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素:抑郁症的新克星!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刚团队揭示其抗抑郁奥秘

2024-04-24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论文探讨了AHN和Wnt/b-连环蛋白在藏红花素抗抑郁作用中的作用。

抑郁症(MDD)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MDD不仅侵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自杀倾向。目前,尽管单胺类抗抑郁药已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缓慢、反应率低且伴随明显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其他如睡眠剥夺和小剂量氯胺酮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疗法,也存在持续时间短、副作用严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更高效、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经大量研究证实,成人海马区神经发生(AHN),即海马体中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新神经元的过程,对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研究还表明,Wnt/β-catenin通路在调节海马神经发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藏红花素,作为一种具有显著抗抑郁效果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其在神经发生及抗抑郁机制方面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

日前,一篇名为“A natural carotenoid crocin exerts antidepressant action by promoting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through Wnt/b-catenin signaling”的论文探讨了AHN和Wnt/b-连环蛋白在藏红花素抗抑郁作用中的作用。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藏红花素有抗抑郁作用,但对性功能无影响

为了证实藏红花素具有抗抑郁作用,研究过程中对雄性C57BL/6小鼠进行了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藏红花素(12.5或25mg/kg,口服)和氟西汀(20  mg/kg,注射),其中,氟西汀作为阳性对照。经过两周的处理,结果显示,藏红花素组小鼠的不动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图2A),但对中心停留时间和总距离无显著影响(图2B和C)。这表明藏红花素的抗抑郁作用与其对运动活动的影响无关

此外,研究通过检测雄性小鼠的交配持续时间、交配次数和交配潜伏期,以评估氟西汀或藏红花素处理对小鼠性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氟西汀治疗导致小鼠性功能明显下降(图2D-F),而藏红花素治疗对小鼠的发情周期无显著影响,说明藏红花素在性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较氟西汀较小

图片

图2 藏红花素可以减轻类似抑郁的行为,而不会对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藏红花素对成年海马的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通过Sholl分析DCX,研究了藏红花素对未成熟神经元树突状形态的影响+/BrdU+具有第三级树突的细胞(图3A-B ) 。DCX的总数+/BrdU+计算每组中这些细胞的细胞数、交点数和树突状长度。经藏红花素治疗后(图3C-E),DCX的总数+/BrdU+细胞总数、交叉数和树突状长度显著增加。研究者还研究了藏红花素是否对神经可塑性有影响,而神经可塑性可能在功能上整合到局部电路中(图3F-H),藏红花素处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脊柱密度,在最后10个min内,藏红花素组的fEPSP斜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藏红花素能够促进年轻神经元的成熟,并导致局部回路的重新调整,导致长期增强(LTP)诱导增加,突触传递增强

图片

图3 藏红花素增强了成年海马的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

藏红花素对NSCs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此外,研究者探讨了藏红花素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和增殖的作用。将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分别用2mM和5mM藏红花素处理一周,通过Ki67和DCX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其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藏红花素处理后,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提高(图4A、4D)。同时,在藏红花素的干预下,NeuN+/DCX-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上升(图4B、4E)。通过Sholl分析测量树突棘形态(图4C),发现藏红花素能增加分化后树枝的长度和分支数(图4F、4G)。因此,研究证实藏红花素具有促进原代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图片

图4 藏红花素对体外神经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

藏红花素对CUM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研究采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来作为模拟应激诱导的抑郁状态的实验模型(图5A)。在CUMS模型中,研究者探讨了藏红花素的抗抑郁作用。经过连续4周的暴露实验,通过蔗糖偏好实验(SPT)验证了抑郁模型的成功建立。研究结果显示,藏红花素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减轻快感缺失反应,并缩短其不动时间(图5B-E)。

在神经发生方面,藏红花素与氟西汀均能促使Ki67+、BrdU+细胞、NeuN+/DCX+/BrdU+细胞数量以及NeuN+/DCX-/BrdU+细胞数量的增加(图5F-I)。相较于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小鼠的血清p-β-acatenin水平降低,Wnt3a水平上升,而p-GSK3β水平无显著变化(图5J-M)。这表明藏红花素对CUMS小鼠Wnt/β-catenin通路具有激活作用

