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oMedicine》:家族性脑海绵状畸形的循环生物标志物

2024-01-17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普萘洛尔在家族性CCM患者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可能有利于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脑海绵状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s),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毛细血管-静脉畸形,其特征是位于大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桑葚样病变。CCM病变具有渗漏性,易于破裂,会导致癫痫发作、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s)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focal neurological deficitsFNDs)

CCMs会以散发和家族形式出现。家族性CCM (fCCM)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总患病率为110000,其特点是患者一生中多灶性病变的数量和大小不断增加。相比之下,散发性CCM的患病率为1100-1200,在大多数情况下为单一血管病变。

已证明fCCM是由三种CCM蛋白之一的种系杂合功能缺失突变引起的,这三种CCM蛋白形成与内皮细胞粘附物连接相关的三聚体复合体,包括CCM1(KRIT1)CCM2(OSM)CCM3(PDCD10)

其中PDCD10/CCM3是一种多方面的基因,在典型的CCM1CCM2复合体以及其他生物过程(如细胞周期调节、神经元细胞迁移和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在鼠CCM模型和人类患者中,海绵体瘤内的内皮细胞表现为内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ndMT)表型,其特征为内皮细胞连接缺失、增殖增加和获得间质样特性。当CCM基因的缺失导致一些内皮祖细胞经历不受控制的克隆扩增、壁细胞结合的破坏和健康的邻近内皮细胞募集时,海绵状血管瘤就出现了。

目前,CCMs可用的治愈性治疗仅限于手术切除,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方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当病变位于脑干等深部脑结构时。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CCM患者的治疗和不同小鼠CCM模型的临床前研究表明,普萘洛尔(一种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和稳定血管病变,从而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国外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名为“Treat_CCM”的随机、开放标签、盲法终点1/2期试点试验,发现普萘洛尔在家族性CCM患者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表明普萘洛尔可能有利于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主要基于MRI诊断CCM的严重程度和进展。血浆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CCM疾病的监测和补充基于MRI的诊断。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已发表的研究探讨了循环生物标志物在CCM中的临床价值。

基于文献的系统回顾,17个循环生物标志物候选物被鉴定为CCM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用于分析:迂回引导受体4 (ROBO4)、凝血酶敏感蛋白1 (THBS1)、血小板因子4/PF4 (CXCL-4)血栓调节蛋白(TM)、五聚蛋白3 (PTX3)、分化簇14 (sCD1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CD54)、内皮生长因子/ CD105 (ENG)、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趋化因子。

研究团队通过对于来自1/2Treat_CCM试验的71名有症状的fCCM患者(40名女性/31名男性)17名健康供体(9名女性/8名男性)的血浆样品进行分析。

与健康供体相比,fCCM中的发现生物标志物如sCD14 (P=0.00409)LBP(P=0.02911)CXCL4(P=0.038)ICAM-1(P=0.02013)ANG2(P=0.026)CCL5(P=0.00403)THBS1(P=0.0043)CRP(P=0.0092)HDL(P=0.027)有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sENG(P=0.011)THBS1(P= 0.011)CXCL4(P= 0.011)CCM基因型相关。

sROBO4 (P= 0.014)TM (P= 0.026)CRP (P= 0.040)能够预测不良临床事件,如脑出血、FND或癫痫发作。

GDF-15FLT3LCXCL9FGF-21CDCP1被确定为2年随访期间MRI可检测新病变形成的预测因子

研究整体确定了一组可预测CCM进展的循环生物标志物,提示了CCM疾病的生物学解释和潜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Lazzaroni Francesca,Meessen Jennifer M T A,Sun Ying et al. Circulating biomarkers in 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J] .EBioMedicine, 2023, 99: 10491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2246, encodeId=66f62182246e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133849098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海绵状畸形#</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4909, encryptionId=d133849098b, topicName=脑海绵状畸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an 17 18:16:19 CST 2024, time=2024-01-1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1-17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Lancet Neurol:抗血栓治疗可降低脑海绵状畸形患者出血及神经缺损风险

研究发现,抗血栓治疗可降低脑海绵状畸形引起颅内出血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