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对拮抗剂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11-11 生殖医学论坛 生殖医学论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IVF/ICSI-ET助孕的823例患者资料。

拮抗剂方案自2001年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控制性促排卵(COS),由于相对较短的促性腺激素(Gn)刺激时间和较少的Gn剂量,拮抗剂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促排卵过程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近年来,拮抗剂方案由于适用人群广、用药周期短及并发症少,已成为全世界生殖中心最常用的促排卵方案之一。

随着拮抗剂方案的广泛应用,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对拮抗剂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研究显示,拮抗剂方案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波动在9%~30%,高孕酮水平可能对卵母细胞质量、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新鲜胚胎移植比例及鲜胚移植结局。近年来已有多篇文献探索了晚卵泡期高孕酮水平对鲜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IVF/ICSI-ET助孕的823例患者资料,根据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5组:≤0.60 ng/ml(1.91nmol/L)组、0.610.80 ng/ml(1.942.54nmol/L)组、0.811.00 ng/ml(2.583.18nmol/L)组、1.011.20 ng/ml(3.213.82 nmol/L)组和>1.20 ng/ml(3.82 nmol/L)组;再根据促排卵过程中孕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将823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晚卵泡期出现孕酮≥1.00 ng/ml,地塞米松治疗后HCG日孕酮>1.20 ng/ml;B组为晚卵泡期出现孕酮≥1.00 ng/ml,地塞米松治疗后HCG日孕酮<1.20 ng/ml;C组为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始终维持在1.00 ng/ml以下。比较各组患者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结  果

一、HCG日孕酮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将823例患者按照HCG日孕酮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各组基线资料、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

1.患者基线资料及促排卵资料:≤0.60 ng/ml组的年龄显著高于0.81~1.00 ng/ml组(P<0.05);≤0.60 ng/ml组的AFC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且0.61~0.80 ng/ml组和0.81~1.00 ng/ml组的AFC均显著低于1.01~1.20 ng/ml组和>1.20 ng/ml组(P<0.05);≤0.60 ng/ml组和0.81~1.00 ng/ml组基础FSH水平显著高于>1.20 ng/ml组(P<0.05);≤0.60 ng/ml组的Gn剂量显著高于0.81~1.00 ng/ml组(P<0.05);≤0.60 ng/ml组获卵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0.61~0.80 ng/ml组和0.81~1.00 ng/ml组的获卵数显著低于1.01~1.20 ng/ml组和>1.20 ng/ml组(P<0.05)(表1)。

图片

图片

(表1)

2.患者新鲜周期移植结局:≤0.60 ng/ml组优质胚胎数均显著低于除0.61~0.80 ng/ml组外的其余3组(P<0.05),0.61~0.80 ng/ml组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1.01~1.20 ng/ml组和>1.20 ng/ml组(P<0.05);≤0.60 ng/ml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1.20 ng/ml组(P<0.05)。通过分析各组妊娠结局,发现HCG日孕酮>1.20 ng/ml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组间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

图片

(表2)

3.不同梯度HCG日孕酮水平的妊娠结局:将HCG日孕酮水平以0.1 ng/ml(0.32 nmol/L)为梯度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当孕酮≥1.20 ng/ml后,HCG日孕酮水平每增加0.1 ng/ml,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10%左右(图1)。

图片

(图1)

二、HCG日孕酮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HCG日孕酮水平为因变量,以患者年龄、AFC、基础激素水平(E2、FSH、LH、孕酮)、AMH水平、BMI、Gn剂量、Gn天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AMH、基础孕酮水平和Gn剂量是HCG日孕酮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表3)。

图片

(表3)

三、促排卵过程中孕酮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鉴于上述结果表明,当孕酮≥1.20 ng/ml(3.82 nmol/L)后,HCG日孕酮水平每增加0.1 ng/ml(0.32 nmol/L),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10%左右(图1),故在此选择HCG日孕酮是否高于1.20 ng/ml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探索促排卵过程中孕酮水平升高是否对妊娠结局存在影响。823例研究对象分为A组(晚卵泡期孕酮≥1.00 ng/ml,地塞米松治疗后HCG日孕酮>1.20 ng/ml;77例)、 B组(晚卵泡期孕酮≥1.00 ng/ml,地塞米松治疗后HCG日孕酮<1.20 ng/ml;48例)、C组(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始终维持在1.00 ng/ml以下;698例)。

1.患者基线资料及促排卵资料:A组AFC显著高于C组,而基础FSH显著低于C组(P<0.05);除此以外,3组之间其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4)。

图片

(表4)

2.患者新鲜周期移植结局:A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较A组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5)。

图片

(表5)

讨  论

本研究探索了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对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升高患者予以地塞米松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发现HCG日高孕酮水平显著降低了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而晚卵泡期高孕酮水平患者予以地塞米松治疗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有改善趋势。

子宫与胚胎的交互对话是胚胎能否种植的关键因素。孕酮在分泌中期诱导子宫内膜分化,通过调控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的表达,从而影响胚胎的黏附与侵入。既往研究表明,晚卵泡期高孕酮水平可能通过影响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形态、多种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IL-1、LIF、整合素)和子宫内膜黏附分子(Cadherin 1、Mucin 1、β-catenin)的表达以及子宫内膜的脂质平衡,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影响胚胎移植的结局。

本研究结果显示,HCG日高孕酮水平显著降低拮抗剂方案COS后行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这与多篇研究报道的结论一致。目前关于拮抗剂方案HCG日孕酮升高的阈值并未统一,多项研究将HCG日孕酮水平高于1.5 ng/ml(4.77 nmol/L)定义为孕酮升高,也有研究认为孕酮水平高于1.0 ng/ml(3.18 nmol/L)即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有不良影响。

