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轶事:梁启超,肾被割错了?

2020-02-15 建林 俊标 金陵医学高峰论坛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80年前,1926年3月8日,因尿血症,梁启超入住协和医院。他得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80年前,192638日,因尿血症,梁启超入住协和医院。他得病多年,家人屡劝就医,总嫌费事,但在入院前一天,忽然怀疑自己得的是癌症,终于同意检查一下。经X光透视,医生见右肾中有一黑点,诊断为瘤。 梁启超之弟梁仲策问主治医生:不一定是癌吧?医生答:不一定不是癌。再问:怎么治?再答:肾脏切除。手术后解剖此肾,果见其中有一大如樱桃的黑点,但却不是癌症。要命的是,病人尿中依然带血,且检查不出病源所在,于是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梁启超于412日出院,在医院计35天。以上内容出自梁仲策发表于1926529日《晨报副刊》的《病院笔记》,距梁启超手术后出院,只有一个多月时间。

此后,梁启超多次入协和医院治疗,但已无法根治……对这一重大医疗事故,协和医院方面严格保密。事故责任人后来调离医院,到卫生部做了政务次长。直到1949年,医学教学在讲授如何从X光片中辨别左右肾时,才举出这一病例。而梁启超之子、建筑大师梁思成直到1970年因病住进协和医院,才从自己的主治医生那里得知真相。

  陈西滢著《西滢闲话》中有一则题目是《尽信医不如无医》。文章说,梁启超入院检查后,医生说不出病原,又经过好几个医生的诊视和推断,这才认定病在右肾,说上面有肿物,要是不将右肾取去,肿物势必日益膨胀,将来总有割治的一日。所以开割是早晚难免的事情,虽然四五年内还不要紧。可是晚治总不如早治,至少早治可以免去有变成别种病症的危险。于是,腹部剖开后,医生们在右肾上并没有发见肿物或何种毛病。但还是把右肾割下了!可是梁先生的尿血症并没有好。他们忽然又发现毛病在牙内,因此一连拔去七个牙。可是尿血症仍没有好。他们又说毛病在饮食。又把病人一连饿了好几天。可是他的尿血症还是没有好!医生们于是说了,他们找不出原因来!他们又说了,这病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为了这没什么要紧的病,割去了一个腰子、拔去了七个牙,饿得精疲力尽,肌瘦目陷,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并且还得花好几百块钱!

        当时,梁启超先生竟被西医割错腰子事件一经传出,社会舆论立刻大哗,而西医立刻成为众矢之的。梁启超之弟梁仲策的《病院笔记》,初看不过陈述兄长在协和医院的诊断治疗经过,细心探究,已是对西医略有微词。原来,梁启超入住协和前,曾经看过中医,诊断说这病不是急症,不就是尿里有血吗,任其流血二三十年,亦无所不可。而在协和经外科手术割掉一个肾,得出的结论,也是无理由之出血症。梁仲策说:梁启超辛苦数十日,牺牲身体上之一机件,所得之结果,乃仅与中医之论相同耶。中医之理想,虽不足以服病人,然西医之武断,亦岂可以服中医。总而言之,同是幼稚而已。

   鲁迅留学日本,曾专修西医,他认为西医到了中国,确实发生了许多问题,但他认定那不是西医的问题,而是中国人的问题,是特别国情,因为本国的西医一出手便先学了中医一样的江湖。西方的医学在中国还未萌芽,便已近于腐败,这些医院,将病人当作研究品,大概是有的,还有在院里的高等华人,将病人看作下等研究品,大概也是有的。不愿意的,只好上私人所开的医院去,可是诊金药价都很贵。请熟人开了方去买药呢,药水也会先后不同起来。这是人的问题。做事不切实,便什么都可疑。

  梁启超是西医科学坚定的支持者。戊戌变法前一年,1897年,梁启超在上海成立医学善会,特别撰文,评述西医中医之优劣。梁启超并非要废除中医,他反对的,是已经教条化的阴阳五行学说以此关乎病人生死的医学。他说,询其为学也,则全体部位之勿和,风火燥湿之勿辨,植物性用之勿识,病证名目之勿谙,胸中有坊本歌括数则,笔下有通行药名数十,遂嚣然以医自命。偶值天幸,疗治一二显者获愈,而国手之名,遂噪于时。今之所谓医者,皆此类也。

