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时钟与基因天然回路的奥妙

2016-10-22 佚名 生物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改善一种被称作压缩振荡子(repressilator)的人工合成时钟的准确性。他们描述了他们采取的步骤来降低这种生物系统中的噪声数量和它如何好地发挥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0月1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ynchronous long-term oscillations in a synthetic gene circuit”。针对这项研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Xiaojing Gao和Michael Elowitz发表一篇“新闻与评论”类型的论文,论文标题为“Synthetic biology: Precision timing in a cell”,并且解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如何可能改善对天然基因回路的理解。

科学家们已注意到一些活细胞—比如作为生物钟一部分的那些细胞---在追踪时间上表现出的高精度,并且试图复制这种过程。16年前,Michael Elowitz和Stanislas Leibler开发出如今被称作压缩振荡子---一种人工合成的振荡性基因回路---的东西。他们的结果已表明在实验室设计和构建基因回路是可行的。所构建出的基因回路能够发挥功能,但是噪声较大,因而并不比天然的细胞时钟那么准确。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这种压缩振荡子的几个设计步骤进行改善,每次改善都极大地降低噪声数量,而且通过这样做,增加它的精准度。

这种压缩振荡子是利用结合到位于靶向抑制的一个基因附近的DNA序列上的阻遏蛋白而被制造出来的。三种阻遏蛋白被制造出,当一种阻遏蛋白表达增加时,它导致第二种阻遏蛋白表达下降,接着这会导致第三种阻遏蛋白表达增加,如此一来,产生表达振荡---这些行为受到报告分子的监控。

不幸的是,每种振荡会受到被视为噪声的随机波动的干扰。为了降低这种噪声,研究人员将这些报告分子整合到这种压缩振荡子中,对这些阻遏蛋白进行改造,使得它们遭受降解,以便降低制造出的阻遏蛋白编码基因的拷贝数量,同时增加这三种阻遏蛋白中的一种与DNA序列之间的结合阈值。

在对这些改进进行测试时,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将振荡周期长度的标准差从35%降低到仅仅14%,Gao和Elowitz将14%描述为高精度---足够好而允许大量细胞保持同步。(生物谷Bioon.com)

温馨提示:87%用户都在生物谷APP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 天天精彩!


...(全文约1214字)
显示全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20106, encodeId=9e1016201069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81624e85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工合成#</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785, encryptionId=581624e8522, topicName=人工合成)],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51120073605, createdName=循证小兵, createdTime=Mon Oct 24 08:13:00 CST 2016, time=2016-10-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六感缺失或导致严重发育障碍:直接影响人类动作协调性

说起“第六感”,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一种与对未来预判相关的“直觉”。但事实上,科学上指的第六感则是人类的本体感觉,即人体自身的空间感。 这种第六感帮助我们在缺乏视觉帮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凭借对于空间的感觉而协调我们的身体——例如蒙着眼走路等。 在先前的研究中,科学家找到了于第六感的相关基因——PIEZO2,然而由于研究素材的缺乏,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 然而,最新被发

Cell:科学家发现维持机体健康蛋白水平避免疾病发生的特殊中央机制

2016年9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当阻断DNA转录翻译为蛋白质时细胞所发生的变化,DNA向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对于维持机体健康的蛋白水平及细胞功能非常关键。文章中研究者对mRNA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想通过研究揭示细胞如何感知阻断制造mRNA产生的时间,以及细胞如何通过协调“细胞机器”来关闭制造mR

人类大脑对截去的四肢存有记忆,那换头之后呢?

大脑对截去的四肢存有记忆?是的,你没看错,截肢患者有时会出现幻觉,以为被截去的肢体还存在,并且似乎还能感觉到它传来的疼痛等,这就是“幻肢感”。 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截肢患者的大脑成像中,还保留着对被解除肢体的影像,这也许就是“幻肢感”的成因。 “第三只手”并不存在 “幻肢感”总会让截肢患者产生一种错觉,即被截去的肢体仿佛还存在。有神论者会认为这是灵魂

为何我们只遗传母亲的线粒体?清华薛定和港中文姜秉昊教授Nature子刊揭秘

最近,清华大学薛定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姜秉昊教授的联合课题组在线粒体遗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以线虫为模式生物发现了调节父系线粒体选择性清除的一个关键机制,即线粒体分裂和融合之间的平衡。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众所周知,线粒体在哺乳动物中是遵循母系遗传规律的,即个体的线粒体DNA只能从母亲那里遗传而来。在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来

实验新人必读:细胞培养那些事儿

导语 细胞培养的路上,有多虐心就有多少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小小的平皿之中,细胞点点,引无数英雄竞挂东南枝。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即便是细胞复苏与保存这两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也能造成实验汪内心无比巨大的阴影面积。好在小鱼这里有本细胞培养秘籍,可让细胞这个熊孩子彻底变为你的贴心小棉袄。 细胞复苏步骤: 细胞冻存步骤: 其实,刚刚复苏

GW-ICC 2016:基础与转化医学壁报一览

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第二十一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学会年会、 世界心力衰竭大会、 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 亚太心脏大会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梅斯医学小编从会场发来的本届长城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壁报一览: 1.LPS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对建立支架内再狭窄炎症细胞模型的探索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李红梅 王显 摘要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