Zhang等的研究表明,对于正常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HCG日孕酮水平高于1.0 ng/ml即对活产率产生不良影响,认为该类人群应该选择全胚冷冻。还有研究显示,孕酮水平高于0.85 ng/ml(2.70 nmol/L)即显著降低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但对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

Zhao等的回顾性研究提示,HCG日孕酮水平高于1.0 ng/ml对临床妊娠率有不良影响,当孕酮水平高于1.4 ng/ml(4.45 nmol/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对于此类患者建议行全胚冷冻。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HCG日不同孕酮水平的患者卵裂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发现孕酮水平高于1.20 ng/ml(3.82 nmol/L)后,每增加0.1 ng/ml(0.32 nmol/L),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约下降10%。

赵姗姗等以5.29 nmol/L为阈值,发现HCG日孕酮水平超过阈值的发生率为35.21%;景霞等以4.77 nmol/L为阈值,发现HCG日孕酮水平超过阈值的发生率为21.7%。本研究823个周期中77个周期HCG日孕酮水平超过阈值[1.20 ng/ml(3.82 nmol/L)],发生率为9.4%,低于上述研究报道的数据,可能与本研究只纳入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的患者有关。

目前关于HCG日高孕酮水平对胚胎质量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HCG日高孕酮水平可能导致卵母细胞早熟和卵泡提前闭锁,影响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降低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但也有研究表明,高孕酮水平对卵子质量、受精率及胚胎质量均无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HCG日高孕酮水平对优质胚胎数没有显著影响。

HCG日孕酮水平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提示,BMI、AMH、基础孕酮水平和Gn剂量是HCG日孕酮水平的影响因素,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大致一致。BMI对HCG日孕酮水平的影响可能是由于低BMI的患者对Gn的刺激更敏感,从而合成更多的孕酮。基础孕酮水平如何影响HCG日孕酮水平目前并不明确。基础孕酮主要来源于肾上腺,而来源于肾上腺的孕酮在促排卵期间可能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因此,在经历过促排卵过程后,基础孕酮高的人群HCG日孕酮水平高的概率也随之增加。AMH对HCG日孕酮水平的影响可能是由于高AMH患者对Gn的刺激更敏感,且促排卵过程中产生更多卵泡,对应产生的孕酮累积导致血清孕酮水平升高。

对于HCG日孕酮升高的患者,临床医生可能考虑全胚冷冻择期行冻融胚胎移植,以最大程度让患者获益。但仍有医生和患者倾向于进行新鲜胚胎移植。此时,如何有效降低孕酮水平是保证鲜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孕酮的脉冲性分泌是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控,因此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清孕酮水平。

关于地塞米松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Liu等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地塞米松可显著降低早卵泡期高孕酮患者的HCG日孕酮水平,虽然对临床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累积活产率。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晚卵泡期孕酮高于1.0 ng/ml的患者,口服地塞米松降低孕酮水平后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即地塞米松可以通过降低孕酮水平改善此类患者的妊娠结局,这与多项前期研究的结论一致。

鉴于基础孕酮水平也是HCG日孕酮水平的影响因素,因此,不管是早卵泡期还是晚卵泡期孕酮升高,均应积极予以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鲜胚移植结局。有研究还提示,对于前次促排卵出现孕酮升高的患者,再次IVF-ET时孕酮升高的概率显著增加。对于此类患者,口服避孕药或地塞米松预处理是否可以分别通过抑制卵巢或肾上腺孕酮的产生来降低基础孕酮水平升高的再次发生,目前尚无文献报道。

本项研究虽然显示了晚卵泡期高孕酮水平对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的不良影响,以及口服地塞米松对高孕酮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没有控制混杂因素,且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研究偏倚;②研究样本量有限;③ 研究截止于2022年11月,因此妊娠结局仅纳入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没有分析促排卵过程中高孕酮水平对继续妊娠率甚至活产率以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大样本量的高质量研究对此加以证实。

文章来源:丁锦丽,严思思,杨菁.晚卵泡期孕酮水平对拮抗剂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23,32(10):1463-147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减少拮抗剂剂量,能显著改善卵巢正常反应人群IVF妊娠结局?

本研究就拮抗剂方案中拮抗剂总剂量对卵巢正常反应人群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期为此类患者选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拮抗剂方案促排黄体支持添加雌激素,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周期中黄体支持时添加雌激素是否能够改善其临床结局,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不同基础窦卵泡患者,拮抗剂和PPOS方案哪个活产率高?

本文以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为评价指标,旨在探讨拮抗剂方案和PPOS方案在全年龄段不同卵巢储备患者中的疗效,以期为IVF-ET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Cell:解惑!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不明原因肠炎为何经常无效?

克罗恩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肠炎,属于消化道慢性炎症,最终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甚至是功能丧失。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比如高脂高糖饮食,不规律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引起消化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肠炎。近年来,诸多工作力图阐明肠炎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治愈缓解的方法。而这些工作,往往建立在经典的以“抗体标记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上。当然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运用,为这一领域 ,带

Nature子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宇星/李琼/周丛照揭示血小板激动剂和拮抗剂跨膜转运的分子机理

该研究解析了人类ABCC4蛋白无配基结合(apo form)、三种底物结合(激动剂TXA2的类似物U46619、拮抗剂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以及同时结合U46619和ATP的三维结构。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高龄患者微刺激助孕失败后拮抗剂方案 成功助孕1例

患者,女,43岁,因“自然流产后未避孕未孕2年”于2017年3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患者2014年9月孕5周+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后1年因不孕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伞端扩张术+左侧卵巢畸胎瘤剥除术+子宫浆膜下肌瘤消融术+宫腔镜下COOK导丝介入术+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子宫纵隔电切术”。2015年外院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2016年3月患者于我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