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Biomed Sci:FOXF1 错义突变与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和肺静脉错位相关的分子后果

2024-11-10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FOXF1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FOXF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肺泡发育和血管形成,最终导致ACD/MPV的发生。

背景 肺静脉错位性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ACD/MPV)是一种致命的先天性肺部疾病,与叉头框F1(FOXF1)基因及其调控区域的基因组变异密切相关。然而,关于FOXF1基因组变异如何导致ACD/MPV以及这些突变影响哪些分子机制,目前知之甚少。因此,研究了ACD/MPV患者特异的FOXF1基因突变对FOXF1分子功能的影响。

ACD/MPV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泡结构发育异常和肺静脉错位。这种疾病通常在新生儿期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绀。由于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导致氧气交换不足,进而引发严重的呼吸衰竭。ACD/MPV的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极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FOXF1基因是ACD/MPV的关键基因,其编码的FOXF1蛋白在肺泡发育和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FOXF1蛋白属于叉头框转录因子家族,具有DNA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FOXF1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FOXF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肺泡发育和血管形成,最终导致ACD/MPV的发生。

方法 为了研究ACD/MPV患者特异的FOXF1基因突变对FOXF1分子功能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将包含ACD/MPV相关突变之一的FOXF1构建体进行抗原表位标记,并在哺乳动物细胞系中表达。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观察FOXF1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结合试验和荧光素酶试验,以研究FOXF1突变对目标基因结合和激活的影响。EMSA结合试验可以检测FOXF1蛋白与特定DNA序列的结合能力,而荧光素酶试验可以评估FOXF1蛋白对目标基因的转录激活能力。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免疫沉淀后进行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以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观察FOXF1蛋白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而了解其在细胞内的功能。

最后,我们使用磷酸化标记蛋白质印迹分析来研究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磷酸化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机制,通过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的功能和活性可以发生改变。通过研究FOXF1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我们可以了解其在细胞内的活性调节机制。

结果显示,通过上述实验方法,我们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首先,ACD/MPV相关FOXF1突变定位的概述显示,G91-S101区域频繁发生突变。这一发现提示我们,G91-S101区域可能是FOXF1蛋白的关键功能区域。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91-S101区域由一个α-螺旋组成,并预测对DNA结合至关重要。通过构建FOXF1的叉头DNA结合域的三维模型,我们发现G91-S101区域的α-螺旋结构对于FOXF1蛋白与DNA的结合至关重要。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该区域内的FOXF1错义突变对FOXF1蛋白的DNA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错义突变不同地影响了FOXF1蛋白的DNA结合能力,并根据突变位置影响目标基因的转录调控。这表明,FOXF1蛋白的DNA结合能力对于其转录调控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其中一些突变可以影响FOXF1蛋白的转录后水平,如通过MST1和MST2激酶的磷酸化改变所显示。这表明,FOXF1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对于其转录后调控功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FOXF1基因编码区内的错义突变在多个层面上改变了FOXF1蛋白的分子功能,如磷酸化、DNA结合和目标基因激活。这些结果表明,ACD/MPV患者携带的DNA结合域内的错义突变可能不同地影响FOXF1分子途径,并可能解释ACD/MPV的表型异质性。ACD/MPV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分子途径。FOXF1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FOXF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肺泡发育和血管形成,最终导致ACD/MPV的发生。通过深入研究FOXF1基因的突变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ACD/MPV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原始出处:

Edel GG, van Kempen M, Munck AB, Huisman CN, Naalden CAP, Brouwer RWW, Koornneef S, van IJcken WFJ, Wijnen RMH, Rottier RJ. The molecular consequences of FOXF1 missense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lveolar capillary dysplasia with misalignment of pulmonary veins. J Biomed Sci. 2024 Nov 4;31(1):100. doi: 10.1186/s12929-024-01088-5. PMID: 39497128; PMCID: PMC115369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6184, encodeId=a3382236184a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59182383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静脉#</a> <a href='/topic/show?id=09461158e6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a> <a href='/topic/show?id=65931158e71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FOXF1 #</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5877, encryptionId=65931158e717, topicName=FOXF1 ), TopicDto(id=115876, encryptionId=09461158e637, topicName=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 TopicDto(id=82383, encryptionId=159182383b2, topicName=肺静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Nov 10 14:36:00 CST 2024, time=2024-11-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

患儿,男,91d,外院示心脏超声异常入院

阜外医院报告全国很大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经验:1岁内患儿死亡风险高

近期,阜外医院侯剑峰等对该院56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EHJ:最小与很大肺静脉分离患者预后并无差异

肺静脉分离(PVI)的基石是导管消融心房颤动(AF)。未行静脉间嵴消融(IVR)可能被纳入消融策略来实现肺静脉分离(PVI),然而,这种分离术的试验缺乏。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多中心研究旨在比较了最小(仅行环前庭PVI)与最大(环前庭PVI联合IVR消融)分离策略的疗效。研究人员收纳了234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平均59岁,66%男性),并比较了最小(仅行环前庭PVI)与最大(环前庭PVI联合IVR消

Lancet:腺苷测试识别肺静脉分离安全有效

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心律失常复发很常见。腺苷测试可能识别房颤患者休眠肺静脉传导可减少心律失常复发。本研究明确静注腺苷能否识别肺静脉休眠传导并使阵发性房颤患者免于复发。 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和北美18所医院进行了这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收纳了年龄大于18岁的534名6个月内房颤症状性发作≥3次的患者。患者于肺静脉分离后接受静注腺苷治疗以识别休眠传导。研究者随机选择如一些无休眠

WCC 2014:很大和最小消融策略实现PVI的患者转归相同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通过最小和最大消融策略实现肺静脉隔离(PVI)所得到的患者转归相同。但需要通过静脉间嵴(IVR)消融实现PVI的心房颤动(AF)患者复发率增加,造成此差异的一部分原因可能为解剖学上的差异。 此项研究共纳入200例年龄为59±9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患AF 60±55个月,左心房面积24.6±5.9cm2),并随机通过最小或最大消融策略实现环

新生儿期后,右心房异位伴功能性单心室和心外全畸形肺静脉连接治疗的结果:延迟手术治疗,改善结果

本研究旨在回顾单一中心对RAI并发功能性单心室(FSV)和全身异常肺静脉连接(TAPVC)患者延迟手术治疗的结果。

AJT:肺移植术后肺静脉狭窄血管内经心房支架置入术

PVS或PVO后LTx的经心房血管内支架似乎是一个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应该考虑应对这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谨慎执行。

SCI REP:外周血和肺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由此可见,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PB和IPVB中CTC计数是TFS和O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AHA 2021丨AMAZE研究:与单独肺静脉隔离相比,使用 LARIAT 辅助左心耳结扎术的结局

在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中,左心耳(LAA)因其独特的解剖与电生理特性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LAA内形成的血栓是绝大多数(约90%)卒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