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破解百年难题!骆利群院士等团队合作发现雄/男性交配行为的神经回路

2023-08-29 医药加学习班 医药加学习班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分子指定的神经回路,它区分性别,由化学感觉通路支配,执行交配而不是攻击的运动程序,并支配性冲动和奖励。

雄性的性行为是天生的,而且是有益的。尽管它在生殖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控制先天雄性性行为和奖励的分子特定神经回路仍有待研究。

2023年8月11日,斯坦福大学Nirao M. Shah及骆利群合作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male sexual behavior and rewar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个神经回路,这是雄性交配所必需和充分的。该回路将化学感觉输入连接到BNSTprTac1神经元,后者支配POATacr1神经元,POATacr1神经元投射到调节运动输出和奖励的中心。

上位性研究表明,BNSTprTac1神经元位于POATacr1神经元的上游,BNSTprTac1在配偶识别后释放P物质,通过Tacr1激活POATacr1神经元,从而启动交配。POATacr1神经元的实验激活触发了交配,即使在性满足的雄性中也是如此,这是有益的,引发了多巴胺的释放和这些细胞的自我刺激。总之,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分子指定的神经回路,它区分性别,由化学感觉通路支配,执行交配而不是攻击的运动程序,并支配性冲动和奖励。

图片

交配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在发育过程中与大脑联系在一起,无需事先经验就能完成。这种天生的程序使动物能够在性成熟时繁殖,如果遇到潜在的配偶很少,这种程序尤其有利。事实上,野生老鼠是独居的,单个雄性可以占据大片领土,未交配过的雄性与雌性交配。尽管小鼠发育模式过程的实验可追溯性,但控制雄性交配的分子特定神经回路仍有待确定。

化学感觉线索对于发现潜在伴侣和引发性行为至关重要。雄性BNSTprTac1神经元利用化学感觉线索来区分性别,并指导雌性的交配和雄性的攻击。其他神经元群对雄性交配也很重要,包括下丘脑的视前区(POA),它们的分子身份仍有待确定,它们既调节交配也调节攻击。事实上,精确定位控制雄性交配但不控制攻击性的神经元一直是一项挑战。这些发现导致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交配、攻击和其他社会行为是由一组共同的大脑区域调节的,包括终纹床核的主核(BNSTpr)和POA,因此这些行为是作为网络的紧急输出而产生的。最后,大多数关于交配的研究都是在性经验丰富的雄性中进行的。最近对这些神经元群的研究表明,它们对内部状态和社会经验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因此很难辨别它们对先天交配表现的贡献。

图片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Cell 

考虑到交配对繁殖的首要作用,神经回路也必须产生交配的欲望。这种性动机促进了求偶,雄性啮齿动物会忍受足部电击来接近雌性。多巴胺能通路调节性欲,但这些通路如何影响促进交配的回路却知之甚少。

性行为是有益的,可能是作为一种提高繁殖能力的手段,但神经回路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却难以捉摸。此外,尚不清楚这些神经通路是否特定于与交配相关的奖励。经典的神经元自我刺激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着一个用于交配的“快乐中心”,这个快乐中枢的身份以及它与交配回路的关系仍有待确定。

该研究结合分子遗传学、神经元活动监测和功能研究来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分子指定的神经回路,它区分性别,由化学感觉通路支配,执行交配而不是攻击的运动程序,并支配性冲动和奖励。

参考消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0798-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神奇蘑菇或能改变抑郁症患者大脑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的研究发现,在神奇蘑菇中发现的一种迷幻化合物——裸盖菇素或许能帮助重新设定大脑中同抑郁症相关的神经回路的活动。

Nature:是什么神经回路诱导了冬眠?

冬眠的哺乳动物在面临食物匮乏时,会主动降低体温以减少能量消耗。这种诱导低代谢状态的能力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其也存在潜在的医疗效益。

Nature:挑战常规!新研究揭示可让皮层中的祖细胞返老还童

大脑皮层是我们认知过程的控制中心。在胚胎发生过程中,数十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经元聚集在一起形成驱动我们思想和行为的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元由祖细胞产生,而且祖细胞以非常精确的顺序依次产生它们。虽然神经科学教科书确立了这种特化过程的不可逆转的性质,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如今提供了相反的证据。事实上,当祖细胞被移植到幼鼠胚胎中时,它们恢复了过去的技能并恢复青春(或

痛情绪的神经回路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卢渡、陈骏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孙建良);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麻醉科(肖纯) 疼痛是一种多维的主观体验过程,包括痛感觉分辨组分和痛情绪组分,前者负责编码和感受疼痛刺激的属性(刺激的性质、强度及位置等),后者负责编码疼痛刺激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厌恶、焦虑、恐惧以及迫切想终止疼痛刺激的愿望等)。痛感觉分辨组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痛情绪组分的研究相

Nat Neurosci:跑得越快,学得越快?

4月16日发表在 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帕利默未知技术的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小鼠跑得越快,它学习能力也越强。

Cell:终于搞清楚了!杨五洲等发现控制手运动功能的神经回路

该研究揭示了小鼠前皮层(AC)和髓质的精细解剖和功能图。不同的皮层区域产生三维的突触柱,平铺在外侧延髓上,在位置上与突触后神经元的背腹位置相匹配,调整到不同的前肢动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