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运动,肌肉也能“电”出来?

2016-06-17 胡珉琦 赵广立 中国科学报

图为肌肉电刺激装备 被动锻炼永远不可能拥有主动运动产生的运动快感。运动可以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人在主动运动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以至于让人上瘾。 从去年开始,腹肌、马甲线成了准运动达人们的标志,尤其是原先受到忽视的女性力量训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一种利用“EMS”技术的新型塑形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运动也能练肌肉,


图为肌肉电刺激装备

被动锻炼永远不可能拥有主动运动产生的运动快感。运动可以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人在主动运动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以至于让人上瘾。

从去年开始,腹肌、马甲线成了准运动达人们的标志,尤其是原先受到忽视的女性力量训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一种利用“EMS”技术的新型塑形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运动也能练肌肉,真的可能吗?

什么是肌肉电刺激

“放松,注意呼吸,对,放松,注意呼吸……”

穿上蝙蝠侠一样的紧身衣裤,接上电极,1、2、3,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卷腹”动作,“被困在”EMS(Electro Muscle Stimulation,肌肉电刺激)装备里的记者还没做到第5个就已经力不从心——只感觉身体不知从哪组动作开始就不是自己的了。20分钟下来,已经是大汗淋漓。

而接下来的几天里,EMS健身“后遗症”来了——浑身肌肉酸痛,那种感觉与“好久没运动、突然来场猛的”几乎一模一样,直到四五天后才彻底消失。

“全身EMS健身模式正是借助于特殊设备,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同步训练全身90%的肌肉群,肌肉及活动可以从传统力量训练的30%~50%增加到90%。所以只需要20分钟的EMS健身,加上10分钟的拉伸放松,就可以满足一周的训练需要了。”7+新概念健身创始人曾静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EMS”从字面上理解应是“肌肉电刺激”,据介绍,EMS健身能够模拟大脑电信号,使用低频电脉冲,来激发肌肉收缩,从而弥补大脑和神经的“惰性缺陷”。

曾静表示,EMS技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欧盟和美国已经批准在健身和理疗康复方面的应用。但这种全身性的EMS健身只是近期才开始风靡。“它不仅适合职业运动员,还适合普通大众。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太适合传统健身方法的人,比如有些患有腰背关节问题的人们。”

国内关于“EMS”的热议,主要是由于日本MTG公司旗下的贴腹式健身仪器SIXPAD在国内的上市,吸引了一批年轻的运动达人。此后,也相继有国产品牌推出这项技术,并在网络平台销售。

对于这些产品,用户体验中普遍提到了酸痛感,但对于是否真的可以提升力量,则存在疑虑。

主要用于放松和康复

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是肌源性因素和神经源性因素。肌源性因素主要集中在肌肉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初长度及关节角度方面;而神经源性因素主要集中在中枢激活、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协调控制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方面。也就是说,肌肉力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的神经冲动强度、频率大小与高低。

正因如此,多年训练的运动员想要使肌肉力量再提高,主要采用强度加大,刺激方式改变、神经激活频率进一步提高等方法。其中,功能性电刺激就是一种辅助手段,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电流诱导肌肉收缩以提高肌肉力量。

有实验表明,电刺激、传统力量训练、传统结合电刺激均能促使力量增加,但传统结合电刺激训练效果最好,其次为传统力量训练,最后是电刺激训练。因此,理论上肌肉电刺激确实可以帮助增长肌肉。

但是,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主任熊开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在运动员训练实践中,这项技术的使用并不多见,教练员认为其效果并不明显。

他说,事实上这项技术主要是用于运动功能受限者的康复、放松,肌电刺激能起到阻止肌肉萎缩和功能退化的作用。如果用于训练,需要合适的电刺激频率和时间,控制非常复杂,想要真正有效增长肌肉力量的电刺激可能会给运动员带去灼伤,具有一定风险。

不过,他还指出,对普通人而言,如果平时从不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力量训练,使用肌电刺激后有酸痛感,意味着肌肉产生了过度收缩,类似于训练过量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长肌肉的。