    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事件发生后——他身为受害者,还会继续支持西医吗?答案是肯定的 梁启超终生笃信科学,他为西医辩护,便是为科学辩护。对此,他洞若观火。我们不能因为现代人科学智识还幼稚,便根本怀疑到科学这样东西。即如我这点小小的病,虽然诊查的结果,不如医生所预期,也许不过偶然例外。至于诊病应该用这种严密的检查,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这是毫无比较的余地的。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这是我发表这篇短文章的微意。

    梁启超也在《晨报》上发表了《我的病与协和医院》,公开为西医科学辩护。梁启超首先就事论事,详述手术经过,并对割去右肾一事,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右肾是否一定要割,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后来回想,或者他(它)罪不该死,或者罚不当其罪也未可知,当时是否可以刀下留人,除了专门家,很难知道。但右肾有毛病,大概无可疑,说是医生孟浪,我觉得冤枉。

  他肯定西医的医疗是有效的,说: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之前的确好了许多。想我若是真能抛弃百事,绝对休息,三两个月后,应该完全复原。至于其他的病态,一点都没有。虽然经过很重大的手朮,因为医生的技朮精良,我的体质本来强壮,割治后10天,精神已经如常,现在越发健实了。尽管,私下里,梁启超先生对家人说过,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也曾说过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但面对公众舆论,他还是发表了上述为协和、为西医、为科学辩护的文章,因为,他怕社会上或者因为这件事对于医学或其他科学生出不良的反动观念。不到3年后的1929119,梁启超病后再次住进协和医院,最后在该院病逝。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梁启超先生这样,因自己的,留给后人许多感慨,许多敬仰。

此版权属于金陵高峰论坛及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13118, encodeId=544b14131184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d33339808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医史#</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3980, encryptionId=1d333398084, topicName=医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2e02933640, createdName=psybestwish, createdTime=Mon Feb 17 09:01:00 CST 2020, time=2020-02-1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医史:清朝医学的传承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却将封建专制制度再次推向鼎盛。清代初中期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得到稳固,但后期由于政权专制、闭关锁国、文化禁锢,科技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医学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生存者,医家对古典医学文献整理、校订,并结合其实践经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理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针对《内经》,众多医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张志聪(字隐庵)潜心研究《内经》,于康熙八年(1

医史:瘟疫的可怕历史

各种流行病总是会不时地横扫世界的大多数地区,总是造成死伤无数,也总会留下一些毫发无伤的活口。希波克拉底卷帙浩繁的文稿中有一本名曰《论流行病》的著作,但是很难将体液论套用到这些波及面广、杀伤力大的恶疾上,比如公元前430—前427年发生于雅典的瘟疫(其原因仍有争议,不过目前多认为是伤寒)。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人死于这些瘟疫呢?为什么总有人活下来呢?他们又是怎么活过来的呢? 公元541—54

《褚氏遗书》——光耀医史长河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却将封建专制制度再次推向鼎盛。清代初中期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得到稳固,但后期由于政权专制、闭关锁国、文化禁锢,科技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医学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生存者,医家对古典医学文献整理、校订,并结合其实践经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理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针对《内经》,众多医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张志聪(字隐庵)潜心研究《内经》,于康熙八年(1

医史人文:华佗“神奇”的驱虫药方

梅斯小编:本文内容出自《三国志》,基本符合史实的。从今天科学角度来看,华佗竟然知道生鱼片中含有寄生虫,确实超越了人们的认知。确实,很多动物的肉,包括鱼肉中都有大量的寄生虫。一直说中医不科学,事实上,远在三国时期就已认知生鱼片中含有寄生虫了。会驱虫的华佗 陈登,是三国时江苏涟水人,曾经多次得到徐州牧陶谦和宰相曹操的赏识,因在曹操当面击破了吕布的计谋,从而深得曹操赞赏,被任命为广陵(今江苏省扬州

医史:明朝医学辉煌繁盛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自汉唐后再次鼎盛的统一王朝。 经济上,明代已出现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 哲学上,王阳明向“心学”注入新的理念,自成一统,提出“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并认为人对日常生活的需求决定其道德观念。 文学上,明代小说达到鼎盛,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皆出于这个时期;依其时代特点,形成具有时

医史钩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前世

1  “北协和”有句话说的好:“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中国医学史”。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在北京合作开办了一所协和医学堂,Union本联合之意,但被雅致地译成中文,称作“协和”。 美国的老洛克菲勒,他是美国现代商业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第一个被称作billionaire(十亿美元富豪)的人。1900年,中国发生了“庚子事变”,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