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马晓溦团队《ACS Nano》:脂肪组织天然靶向的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平台用于局部减脂治疗

2024-05-2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利用重组密度脂蛋白对于脂肪组织的天然靶向能力及温敏水凝胶在局部组织较长时间内控制药物释放的特性,实现了靶向脂肪细胞、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化、调节脂质代谢和控制炎症的一步式肥胖治疗策略。

作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是诱发多种慢性疾病的诱因,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然而,现有的抗肥胖药物不仅在疗效上有限,而且常伴有全身毒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选择性地靶向脂肪组织,提高局部能量消耗,以克服现有抗肥胖疗法的局限性。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马晓溦副教授等人设计了一种负载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温度敏感的水凝胶药物递送系统(rHDL@Res/gel),以实现白藜芦醇(Res)在脂肪组织中的靶向递送。该研究利用重组密度脂蛋白对于脂肪组织的天然靶向能力(有效靶向脂肪细胞表面的SR-BI)及温敏水凝胶在局部组织较长时间内控制药物释放的特性,实现了靶向脂肪细胞、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化、调节脂质代谢和控制炎症的一步式肥胖治疗策略。相关工作以“Development of Recombinant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Platform with Innate Adipose Tissue-Targeting Abilities for Regional Fat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ACS Nano

图片

文章要点

本研究中,作者成功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脂肪细胞,以研究rHDL@Res对成熟3T3-L1脂肪细胞棕化的影响。发现rHDL@Res对成熟3T3-L1脂肪细胞的脂质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线粒体长度较短,数量较少,且形态为短丝状或颗粒状,线粒体代谢缓慢。而rHDL@Res处理后,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和长度都显著增加,表现为细长丝状结构特征,线粒体代谢旺盛,有效增加能量消耗。(图1)此外rHDL@Res处理后,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的棕色脂肪相关基因(PGC-1α,UCP1,PPARγ等)明显上调,表明rHDL@Res诱导白色脂肪细胞发生棕化,以促进脂肪细胞能量消耗增加。(图2)

图片

图1 rHDL@Res在细胞水平上的抗肥胖作用

图片

图2 rHDL@Res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化

作者成功构建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每4天腹股沟皮下注射一次rHDL@Res/gel,总计24天。经过24天的治疗,rHDL@Res/gel处理组肥胖小鼠的代谢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ngWATs)减少了68.2%,H&E染色结果表明rHDL@Res/gel处理组白色脂肪细胞明显萎缩,棕色脂肪细胞大量出现。同时,小鼠体重相对于初始重量减少了27%。组织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rHDL@Res/gel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化的效果。(图3)

图片

图3 rHDL@Res/gel对HFD诱导的肥胖小鼠的抗肥胖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rHDL@Res/gel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对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进行脂质组学分析。作者结合实验结果推测白藜芦醇激活了AMPK信号通路,最终引发了白色脂肪组织的重塑,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棕化。SIRT1的激活是通过AMPKα磷酸化介导的。SIRT1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包括通过调节PPARγ和PGC-1α的活性来改善葡萄糖稳态和脂肪组织的重组。这种调节导致UCP1表达量增加,UCP1是脂肪组织中增强产热和促进脂肪棕化的关键因素。基于脂质组学结果,进一步表明甘油三酯(TG)首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这些脂肪酸随后经过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和丙二酰辅酶A,用于合成棕榈酸,然后转化为甘油二酯(DAG)。DAG是合成膜磷脂的前体,包括PA、PC、PE、PI和PS。简而言之,rHDL@Res/gel促进了脂肪酸向磷脂(PA,PC)的转化,加速了脂肪动员,减少了甘油三酯的蓄积,从而导致脂肪组织的减少。(图4)

图片

图4 rHDL@ Res/gel对脂质代谢产物的调节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作者设计了一个基于rHDL的药物递送系统,旨在有效控制局部肥胖。利用rHDL负载Res可显著提高其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rHDL可有效靶向脂肪细胞表面的SR-BI,为实现高效给药提供了特定途径。此外,将rHDL@Res封装在温度敏感的水凝胶中,能够响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并具有溶胀性、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rHDL@Res/gel表现出以下特性,包括(1)抗肥胖作用(2)促进血管生成和抑制炎症(3)调节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该策略为肥胖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图5)

图片

图5 rHDL@Res/gel设计及抗肥胖示意图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0040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5826, encodeId=e6b822058261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121102332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密度脂蛋白#</a> <a href='/topic/show?id=f8c5843e3c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脂肪组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4373, encryptionId=f8c5843e3c5, topicName=脂肪组织), TopicDto(id=102332, encryptionId=712110233249, topicName=高密度脂蛋白)],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1 13:48:21 CST 2024, time=2024-05-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节后打工人必备!提神降脂还超方便!每天3杯冻干咖啡,改善肠道菌群调血脂,还多吃不长胖!

PLOS ONE:冻干咖啡溶液对高脂肪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模型的影响:对炎症反应、脂质谱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就对啦!全葡萄粉能有效降胆固醇,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

Nutrients:标准食用葡萄粉对健康受试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一项初步研究。

Circulation:HDL-P与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分析:大样本、多种族、多器官、不同性别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性标志物,特别是冠心病;然而,HDL颗粒浓度或可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本研究旨在对比HDL-C和HDL-P与不同特征人群动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Science揭秘:这种胆固醇,让肝脏疾病有救了!

最新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一篇研究显示小肠分泌的HDL3可通过阻断肠道细菌产生的炎症反应来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JAHA:心力衰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受损

基线时更好的HDL胆固醇外流与随访期间较低的死亡率相关,而与HDL胆固醇无关。心力衰竭患者随访期间HDL胆固醇外流和抗炎能力下降。

血脂检查单中不起眼的它,竟与早期、晚期、总体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升高都扯上关系?

PLOS Medicine:脂蛋白A和其他脂质与前列腺癌风险的关系:一项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ATVB:高密度脂蛋白与主动脉瓣钙化长期发生率和进展的关系

在多民族人群中,HDL-C、HDL-P、大HDL-P和缺乏apoc3的HDL-C与AVC的长期发生率和进展呈负相关。

JNNP:较高的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水平与肌萎缩侧索硬化风险降低相关

除了占不到15%病例的少数单基因变异外,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发展的确切因素尚不清楚。目前主要理论有:神经毒性物质累积;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吃牛肉可以降低患心脏病风险?

食用低饱和脂肪地中海饮食、和500g/周的未加工瘦红肉,5周后,可降低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ardiovasc Diabetol:累积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

累积MHR可能是hsCRP的一个有前途的补充,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代谢性炎症对T2DM易感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