺激未受照射的肝脏发生明显再生;②接受低剂量照射的肝脏仍然有再生的能力;③硬化的肝脏在放射损伤后,再生的能力下降。④肝细胞增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生长因子介入了放射性肝损伤后肝脏的再生。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正常肝和硬化肝脏放射损伤后肝脏再生的规律,指出通过肝脏再生减轻放射性肝损伤是避免肝功能衰竭的一个有效途径。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对临床肝癌放疗技术的设计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