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那些在万米高空伸出援手的“超人”医生

2017-12-20 佚名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本月14日悉尼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名儿童在食用过自带的坚果后出现过敏情况造成呼吸困难,乘务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广播寻找医生。最终在一位中国旅客医生和美籍亚裔旅客医生的联合救助下,这名儿童转危为安,情况逐渐好转。尽管飞机上条件受限,设备不足,但是医生们在航班途中救人的故事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拯救过航班的“超人医生们”:《中国医生去美国看儿子,往返航班都出手急救》无锡市人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本月14日悉尼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名儿童在食用过自带的坚果后出现过敏情况造成呼吸困难,乘务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广播寻找医生。最终在一位中国旅客医生和美籍亚裔旅客医生的联合救助下,这名儿童转危为安,情况逐渐好转。

尽管飞机上条件受限,设备不足,但是医生们在航班途中救人的故事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拯救过航班的“超人医生们”:

《中国医生去美国看儿子,往返航班都出手急救》

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小波,在去美国看望儿的往返过程中,两次出手急救生病的乘客。出国时的航班上,一名男子突发脑梗,吴医生一面给予患者吸氧治疗,一面和乘务人员沟通就近降落抢救,从诊断到病人下机只用了两小时。在回国的航班上又遇到一名“一过性”晕厥的病人,吴小波医生再次伸出援手成功救治。

《一封国外航空公司的感谢信,“浮”出泉州好医生》

泉州180医院输血科主任吴耀建在前往英国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航班上,遇到一名年仅4岁的外籍幼童突发急性荨麻疹。吴医生迅速指导儿幼童服用飞机急救箱内的抗过敏药物使其得以成功救治。回国后,他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皇家航班公司的感谢信:“您是如此热心,帮助我们的机组人员为处于困难的乘客提供帮助,谢谢您!”

《医生日记:因一个病人,我“迫降”了一架波音777航班》

浙医二院的一名医生曾收治的一个有肾脏功能问题的患者,患者在飞行途中犯病,手脚发麻、无力,4次拉肚子……而飞机行程还有4-5个小时。远在家中的医生与机务人员多次电话沟通,最终飞机就近迫降到了莫斯科,病人获得及时治疗。

《“上医校友”四十年同学会返美飞机途中救人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90周年校庆,3位1977级校友金妮、殷晓鸣、邵慧自美国飞来上海为母校庆生的途中,联合救治了同架飞机上突发昏迷的外籍女乘客。校友金妮说,“这次回母校意义非凡,当年母校以‘正谊明道’校训教导我们,而今,我们以仁心仁术回报母校。”

《中国医生在飞机上用导尿术救人获众人好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医生项晓刚在沪参加上海国际肝病高峰论坛的途中,和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教授高斌联手,通过使用导尿管及时排尿的措施救治了一名急性尿潴留的患者。

《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赴美航班上急救美国乘客》

早在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赴美航班上紧急救治了一名突发心衰合并房颤的美国乘客,并一路护航至飞行目的地。

这些身处万米高中的“超人医生”们在有限的条件和时间内伸出援手,不仅拯救了生命,也"拯救"了一架得以顺利飞行的航班。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医生给出的每一个判断和每一次执行都至关生死,这无疑是对一名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整体考验。

在"迫降事件中",以“超人医生”们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急救素质,也为如何处理此类紧急事件做了"完美"示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别扯什么佛系,学医的修的都是真身!

“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来刷屏了。这里的“佛系”是借用佛祖无欲无求的修养,表达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宣示一种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一时间,“佛系”成风,俨然成了一个标签,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人员都往自己身上

杭州医生夫妻手术时2岁儿子突发病来就诊,两人先忙手头工作

2岁孩子突发惊厥,被送到杭州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得知消息时,他同为该院医生的父母都在手术台上做手术。在不同手术室的他们做了相同的决定:做完手术再去照顾儿子。记者12月14日从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孩子父亲是骨科医生,母亲是普外科医生,两人都觉得这是小事,不愿透露姓名。事发当天,孩子的母亲正在进行乳腺手术,护士告诉她,有电话来说“你儿子在急诊室”。她顿了顿神,低头继续手术。与她十几米的另一

造假“艾滋病”逼走重症医保患者 4名涉事医生被处分

58岁的辽宁省辽阳市老太鲍迎春因为冠心病来到辽阳市中心医院救治,却2次被查出“艾滋病”。该院4名医生因为涉及将艾滋病检测结果告知家属等问题受到处分。13日,据辽阳市民鲍迎春介绍,2016年2月10日,她因为心脏问题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辽阳市中心医院治疗,医生告知她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术前要做各项检查。“2月14日,内科病房的满医生叫我去医生办公室,告诉我检验结果出来了,我妈HIV阳性,是艾滋病。”鲍迎

于丹:向医生致敬!请停止对医生的伪命题绑架

患者和医生之间要有道德共识不说我们今天的道德要提升到多高的水准,但是大家面对医疗行业,我们的共识是什么。很多人都说,我去看医生是为了治病。其实病人去医院其实是寻求希望,这一点比疾病是否治愈更重要。有些患者病没有治愈,但是他有希望,医生的话对他的生命是一个肯定。所以我们跟医生之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共识?看看我们今天大量的医生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自媒体的兴起,让医生这个群体逐渐走进公共视野,他们不仅

暖!爱心丈夫为妻创作沙画,看哭无数医生护士!

这几天,一段题为《医者仁心》的沙画作品刷爆宁波人的朋友圈,感动无数医生、护士,很多人一边看一边流泪。沙画是宁波一位丈夫以护士妻子为原型的杰作,讲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酸甜苦辣。网友:看完心里暖暖的。

这十大医生群体将率先迎来巨变!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国家放开医生区域注册,实现跨省执业无障碍,以及举办医生集团、诊所、医院方面政策的持续大尺度放开,医生多点、自由执业大军很快将超过10万级别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