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10亿元!这药「封神」之后...

2018-01-20 天宝 赛柏蓝

1月19日,北京市卫计委就“如何正确使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请专家进行了解答:“不建议奥司他韦成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不建议人们自行判断与使用。”

1月19日,北京市卫计委就“如何正确使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请专家进行了解答:“不建议奥司他韦成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不建议人们自行判断与使用。”

不同年龄、不同体重,使用奥司他韦的剂量也有所不同;

肾功能不全者,需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

危重症患者必要时可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

预防用药时,如果因胃肠道反应而提前终止用药,奥司他韦使用不当,易产生耐药性。

所以奥斯他韦的使用,应由专业医师决定。

风口上的奥司他韦

当今年的流感把奥司他韦推向风口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它解决的很多人的流感病痛。不然,国家卫计委不会把其列入《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之中。

公众为之疯狂,但凡不小心也流感,基本选择就是奥司他韦。先是备药,再是抢药,甚至托关系、找门路也要买这个药。俨然一副计划经济的状态。

奥司他韦“药店断货”、“医院脱销”已成为新闻中的旧闻。

有媒体报道称,有公司奥司他韦产品本月出货量超出10亿元,较往常增长近5倍。

2016年,达菲(奥司他韦)的全球销售额约为53亿元)。换句话说,2018年开年第一个月,一家中国公司轻松完成了全球五分之一的销量。

在国内,被授权生产、中国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的唯一生产商,其内部人士日前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称,目前该公司奥司他韦药品处于供货不足状态,暂时不对药店开放。

不曾想,因客观的需求大、对流感有疗效,却一时间被公众和大众媒体封神,贴上非理性的“神药”标签。

在恐慌中被封神,怕会造成药物滥用

而消费者的恐慌型购买,也是造成奥司他韦出现断货的另一原因。公众的恐慌表现在,未分清感冒的症状时,就想着吃奥司他韦治疗。

正如一位网友在评价网红经济时称,公众非理性的消费是促成网红经济崛起的主要因素。在流感这件事上,非理性消费则是造成抢货、恐慌的一大原因。

“‘神药’的脱销,实际上反映了人们的过度恐慌和药物的滥用。”曾任美国乔治城大学助理教授、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王晨光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

“疯狂之后是思考和平静“是一条普适的人生经验。正如王晨光对本次流感和奥司他韦的解读

“奥司他韦是世界范围内被批准的第一款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此后还有两种被批准使用,分别为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奥司他韦可用于重症流感患者,大多数的流感患者并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冯斌表示,目前没有研究成果及实验表明,奥司他韦对于流感以外的病毒性感染有效果。因此,奥司他韦不用于普通病毒性感冒及病毒性肠炎等,也不等同于流感疫苗的预防地位。(来自每日经济新闻)

1月17日,科技日报在采访王晨光的文章里也提到,在2017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降级了奥司他韦的地位,由核心用药降为辅助用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姜天俊更是撰文称,奥司他韦,用不好后果比流感更严重。

姜天俊说的“严重”指的是,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是治病,用不好则致病。

他指出,在日本,2001至2008年,日本卫生部门收到奥司他韦引起的不良反应约1000例。

旨在提醒,用药需谨慎,何况奥司他韦还是处方药,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盲目。

......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奥司他韦断货脱销背后的思考。没有事物是完美无瑕的,总要有人提醒众人,要客观理性的对待,尤其是药物。

走下神坛,让公众趋于理性

而随着近一个月,“奥司他韦”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大家的审视已经疲劳。更有人在姜天俊的文章下留言,怀疑奥司他韦炒作。却没有列出有效证据,被其他人说为信口雌黄。

更有医药人士发出声音:不管什么药,千万别“被”封神。医药圈的一个怪象是,所有责任都推向药物。不管是对中药还是对奥司他韦,好像一夜之间不唱反调,就显得我们没水平一样。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水平。

并且,奥司他韦从没说自己是神药。

别给药物“封神”,是担心公众盲目的崇拜和药物滥用,产生负面的反作用力。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多数的明星就是最好的例子。况且,人性的弱点之一是:把你打倒后,再往身上踩上一脚。

对于一个实实在在、不会说话的药物来说,除了它自己的名字外,贴上任何标签都是不客观的。

没有人希望在下次流感侵袭时,我们想到的仅仅是“神药”两个字,再无其他。

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它不是神药,它只是奥司他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