被动锻炼的尴尬

然而,说到底“EMS”本质上是一种被动锻炼,在专业运动人士那里并不被推崇。被动锻炼的尴尬在于,当它成为一种懒人运动的时候,它的效果往往是非常有限的。

熊开宇强调,无论是减肥还是塑形,如果放弃饮食的控制和规划以及可持续地有氧和力量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

近年来最典型的被动锻炼的仪器要数振动减肥仪。以振动摇摆机为例,这种被设计成类似于小滑板外形的摇摆机,只要人们站在上面,就可以微微抖动,让使用者的身体进行上下左右全方位的运动,5分钟内振动3万次以上,这样便可以甩脂溶脂,燃烧卡路里。

事实上,它的原理也是通过振动刺激肌肉收缩,主要起到放松和按摩的作用,并不能消耗能量。甩脂机的减肥原理可能会缩小脂肪细胞的大小和之间的空隙。

相反,熊开宇指出,长时间的高频震动,不但可能造成头晕,严重的可能损伤人体的关节、脊柱。

同样的,通过“EMS”技术反复刺激肌肉可以让肌肉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有力,但在缺乏额外计划性饮食和训练的前提下是无法真正改变肌肉形态的。

除此之外,被动锻炼永远不可能拥有主动运动产生的运动快感。运动可以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人在主动运动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以至于让人上瘾。

在熊开宇看来,对健身有较高要求的人可以将一些被动锻炼仪器作为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锻炼效果,而对于试图用其彻底取代主动锻炼又管不住嘴的人,始终是徒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90387, encodeId=2ff19038e25, content=好文章,值得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53751677671, createdName=沉心多思, createdTime=Sat Jun 18 18:08:00 CST 2016, time=2016-06-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6-18 沉心多思

    好文章,值得学习

    0

相关资讯

AHA:做好以下7个方面,就能有更健康的心脏!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了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远大于因其他疾病死亡的人数。别以为还年轻,心脏病就很遥远!今年在芝加哥举行的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指出,严重心脏病发作患者呈现年轻化!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和家族史,这是个人无法控制的。但是,心脏健康也取决于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是否吸烟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而这些都是个人自己可以加以控制的。你现在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你未来患心

Stroke:运动可降低民众卒中风险

卒中是导致民众死亡和终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CDC指出,美国每年有超过795000名美国人发生卒中,其中约13万人死亡。 研究人员指出,规律的身体锻炼可预防卒中,它可帮助机体维持正常体重,降低血压和胆固醇。2008年美国人锻炼指南建议18-64岁的成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然而,2014年全国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符合要求。德克萨斯大学

ESC 2016:心衰患者也要勇敢动起来!

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Rod Taylor博士和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不应害怕病发而不进行体育运动,适度的体育运动可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存时间。研究结果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协会上提出。 研究人员对20项共涉及4000名心衰患者的实验进行了探究和总结,他们指出,总的来说,相比不运动的心衰患者而言,运动可使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下降18%,住院治疗的风险降低11%。 虽然他们不能证明锻炼和延长

柳叶刀子刊:94%的中风可以避免

本月,《柳叶刀》神经学分刊发文称,90.2%的中风负担都由可调节风险因素造成,并且,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题所示,这篇文章分析了GBD2013这个大数据库里的疾病信息,目标中风。之所以选择中风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研究者认为,中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牵涉之广泛,是可以最好的反应和预测短期和长期的全社会健康情况的。 本次研究采用的中风负担衡量标准

Prev Chronic Dis:健康相关的5步,却只有6.3%的成人年能做到

研究人员发现,在美国的成年人中,只有很一小部分人参加了全部五个主要的健康相关行为,以预防慢性疾病,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 CDC人口健康部门的Yong Liu博士和同事呼吁协作努力,以促进健康。“1982年,阿拉米达县(加利福尼亚)研究确定了五个关键的生活方式,可预防慢性疾病,并与死亡率下降显著相关,”他们写道,“包括不吸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一次

运动对NAFLD患者有益

根据一项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基于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液丙氨酸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表明运动对这类患者有益。日内瓦大学医院的Lorenzo A. Orci博士和同事检索了 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对基于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的随机试验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研究了各种试验终点如肝内脂质含量与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