图片

图5 藏红花素对CUM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藏红花素通过Wnt/b-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该研究通过抑制Wnt3a信号通路,验证了Wnt/β-catenin级联信号通路在藏红花素抗抑郁作用中的必要性。研究者采用Dkk1(Wnt/β-catenin拮抗剂)特异性地阻断Wnt/β-catenin级联,并注射BrdU,给予藏红花素(25mg/kg,i.g.)治疗(图6A-B)。在注射Dkk1后,藏红花素对小鼠TST和FST的影响,以及其对祖细胞增殖和不成熟神经元分化的促进作用均受到抑制(图6E-F)。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Dkk1对Wnt信号转导关键蛋白p-β-catenin、β-catenin、p-GSK3β、GSK3β的影响(图6G)。结果显示,经Dkk1处理后,Wnt3a、p-GSK3β/GSK3β降低,而p-β-catenin/β-catenin上调,表明Dkk1成功阻断了由藏红花素激活的Wnt信号(图6H-J)。因此,Wnt/β-catenin通路在藏红花素调节的神经再生增强和抗抑郁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图片

图6 Dkk1治疗逆转藏红花素对抑郁症状和神经发生的相关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藏红花素在抗抑郁作用方面的副作用较氟西汀轻微。其抗抑郁作用与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及Wnt/b-连环蛋白级联反应激活有关。这揭示了藏红花素抗抑郁的神经元机制,并强调了神经发生的关键作用。为藏红花素在改善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Tao W, Ruan J, Wu R, Zhao M, Zhao T, Qi M, Yau SSY, Yao G, Zhang H, Hu Y, Chen G. A natural carotenoid crocin exerts antidepressant action by promoting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through Wnt/β-catenin signaling. J Adv Res. 2023 Jan;43:219-2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0190, encodeId=f80422001906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cf549e3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a4ed113e30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藏红花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73, encryptionId=91cf549e3f1, topicName=抑郁症), TopicDto(id=113730, encryptionId=a4ed113e3022, topicName=藏红花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24 20:19:21 CST 2024, time=2024-04-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4-04-24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Nature:MMP8有望成为应激相关障碍的新型治疗靶点

外周免疫因子可在压力背景下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行为。针对特定靶向外周免疫细胞分泌的MMP8,未来可能会成为应激相关障碍的新型治疗靶点。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抑郁症的诱因还有可能是它!最新研究找到了关键抑制通路

研究显示抑制巨噬细胞中STAT介导但不依赖TDO的促炎细胞因子,可以预防炎症相关的焦虑和抑郁。

Mol Psychiatry:成人抑郁症患者的压力生活事件模式和五种精神障碍和神经质的多基因评分

这篇文章在遗传上证明了压力源和素质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挑战基于生活事件的诊断和亚型(例如,反应性/内源性)。

JAMA+BMJ:运动对抑郁症的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即使在低于公共卫生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下,也能显著获益于心理健康。该研究首次表明,运动与抑郁症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Nature:压力大让人抑郁,真正的原因找到了!抑郁症治疗有望迎来新靶点

该研究发现循环髓细胞特异性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8)在MDD患者以及社会心理压力小鼠模型的血清中表达增加。

柳叶刀最新研究提示心理干预可减少抑郁患者自杀意念

作为抑郁症一线治疗方法,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自杀意图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述:正念疗法在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正念疗法是以正念为核心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教导患者结构化练习学会只单纯地观察当下,而不作任何判断。目前正念疗法在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依赖、PTSD、神经性贪食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等多种

【热点解读】围绝经期抑郁症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本研究总结了PMD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将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同时卫生保健人员应意识到PMD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掌握正确的筛查及管理方法,在临床实践时结合本土化情况形成个性化管理方式,降低PMD的发

抗抑郁药单药VS联合治疗:安非他酮为何与众不同?

安非他酮在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中究竟展现了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为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

Psychol Med:机器学习方法优化精准医疗以优化抑郁症治疗

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七种第二步治疗的缓解状态方面表现出差异分类性能。对于全套预测变量,AUC 值范围为 0.51 至 0.82,具体取决于第二步治疗类型。预测缓解对认知疗法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