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 Vaccin Immunother:福建省疫苗政策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意识的关系

2022-12-31 从医路漫漫 MedSci原创 发表于内蒙古

2013年至2017年期间估计HBsAg阳性率为6.9%。与2006年普通人群(1-59岁居民)7.2%的患病率相比,这一比率略有下降。

背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在中国,自1981年乙肝疫苗上市以来,政府实施了两项关键战略来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1992年,乙型肝炎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2年又被纳入国家婴幼儿免疫规划系列疫苗,适龄婴幼儿免费接种。同时,采取相关措施(如常规覆盖监测和评估、补充免疫活动、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免费提供乙肝免疫球蛋白),强调及时开始第一次接种(如出生后24小时内),提高乙型肝炎疫苗系列完成的覆盖率。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2002年实施的免费乙肝疫苗政策显著改善了乙肝疫苗系列的及时启动和完成,从而导致了中国福建省HBV感染率的下降。根据1992年、2006年和2014年进行的三次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5岁以下儿童HBV感染患病率从1992年的21.7%大幅下降到2014年的0.2%。针对目标儿童取得显著成效;然而,HBsAg阳性在中国的患病率仍然很高。根据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其中大多数纳入的研究仅招收成年居民),2013年至2017年期间估计HBsAg阳性率为6.9%。与2006年普通人群(1-59岁居民)7.2%的患病率相比,这一比率略有下降。

此外,更新的乙型肝炎评估数据可能有助于评估目前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特别是在HBV感染流行率高的地区。但2014年以来福建省全人群近期HBV感染情况尚不清楚。此外,在这一领域,关于肝炎政策对HBV感染和乙肝意识影响的文献基本缺乏。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在常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覆盖率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打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乙型肝炎预防的障碍至关重要。

目的:我们于2020年进行了第四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更新中国福建省1-69岁居民的HBV感染流行情况,并评估乙肝疫苗政策对HBV感染和乙肝意识的影响。

方法:我们在五个国家监测县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解决这些关切。共有5873名受试者被纳入,并根据政策时间节点(1981、1992和2002)分为四个出生队列。

结果: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8.6%(95%可信区间为7.9~9.3)。与1981年以前出生的婴儿相比,出生于1981年、1992年至2001年和2002年的≥出生队列中,调整后的优势比分别为0.5 1(95%CI:0.43~0.6 2)、0.10(0.0 8~0.12)和0.015(0.0 1~0.023),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OR分别为1.2 6(1.0 0~1.5 7)、0.39(0.2 6~0.5 8)和0.019(0.006~0.0 6)。在4,865名15岁的≥居民中,自从将乙肝疫苗引入免疫计划(β=−0.25,SE = 0.08,P = .001, 以及β=−0.20,SE = 0.08, P =0 .017。1992年至2001年和2002年≥出生队列的SE=0.08,P=0.017)。这种下降在第一剂乙肝疫苗开始接种的时间内表现得很明显。

图1 调查期间按出生年份划分的普通人群HBV感染、HBsAg携带和抗- HBC流行率和报告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报告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是在有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居民中计算的。

图2 出生队列与HBV感染风险、HBsAg携带和抗- hbc阳性的关系。调整因素包括性别(男性或女性)、民族(汉族或非汉族)、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中学或高中、大学及以上、学生)、居民(城市或农村)、乙肝疫苗接种(是否)。

表1 四个出生队列的乙肝知识水平。

图3 4个出生队列的乙肝知识水平。Bonferroni P值> .05为标有相同字母(b)的出生队列之间的得分,否则P < .05(例如,标有不同字母的出生队列)。

结论:尽管乙肝疫苗接种政策帮助减少了感染,但人们的接种意识下降。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需要采取更多针对目标人群的措施来提高公众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识。

原文出处:uang LF,  Lin ZQ,  Yang XH,  et al.Association of vaccine policy with virus infection and awareness of hepatitis B in Fujian, China.Hum Vaccin Immunother 2022 Dec 30;18(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新生儿乙肝从何而来?一份案例分享

这组特殊的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中不常见模式解读

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我们俗称的“二对半”

Front Immunol: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调查

OBI被定义为血清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ALT值正常,通常但不总是检测不到血清HBV DNA,但在肝脏中可检测到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Front Immunol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促进单核细胞的M2样转变加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急性慢性肝衰竭的恢复

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由潜在慢性肝病的急性损伤引起的严重肝功能障碍和相当高的短期死亡率。ACLF的标志是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和严重炎症。然而,目前对ACLF的治疗侧重于

Front Immunol:中国南方河源市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献血者中发现的高频显著HBV突变

OBI被定义为在窗口期(WP)之外,血浆和/或肝脏中存在非常低水平的HBV DNA,伴有检测不到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或没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体(抗-HBc)或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肝癌死亡率“悄悄”增加,原因竟然不是乙肝病毒!

肝癌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丙肝病毒(HCV)感染、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其次肝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黄曲霉毒素的摄入以及长期摄入腌制、煎炸、熏烤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