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读
【期刊导读】吴超教授团队:预测慢乙肝患者HBsAg血清学转换的新指标——基线HBsAb特异性B细胞
基线时存在HBsAb特异性B细胞的慢乙肝患者经PEG IFNα治疗48周更易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HBsAg降幅也更显著。
【期刊导读】吴超/黄睿/朱传武教授:HBV DNA检测不到且ALT正常的初治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结局探索
这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检测不到且ALT正常的初治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结局相关。
高福院士团队最新:动态清零结束后,长新冠的发生率近50%,疫苗或改变现状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随着接种疫苗的剂量增加,保护作用也会有所增强;其中,接种4-5针新冠疫苗,表现出最强的保护作用,高烧、寒战、腹泻以及一些中长期症状会显著减少。
高福/朱宝利/武桂珍团队《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开发出新型流感-新冠嵌合亚单位疫苗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领衔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新型流感-新冠嵌合亚单位疫苗,可对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产生有效保护。
严景华/方敏团队合作开发多抗原猴痘mRNA疫苗
该研究开发了含有多个抗原的猴痘mRNA疫苗,同时优化了多抗原mRNA疫苗制备流程。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严景华/方敏团队合作开发多抗原猴痘mRNA疫苗
该研究开发了含有多个抗原的猴痘mRNA疫苗,同时优化了多抗原mRNA疫苗制备流程。
Emerg Microbes Infect:COVID-19灭活疫苗对SARS-CoV-2 Omicron变体感染者中轻度疾病、肺炎和重症疾病的有效性
与原始Delta (B.1.617.2)变体相比,接种疫苗的个体对Omicron变体的中和抗体反应大大降低,尽管加强针增加了对Omicron变体的反应。
Emerg Microbes Infect:丽珠生物的重组融合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明显优于灭活疫苗
在疫苗选择方面,除现有已获批的疫苗均可接种以外,鼓励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其中,作为优选推荐的丽珠生物的重组新冠
EMI:曹清教授团队等首次系统描绘“猫抓病”患儿的临床特征
首次系统描绘了免疫功能正常的“猫抓病”患儿出现全身骨骼损害和内脏损害的临床特征。
Emerg Microbes Infect:台湾艾滋病毒携带者中丙型肝炎的微量消除
研究表明,DAA治疗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并减少全因死亡率、肝脏相关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EMI:台湾HIV感染者中性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基因6型的新作用
研究表明,DAAs实现了非常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随后与降低全因死亡率、肝脏相关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相关。
EMI:张文宏团队公布新冠口服药物VV116治疗效果
研究提示:阳性后5天内给药非常关键。
EMI:中国大陆儿科住院患者肺外结核的流行病学
儿童结核病患者(15岁以下)约占全世界所有病例的12%;这一比率每年都在增加。
Emerg Microbes Infect:张文宏团队发现异源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对奥密克戎效果更好
张文宏教授率领研究团队在《新生微生物与感染》刊发了一篇关于序贯接种对Omicron的研究结果。
EMI:2009 - 2019年中国浙江地区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供应对肺炎链球菌感染和基因重组的影响
肺炎球菌性肺炎是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被认为是预防肺炎球菌病(PD)最有效的方法,但暂停接种PCV疫苗如何影响PD的流行或肺炎链球菌的遗传进化尚不清楚。
EMI:风湿性疾病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中国的结核病(TB)病例数量位居世界第三。2010年15岁以上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459/10万。2019年,中国新增结核病患者83.3万人,占全球结核病病例总数的近8.4%。
Emerg Microbes Infect:地塞米松治疗重症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预后
自从SARS-CoV-2大流行的最初几个月以来,严重的新冠肺炎与全身炎症相关,这一事实促使人们努力评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效果。新冠肺炎中激素的广泛抗炎作用已在众多试验中得到评估。
IVIG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COVID-19重症比较有效
2020年3月20日,一篇以李太生教授和曹玮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