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医生看的是病人,不是病

2017-08-20 罗昕 澎湃新闻

未来医疗智能会取代医生吗?“我觉得不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因为智能是工具,我们医生是人。我们看的不是病,是病人。”简单的一句话,赋予了医学特别的温度。8月19日,由闻玉梅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彭裕文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在2017上海书展举行新书首发式。这是一本源于大学生研讨课的书《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其实源于一门名曰《人

未来医疗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我觉得不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因为智能是工具,我们医生是人。我们看的不是病,是病人。”

简单的一句话,赋予了医学特别的温度。8月19日,由闻玉梅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彭裕文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在2017上海书展举行新书首发式。

这是一本源于大学生研讨课的书

《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其实源于一门名曰《人文医学导论》的研讨课。2014年初,闻玉梅、彭裕文和著名哲学家俞吾金共同为复旦大一新生开设了这门课,以学科交叉和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医学哲学思维和医学道德等方面的概念。这门课不仅吸引来医学生,也吸引了法学院、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的学生前来选课。

2015年初,《人文与医学》网络共享课在在线教育平台“智慧树网”面向全国大学生上线。这门慕课分两部分,“视频课”由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社科部以及附属医院的名师学者讲述,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哲学、公共卫生、伦理学等相关交叉学科,“见面课”则由多位院士及全国著名学者担纲主讲和互动嘉宾。据悉,至2017年初课程运行4学期,选课高校就超过150所,选课学生超过3万名,平均满意度近97%。刚刚过去的第5学期,选课高校新增100多所,选课学生新增2万多名。

《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就是精选4个学期的课程内容编着而成。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视频课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老龄化社会的人文医学等12章节内容;第二部分包括医学人文与名画、神经外科与科技进步、中国式控癌等14章节内容。

“从历史上看,医学和人文密不可分,这是永恒的双重奏。”闻玉梅提及,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不仅把医学从巫术和宗教引向了科学,还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人文医学的财产,即充满人文精神的、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包括为病人谋利益、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保护病人隐私等等各方面。

“所以,医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这里要有同情,要有理解,要真正地用自己的手术刀,用同情和理解来起到手术刀起不到的作用。”闻玉梅如是说。

《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与价值

“19世纪后期,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导入,现代医学开始高速发展。时至20世纪末,医疗技术和就医模式完全更新,人类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疾病谱转变为慢性、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为主。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是相信依靠技术能治愈所有疾病,还是对生命保持敬畏?是仅仅面对疾病,还是依然采取剿灭病菌的战争模型,选择调理、共存的生态模式?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应当如何处置衰弱与临终,是逢死必救,还是舒缓痛苦?”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在《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序言中表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与价值,调整行进的方向与策略。

这几年,韩启德一直在倡导叙事医学。“为什么应重视这个以 ‘讲故事’为特色的医疗方式呢?这是因为叙事医学告诫高科技时代的医生们,不能只信证据,不信直觉;只信标准,不懂人情。无论高新技术如何发达,共情、反思的医师情怀不能丢,共同决策是医患和谐的基石。”

在他看来,医学人文并非文人雅士的清谈,而是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回应。面对慢病时代的挑战,需要更新我们的医疗观、疾苦观、生死观。健康中国的新国策带来的国民生命品质与尊严的诉求,要求医学界应更关注与环境、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攸关的疾病因素,更加关注那些躯体失能、失智、生命失意并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折磨,心灵痛楚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勤奋是《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的副主编。她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上医学院的第一节课,老师就问大家为什么学医?“我们说做医生啊。老师说那为什么做医生呢,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失业啊。我们一直在为我们的失业而努力,我们希望将来所有疾病都可以被攻克。”

沟通减少医患矛盾

近年来医患矛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闻玉梅感慨:“医生和病人本该是一条战壕里的人。”

“医患需要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减少医患双方的疑问。”陈勤奋在《医患:对付疾患的同盟者》中提及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医师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和手术刀。也就是说医生除了用内科和外科的方法治疗患者,首先还需要和患者多沟通。

在陈勤奋看来,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推理和决策,这个过程医生需要通过询问和评估,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和与诊断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推理一个综合临床发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理解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机会,形成诊疗计划。医生还需要查阅循证医学相关的文献,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特点使诊疗计划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要个体化地对待患者。

“为此,医生还应了解患者的社会状态、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以及从减轻疼痛到最大限度延长生命的相关情况。如果医生不能理解和运用这一点,将不能恰当地应用医学科学,甚至最博学的医生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闻玉梅看来,减少医患矛盾不仅需要医生和病患的努力,也需要社会与媒体的理解。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有一句话叫 ‘才能不如仙就不可为医,道德不如佛也不可为医’。我们对医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对医学院的培养也是很注意的。但如果社会上听到了一两件不愉快的事情,就把所有医务人员都看成这样,我觉得是很危险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58313, encodeId=482f1458313c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02b24940b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940, encryptionId=502b24940b3, topicName=人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9096012283, createdName=xlwang2693, createdTime=Tue Aug 22 13:10:00 CST 2017, time=2017-08-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8-22 xlwang2693

相关资讯

换位思考!医生体验了一把当“患者”的感觉

“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的性质,不仅在于减轻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负担,还在于通过不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达到整体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水平的目标。

山东济南一大妈想住院没床位怒砸医生

今天,全国网友又为一位大妈吵翻了!据上传视频的网友爆料,事发济南市中心医院,当时这位阿姨要求住院,当被告知没有床位后大发雷霆,在医院办公室到处摔砸,一名大夫受伤……随后保安赶到用轮椅把她推到急诊,视频中有知情者称大妈就是拉肚子,“没太大毛病,有大毛病还能这么有劲儿折腾啊。”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记者今天到事发现场和当时出警的派出所进行了调查采访。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上传视频爆料的吴医生。他

湖南女子产下男婴后死亡,家属在手术台上发现了三支过期药

湖南省涟源市的王女士经过10月怀胎,顺利产下了小宝宝,可让一家人晴天霹雳的是,王女士在生产过程中突发意外,涟源市妇幼保健院对王女士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抢救,依然没有挽回王女士的生命。家人心情十分沉痛,之后发现,手术操作台上有三支使用过的地塞米松注射液,竟然已经过期,医院为什么会使用过期药?来看记者的调查抢救产妇 竟注射三针过期药家属认为,王小花在产前做了多项检查均为正常,那么在产下男婴之后突发意外,

暖闻|杭州医生为病人发起募捐,曾请假赴其贵州老家核实家境

7月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医生张匀请了年休假,赶路1600公里,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羊场镇上天池村高家湾组——他病人高佐鹏的老家。高佐鹏是一名重度突发性胰腺炎患者,此时正躺在浙医二院住院部的病床上,因无力承担医疗费,他在治疗中多次表示想放弃治疗。“如果放弃,他可能就没有活下来的希望了。在日常接触中,我认为他是值得帮助的病人,想以主治医生的名义发起网络募捐,但之前我

暖闻丨父母车祸住院无法照顾婴儿,医生请护工照料还分担费用

父母遭遇车祸被送医院急救,7个月大的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情急之下,浙江浦江县人民医院急诊室的90后未婚男医生杨增辉充当临时“奶爸”,在急诊室里给婴儿喂奶。8月18日,杨增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的母亲已转入神经外科住院,我们已经请了护工照顾孩子,因为这对夫妻经济状况不好,费用就由我们医护人员分担了。15日晚,在浦江务工的赵祖国夫妇和2岁多的大儿子出车祸,被送至浦江县人民医院,经诊断,赵祖国和大儿

美国枪支泛滥、暴力犯罪居高不下,为何恶性伤医杀医事件鲜有发生?

多年来,美国一直围绕着“健三角”(医院、医生和医保)来构建医患互动模式,在诊疗过程中,这有力地抑制和缓解了医疗纠纷或医患冲突,其中“医保”是医患关系的支撑,也是医患冲突的防火墙,功不可没。